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
0.00     定价 ¥ 8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3355153
  • 作      者:
    作者:季卫兵|责编:焦博
  • 出 版 社 :
    南京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先阐述选题背景、意义、研究方法等绪论内容,接着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劳动理论界定实体经济概念,分析其地位、作用和发展动力。随后探讨金融性质,剖析其功能二重性、与国家管理货币职能的两难、利率性质等问题。对金融化进行政治经济学和经验分析,以美国为例考察经济金融化的表现、原因和影响。最后聚焦中国,分析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强调正确认识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主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发展道路。 全书总结了实体经济、金融范畴、金融独立性等要点,区分不同逻辑的脱实向虚,为理解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和理论支撑。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以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实体经济的性质
第一节 实体经济的概念: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劳动理论
第二节 实体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节 实体经济的发展动力
第三章 金融的性质及其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第一节 金融范畴的含义
第二节 金融的功能二重性质
第三节 金融与国家管理货币职能的两难(上)
第四节 金融与国家管理货币职能的两难(下)
第五节 利率性质的认知纠偏
第六节 金融业收入模式的过度激励特征
第七节 金融的相对独立性
第四章 金融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金融化的含义和表现
第二节 金融化的原因
第三节 金融化的影响
第四节 金融化否定论的马克思主义寓意
第五章 金融化的经验分析:以美国为例
第一节 美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美国经济金融化的住房金融线索
第三节 美国金融化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发展道路
第一节 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正确认识中国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第三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发展道路
第七章 全文总结
第一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视阈下的实体经济
第二节 金融范畴的内涵及其二重性功能
第三节 金融的相对独立性及其与金融化的差别
第四节 区分不同逻辑的脱实向虚之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