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活力地球(第2版)
0.00     定价 ¥ 10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819062
  • 作      者:
    作者:陈颙//张尉|责编:韩鹏//崔妍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
收藏
内容介绍
太阳系里只有一个地方愿意“收留”我们人类,那就是地球。地球是房东,我们是房客。
  如果把46亿年的地球历史浓缩为一天,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不过是这一天里短暂的*后几秒。作为“房东”,地球过去不知接待过多少“房客”,从古老的菌藻类到蕨类、裸子类、被子类植物,从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到哺乳类动物。
  人类在地球“一天”的末尾出现后,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文明,对地球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正值“中年”且充满活力的地球,也时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地球与人类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关系错综复杂。
展开
精彩书摘
**章地球和我们——房东和房客
  大气圈——大气运动
  水圈——水循环生物圈
  岩石圈一一地球的表层
  地球的内部一一巨大的锅炉
  活力地球与我们
  据我们现在所知,太阳系里只有一个地方愿意收留我们人类,那就是地球。地球是房东,我们是房客。虽然房本上的“建筑面积”很大,但真正能用的“套内面积”不大,其他地方不是水太多或岩石太多,就是太热或太冷,让我们无法居住。
  如果你就此觉得这个房东小气,那也有点苛刻了。只要看一眼烤炉似的金星,或者冰窖似的火星,就能感觉到房东还是挺宅心仁厚的——她至少收留了我们。没有这个房东,我们恐怕要在茫茫宇宙里漂泊,寻找栖息之所呢。房东,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处相当不错的家园,一个充满活力的寄居场所。
  院士导读
  作为新来的房客,我们*先要了解房东的脾气,了解她给我们提供的各种生活条件和设施,认识地球的来龙去脉,有利于我们生活得更舒适,使地球更宜居。
  在太阳系的地盘,谁的体积大,谁就是老大。太阳占了整个太阳系99.86%的质量,显然是老大。太阳是t旦星,而t旦星有个规律,就是越大燃烧得就越快(能量和质量的关系:E=me2)。假如太阳的体积是现在的10倍,它就会在1000万年(而不是100亿年)后消耗干净。幸好,老大的体积不是太大,未来还可以活很久。太阳长寿,地球也沾光。
  地球离太阳不远也不近,近地面全年平均温度为15°C。因为温度适宜,地球上浩瀚的海洋,长期以液体形态保存下来,既不沸腾成气体,
  ?太阳系行星分布图。在太阳系中的行星,距离太阳从近到远分别为: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只有地球,处在得天*厚的距离范围内:离太阳不远不近,温度不高也不低,是一颗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图源:NASA)
  也不冷凝成冰块。
  地球是唯一拥有含21%氧气的大气层的行星,这个浓度正好,太多太少,都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地球具有板块构造。板块构造可以不停地更新地面,使地面发生褶皱,山脉开始顶立,要是地面没有起伏很平坦,那么地球上到处都会被3km深的水覆盖。没了陆地,也就没有人类的生活空间。板块构造是地球能量的传送带,它把构成生命基础的营养物质等送进地球内部,然后返回地表,如此循环往复。
  地球是一个具有圈层结构的星球,*外边是大气圈,向下是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从外太空看到的地球。苏东坡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要了解地球的全貌,*好离开地球看地球。如果从外太空看地球,地球全貌一览无余:白色的是厚厚的大气(大气圈),蓝色的是海洋(水圈的代表),揭色的是大陆岩石(岩石圈的代表),绿色的是被植被覆盖的陆地(生物圈的代表)。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非常*特的星球
  大气圈——大气运动
  友好的组分
  有的星球,没有大气;有的星球,虽然充满了大气,但配方不对,如金星,二氧化碳就占了大气的96.5%,这导致了温室效应,是一个失控的火炉。地球是唯一拥有含21%氧气大气层的行星,这是适合进化后的人类生存的浓度。
  大气组分包括了许多“世界之*”,氮是大气中含量*多的元素,氧是生物离不开的元素,甲烷则是世界上*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地球的空气组分对人类生存来说非常重要,来看两个例子: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因为能产生温室效应而被叫做温室气体,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目前全世界都在关心全球变暖问题,怕问题太严重了,于是致力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但如果空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太少了的话,对人类来说同样不好,因为太少的温室气体会带来漫长的严寒。23亿年前,空气中甲烷、二氧化从国际空间站看地球大气。2011年7月31曰,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拍摄到了这张照片,照片展示了地球大气层的对流层(橙红色)、平流层及更高层,因为大气对蓝光的散射*强,可以看到地面以上的大气层是蓝色的,但当太阳处于较低的位置,太阳光走过的大气路径更长,此时红色和橙色光能够更好地透过大气层(图源:NASA)
  碳浓度明显降低,温室效应被破坏,全球温度下降到-50°C。地球进入冰河期,变得十分寒冷,赤道海洋被大约1.6km厚的冰层覆盖,大量生物死亡,只有转入地下或在热温泉中的生物才得以生存下来。这就是地球历史上的“雪球地球”事件。
  第二,空气中氧气的比例合适,是人类生存的关键要素。2024年6月15日,河南省叶县一辆轻厢式冷藏货车违规载人,车厢密封,与外界空气隔绝。车辆行驶约半小时后,司机发现车厢内的8人缺氧窒息昏迷,经医院紧急抢救后,8人仍不幸遇难。
  缺氧会窒息,但是,过高浓度的氧气,也会产生后果严重的“氧气中毒”。如果吸氧时氧气浓度超过50%,病人也会很快死亡。森林中氧气浓度超过30%,森林大火就很难扑灭。
  读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一下我们的地球房东呢?她为我们提供了浓度正好的氧气。医学专家的建议:早上屋内开窗换气,更新一下屋子里的含氧量,可见是个好主意。
展开
目录
目录

前言
**章 地球和我们——房东和房客
大气圈——大气运动 4
水圈——水循环 12
生物圈 21
岩石圈——地球的表层 26
地球的内部——巨大的锅炉 43
活力地球与我们 47
第二章 活力地球的能量来源
太阳能——万物生长靠太阳 50
地热能——地下的太阳 59
重力势能 67
地球一些事件的能量 70
第三章 活力岩石圈:
板块运动、地震、板内地震
什么是地震 78
历史书中的地震 90
地震灾害 96
汶川8级地震 99
地震波——照亮地下的一盏明灯 108
第四章 活力岩石圈:地下岩浆、火山醒了、火山睡了
喷火的山 116
岩浆是如何喷出来的 128
火山醒了 134
火山睡了 144
火山喷发的预报 152
第五章 活力大气圈:天气和气候、温室效应、全球变化
大气环流 158
全球气候变化 178
第六章 活力水圈:
洪水与干旱、冲积平原、古代文明
水,太多、太少——都会成灾 188
洪水 190
冲积平原 200
干旱 205
防洪抗涝工程 211
第七章 活力水圈:海中海啸、陆地受灾
海啸波 218
生啸三条件 224
海啸灾害 228
海啸预警 240
第八章 活力生物圈:生物碳循环、地质年代表、人类世
生物碳循环 244
有光食物链和黑暗食物链 248
地球上的生命 251
人类世 255
第九章 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 260
泥石流 270
落石 279
地面塌陷 282
雪崩 287
第十章 近地空间
太阳系 294
月亮 308
空间天气 312
恐龙灭绝 320
空间利用 330
第十一章 宜居地球和地球系统
宜居地球 338
地球系统 341
和谐共生 349
科学减灾 356
主要参考文献 373
附录 376
后记 38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