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学教师心理导航:职业心理健康促进与实践》成为一扇窗,让更多人看见教师心灵世界的星芒与尘埃;
愿它化作一把钥匙,开启教育系统中关于“人”的觉醒。
当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幸福感对于教育质量的基石作用时,教育的活力和创新或许将得到真正的激发。
《中学教师心理导航:职业心理健康促进与实践》全方位、深层次地聚焦于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这一核心主题,以职业幸福感的心理学相关理论为基石,结合心理学、社会学与管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内涵、研究方法、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提升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作者基于行动研究与参与式方法开展工作,整合了教师、教育管理者、学生及其家长等多个视角,邀请教师们全程参与到项目的各个环节,包括问题的收集和理解、数据收集、分析及方案设计,乃至最终成果的讨论和应用等,主张通过教师的广泛参与、同伴帮助、组织支持,共同构建和落地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促进,让幸福从“被动给予”转向“主动生长”。
此外,《中学教师心理导航:职业心理健康促进与实践》还深入探讨了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的政策环境与实践路径,并提出学校帮助计划(School Assistance Program,SAP)的整合方案。该书对于中学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管理者、政策制定者、职业健康心理学的本科及研究生、职业心理健康促进的从业者等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展开
——夸美纽斯
★“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