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新材料技术应用报告(2024)
0.00     定价 ¥ 1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22485328
  • 作      者:
    编者: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责编:刘丽宏
  • 出 版 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结合当前我国各行业对新材料的应用与需求情况,重点关注我国重点领域新材料的先进生产技术与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主要介绍了力致变色液晶材料、智能气体传感器、仿生功能高分子材料、柔性电控微纳执行器、热辐射光谱调控技术、可变形超材料、可穿戴光学汗液传感器、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的光束线站和应用等各类新材料的特性、应用与先进技术,指出当前的技术难题,探究关键战略材料的工业融合模式,构筑新材料智能化、标准化、定制化应用体系建设。 书中对新材料产业各领域的详细解读,为未来我国新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指明了方向,将为新材料领域研发人员、技术人员、产业界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
目录
第1章 新材料研发智能化技术发展研究
1.1 概述
1.2 新材料研发智能化技术国际研究进展
1.2.1 材料智能计算设计技术及软件
1.2.2 材料自主/智能实验技术及装置
1.2.3 数据驱动的材料研发与数字孪生
1.2.4 材料研发智能化平台和基础设施
1.3 我国新材料研发智能化技术应用现状
1.3.1 材料高通量/智能计算与平台
1.3.2 材料高通量/自主实验与平台
1.3.3 材料大数据技术与平台
1.3.4 应用成效
1.4 我国新材料研发智能化技术发展挑战
1.5 构建我国新材料研发智能化体系的技术途径
1.5.1 材料智能计算设计技术与核心软件
1.5.2 材料自主/智能实验技术与高端装置
1.5.3 材料AI基础算法及关键技术
1.5.4 智能化研发平台与协同创新网络
1.6 支撑新材料研发智能化技术体系发展的措施建议
第2章 力致变色液晶材料
2.1 力致变色液晶材料领域发展与技术概述
2.1.1 力致变色液晶材料概述
2.1.2 力致变色液晶材料变色机制
2.1.3 力致变色液晶材料的制备方法
2.1.4 力致变色液晶材料的应用
2.2 力致变色液晶材料领域对新材料的战略需求
2.2.1 高性能智能材料的需求
2.2.2 生物医学领域的特殊需求
2.3 力致变色材料当前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第3章 智能气体传感器
3.1 气体传感器技术概述和产业发展现状
3.1.1 气体传感器产业发展历程
3.1.2 气体传感器产业市场格局
3.1.3 气体传感器行业政策分析
3.1.4 智能气体传感器技术演进
3.2 智能气体传感器领域对新材料的战略需求
3.2.1 柔性传感新材料及制备方法
3.2.2 智能气敏新材料的新兴应用场景
3.3 发展我国智能气体传感器产业的主要任务及存在的问题
3.3.1 智能气体传感器未来发展的主要任务
3.3.2 影响智能气体传感器发展的主要问题
3.4 推动我国智能气体传感器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第4章 仿生功能高分子材料
4.1 仿生功能高分子材料背景简介
4.1.1 仿生学概念
4.1.2 仿生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概念及分类
4.2 仿生功能高分子材料战略需求
4.2.1 仿生防护高分子材料
4.2.2 仿生医用高分子材料
4.2.3 仿生智能高分子材料
4.2.4 仿生能源高分子材料
4.2.5 仿生环境高分子材料
4.3 当前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4.3.1 设计与制备方面
4.3.2 性能优化方面
4.3.3 应用拓展方面
4.3.4 理论研究方面
4.4 仿生功能高分子材料未来发展
4.4.1 技术创新与突破
4.4.2 应用领域拓展
4.4.3 产业与市场发展
第5章 柔性电控微纳执行器
5.1 概述
5.2 薄膜的电致形变原理
5.2.1 电化学形变原理
5.2.2 物理形变原理
5.2.3 性能及定义
5.3 电致动薄膜材料分类
5.3.1 电化学执行器
5.3.2 物理执行器
5.4 电控薄膜执行器的应用
5.4.1 微纳机器人
5.4.2 生物医疗器件
5.4.3 智能超材料
5.5 展望
第6章 热辐射光谱调控技术
6.1 光谱选择性红外隐身
6.2 辐射制冷
6.3 太阳能吸收器
第7章 可变形超材料
7.1 概述
7.2 可变形超材料的变形机理
7.2.1 借助微结构的弹性大变形
7.2.2 多稳态结构的稳态跳变
7.2.3 折剪纸结构的折叠-展开
7.2.4 非均匀分布应变引发的形变
7.2.5 仿生可变形超材料
7.3 可变形超材料及结构技术的典型应用
7.3.1 可变体飞行器结构应用
7.3.2 可变径车轮结构应用
7.3.3 可展开结构应用
7.3.4 性能可在线调控结构应用
第8章 可穿戴光学汗液传感器
8.1 概述
8.2 柔性界面材料
8.2.1 纸基
8.2.2 聚合物
8.2.3 织物
8.2.4 柔性微纳米材料
8.3 汗液采集
8.4 光学汗液检测方法
8.4.1 比色法
8.4.2 荧光法
8.4.3 SERS
8.4.4 其他光学汗液检测方法
第9章 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的光束线站和应用
9.1 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概述
9.1.1 同步辐射与四代光源
9.1.2 同步辐射实验技术
9.2 第四代光源的线站特色与优势
9.2.1 光束线技术
9.2.2 实验技术及应用
9.2.3 实验技术的挑战
9.3 展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