本书的创作源于对中国综合保税区政策的制度变迁与动态优化的持续观察。随着全球价值链加速重构,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从单一的加工贸易功能向研发设计、检测维修等高端环节延伸,其制度创新效应已超越传统贸易便利化范畴,深刻影响着区域产业结构的重塑进程。本书以制度变迁理论、外部经济理论和“核心—边缘”模型为理论依据,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角度分析综合保税区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重点关注不同类型综合保税区的制度差异与功能差异,发现综合保税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和动态性差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书基于2000—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进一步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机制检验模型实证检验综合保税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形成机制。
中国正面临着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历史性机遇与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而综合保税区作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在促进国际贸易、吸引外资、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全面、深入了解综合保税区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本书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揭示综合保税区的作用机制,更为推动中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对于中国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战略价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