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
0.00     定价 ¥ 3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8955300
  • 作      者:
    编者:贾湘琳//胡强|责编:范琪
  • 出 版 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8-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专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本科教育研究人员及劳动教育研究者量身打造,系统构建了劳动教育的知识与实践体系。全书分为理论学习篇、实践指导篇两大板块。理论学习篇涵盖劳动认知、劳动教育、劳动精神及劳动能力四大章节,深入剖析劳动的本质、历史演变、价值观、教育意义、精神传承及能力培养,特别融入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劳动观,强化劳动文化与校园传承。实践指导篇则聚焦岗位实习、社会实践、劳动法规及劳动安全四大领域,详细指导实习过程管理、志愿服务、政策法规遵守及安全防护。附录部分为读者提供了《大学生劳动实践手册》,助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本书旨在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劳动素养,同时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研究与实践的参考蓝本。
展开
目录
理论学习篇
第一章 劳动认知
第一节 劳动的含义
一、劳动的定义
二、劳动的特征
三、劳动的分类
第二节 劳动的发展
一、古代劳动的起源与演变
二、近现代劳动的革命性发展
三、信息时代的劳动变革
第三节 劳动价值观
一、当代青年人的劳动价值观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本内涵
三、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思想内涵
第二章 劳动教育
第一节 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理论
第二节 新中国劳动教育的历史回顾
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的劳动教育
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1957—1977年)的劳动教育
三、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1978—1999年)的劳动教育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2000—2012年)的劳动教育
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2012年至今)的劳动教育
第三节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
一、劳动树德
二、劳动强体
三、劳动增智
四、劳动育美
第三章 劳动精神
第一节 劳动精神的时代传承
一、劳模精神
二、劳动精神
三、工匠精神
第二节 劳动精神的地域传承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风尚
二、经世致用的务实品质
三、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
第三节 劳动文化的校园传承
一、学校公益服务
二、高校勤工助学
三、职业技能竞赛
第四章 劳动能力
第一节 生活自理能力
一、衣之有形
二、食之有味
三、居之有序
第二节 职业适应能力
一、现代职场环境与特点
二、现代职场需要什么样的人
三、职场能力的定义与分类
第三节 数字劳动工具
一、人工智能
二、大数据
三、云计算
四、物联网
五、DeepSeek深度学习与数据挖掘平台
实践指导篇
第五章 岗位实习
第一节 岗位实习的价值意义
一、政策定位与育人功能
二、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就业和产业升级
第二节 岗位实习的过程管理
一、实习前的准备
二、实习中的实施
三、实习后的总结
第三节 岗位实习的考核评价
一、考核原则
二、考核内容
三、实习考核
第六章 社会实践
第一节 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一、志愿服务的时代价值
二、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涵
三、志愿服务的实施管理
第二节 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
一、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的重要意义
二、组织招募的方式与条件
三、组织招募的原则与程序
第三节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意义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
第四节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
一、科技下乡
二、文化下乡
三、卫生下乡
第七章 劳动法规
第一节 强化劳动法治意识
一、我国的劳动法律制度
二、劳动者的权利
三、劳动者的义务
第二节 遵守劳动纪律
一、劳动纪律的内容
二、如何遵守劳动纪律
第三节 维护合法权益
一、维护实习权益
二、维护就业权益
第八章 劳动安全
第一节 劳动安全的内涵
一、劳动安全的概念
二、导致安全隐患的常见情况
三、女职工特殊保护
四、劳动安全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常见的劳动安全类型
一、校园劳动安全
二、实验实训安全
三、校外实习安全
第三节 职业健康安全应对
一、安全事故心理创伤及其应对
二、常见职业病的危害及其预防
第四节 劳动防护用品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