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守护新生命(生育期饮食药物与健康管理)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809209
  • 作      者:
    编者:汪晖//徐丹//郭喻|责编:岳漫宇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
收藏
内容介绍
《守护新生命:生育期饮食、药物与健康管理》聚焦于成年疾病的胎儿发育起源问题,以生动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实例,向读者科普诸多常见成年疾病的宫内发育起源,包括认知与情感障碍、代谢性疾病、骨与关节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等。研究表明,父体在备孕期和母体在孕期若暴露于不良环境,可能导致胎儿低出生体重,并引发多组织器官的发育改变,从而增加成年后患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  《守护新生命:生育期饮食、药物与健康管理》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胎源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并结合作者研究团队近二十年的科研成果,深入解析备孕期与孕期的各种不良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子代健康的。与此同时,《守护新生命:生育期饮食、药物与健康管理》还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预防策略和治疗建议,帮助读者降低后代罹患胎源性疾病的风险。
展开
精彩书摘
上篇胎源性疾病发生的环境和亲代影响因素
  1基因从一出生就决定了吗?
  我们所处的环境不仅塑造着我们的外貌和特征,还对我们的基因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尽管DNA序列是我们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不影响DNA序列的情况下,环境可以通过表观遗传修饰调控基因的表达。简单来说,就是环境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
  同卵双胞胎表型差异揭示环境对表型的影响
  大量证据表明,同卵双胞胎(两者基因几乎完全相同)在婴儿时期有着相似的外貌和行为。然而,科学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卵双胞胎之间也存在着表型的差异,如疾病易感性或个性的不同[2]。这意味着环境在塑造人类特征和个体差异方面可能
  起着较大的作用。环境因素如饮食、生活方式和生活经历等,可以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来改变人们的外观、行为和健康状况,从而导致双胞胎表型的差异[2]。这个差异不能完全归因于遗传因素,因为他们的基因是几乎相同的。
  什么是表观遗传学?
  那么,环境是如何改变基因表达的呢?这主要是表观遗传学的作用。表观遗传学是指基因的DNA序列未发生改变,但可以影响基因表达和表型的一种遗传学修饰形式。*早的表观遗传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印记基因和DNA甲基化上[3]。印记基因是由父母遗传给子代的一种特殊基因,它们通过DNA甲基化来调控基因表达。此外,还有其他的表观遗传修饰机制,如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这些修饰机制可以受环境因素的调控,进而影响基因的活性和功能。
  环境是如何通过表观遗传影响子代表型和健康?
  研究表明,孕期环境的变化可以改变子代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而影响成年子代的表型和健康。一个**的例子是对荷兰饥荒的研究[4]。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荷兰部分地区遭受饥荒,孕期处于饥荒期的妇女所生下的孩子在出生时体重较轻。这些孩子在成年后则表现出更高的代谢性疾病易患率,包括心脏病和糖尿病。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孩子的DNA甲基化模式发生了变化,这可能是环境对基因表达产生的一种长期影响。此外,母体孕期补充维生素C对于基因表观遗传修饰和雌性胎儿生殖细胞的发育是必需的。母体孕期缺乏维生素C并不影响胚胎发育,但会导致雌性后代成年后生殖细胞数量减少、减数分裂延迟和繁殖力下降[6,7]。另外,叶酸也对婴儿的发育至关重要。研究发现,如果孕妇在受孕前和孕早期补充足够的叶酸,可以通过改善基因的表观遗传修饰,来降低胎儿出生缺陷的风险,如脊椎裂、脑脊髓管畸形、口腔裂和心脏缺陷等[8]。这些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环境改变表型的奥秘。
  干预表观遗传的手段
  了解了环境如何通过表观遗传影响我们的基因和健康后,大家不禁要问:一旦出现不良影响,是否有方法来干预这一过程?虽然这个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干预表观遗传的方法,包括营养干
  预、药物治疗和行为调整等。通过调节表观遗传修饰的变化,或许能够影响基因表达,从而改善健康状况。比如营养干预,可通过补充关键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叶酸、维生素C等,影响DNA甲基化和其他表观遗传机制。这种干预策略在孕前和孕期尤其重要,因为胚胎发育阶段对环境因素更为敏感。另外,健康生活方式也可能对表观遗传产生积极影响。适当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和减少应激等措施被认为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表观遗传调控。虽然目前对于干预表观遗传的方法仍需进一步研究,但这些初步的发现为我们认识和改变表观遗传变化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希望。
展开
目录
目录
上篇
胎源性疾病发生的环境和亲代影响因素
1 基因从一出生就决定了吗?/3
2 重视生命早期营养——从孕期开始/9
3 带你认识“不一样”的***/15
4 过往“孕”烟,胎病隐现——吸烟的危害离孕妈妈和胎儿有多近?/21
5 准爸妈酒精暴露对宝宝身体会有什么影响?/27
6 上班族的“续命神器”——咖啡类饮料孕妇能喝吗?/35
7 孕期用药知多少,安全合理*重要/39
8 警惕植物界的天然杀手/45
9 备孕爸爸要管住嘴、迈开腿!/52
10 爸爸对子女的影响,从“慢性应激”开始/57
11 爸爸“兴奋”透支,两代生育“偿还”/63
12 孕妈妈状态放心上,孩子肠道菌群有保障/67
13 妈妈少点应激,宝宝多点健康/73
14 “糖妈妈”孕期控糖攻坚战,呵护宝宝未来/78
15 产前使用促肺针,准爸妈要了解的事情/83
16 “小”宝宝成长风险多,科学防范疾病少/90
下篇
胎源性疾病发生的宫内起源与早期防治
17 宝宝宫内发育迟缓怎么办?/99
18 创造健康孕育环境,保护孩子心理健康/104
19 孩子学习记忆障碍的真相/109
20 来自星星的你,如何融入地球?——探索孤*症儿童的世界/114
21 儿童癫痫知多少:孕期不良习惯惹祸根/122
22 儿童时期多种代谢性疾病易感可能是“宫内节俭表型发育”的影响!/128
23 喝水都易胖?揭开易胖体质的真相/135
24 你真的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吗?/142
25 孩子血胆固醇水平过高?起因和防治早知道!/147
26 胎源性骨质疏松症知多少:起因和防治早知道/152
27 准妈妈孕期如何运动更有助于胎儿骨骼发育?/157
28 骨关节炎——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161
29 孩子卵巢,妈妈守护/166
30 预防孩子黯然“肾”伤,孕妈妈应警惕!/173
31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如何扼杀于“摇篮”?/178
32 预防鼾症,让孩子“赢”在睡眠上/18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