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殖健康管理学(精)/现代健康管理学丛书
0.00     定价 ¥ 22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11067434
  • 作      者:
    编者:张学红|责编:宋婷|总主编:李玉民
  • 出 版 社 :
    兰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
收藏
作者简介
  李玉民,1962年12月出生,医学博士,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从事肝胆胰外科、微创外科和消化系肿瘤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60余篇,其中SCI论文140余篇。参编全国高等学校“十三五”教育医学规划教材《外科学》,主编、参编专著20余部。承担“国家863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科技部惠民计划”等科研项目31个。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27个;担任国内外学术期刊主编及编委30余个,其中担任SCI杂志副主编及编委7个;担任中国抗癌协会环境肿瘤学专委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70余个。被授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甘肃省优秀领军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

  张学红,1967年4月出生,九三学社社员,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评审组专家,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第一、二、三届常务委员,兼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中国优生科学协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等多个国家级学术组织生殖医学、生育力保存、绝经学等方向副主任委员、常委、委员。担任《中华生殖与避孕》、《生殖医学》、《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CLIMACTERIC(中文版)、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中文版)杂志编委。创建西北地区首家生殖医学中心,带领团队填补“试管婴儿”研究领域西北地区多项技术空白。发表论文130余篇,主编及参编专著8部、译著2部,在研及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50余项。
展开
内容介绍
  《生殖健康管理学》作为《现代健康管理学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阐述了生殖健康管理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内容,旨在为临床医生、公共卫生工作者及公众提供全面的学术参考和健康指导。全书共分为六编,内容涵盖生殖健康的基础知识、促进体系、管理体系、优生与遗传、伦理及大数据技术应用、精准医学进展等多个方面。 
  第一编聚焦生殖健康的基础理论,详细介绍了生殖健康的概念、发展演变、全球现状及趋势,以及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机制,为后续内容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编探讨了生殖健康促进体系的构建,包括生殖健康服务、评价体系及流行病学方法的应用,强调了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第三编则围绕不同生命周期的生殖健康管理展开,涉及婴幼儿及青春期、育龄期女性、绝经期及老年女性、男性等群体的生殖健康保健及常见疾病的管理策略,内容细致且具有针对性。第四编至第六编则深入探讨了优生与遗传、生殖健康伦理及精准医学在生殖健康中的应用,体现了现代医学技术与健康管理的深度融合。 
  附录部分提供了我国生殖健康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术语的解释,便于读者查阅和理解。 
  全书内容丰富、逻辑清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可为临床工作者提供科学指导,又能为公众普及生殖健康知识,助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编 生殖健康概论及基础知识编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生殖健康的概念及其发展演变
  一、生殖健康的概念
  生殖健康(reproductive health)是指在生命的各个阶段,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生殖过程中的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适。具体地说,就是生育能力健全,人们有权决定生育时间及数量,女性能够安全地通过妊娠生育健康婴儿,夫妇有安全且和谐的性生活,人们享有获取生殖健康保健服务的权利。这标志着女性处于整个生殖健康过程的中心地位,满足并尊重所有女性的需求,达到全生命周期的保健目的。与此同时,还涵盖了青少年和男性在内的生殖保健。随着新时代的进步,生殖健康被赋予新的内涵。
  生殖健康是人类健康的核心,涵盖了母婴安全、计划生育、性健康与性传播疾病(sexuallytransmitted diseases,STD)、婴儿和儿童保健等多个方面。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发展生殖健康事业,就必须提供和健全各种广泛的信息、技术和服务,从而满足人类对生殖健康的需求。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是影响生殖健康的决定因素。人口迁移、城市化和老龄化,在不同经济和社会环境中,均会对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和男女性别角色的定位产生重要的影响。此外,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将视角放在更宽广的人类与地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上,因此,生殖健康的最终目标是要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类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殖健康概念的发展演变
  (一)早期生殖健康是以控制人口为中心的计划生育
  回顾生殖健康概念的发展历程对于确定生殖健康的新观点至关重要。该概念最初起源于世界妇女团体对于人权、女权和生育权的自由思想。20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妇女团体提出“让女性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并为她们提供更高质量的生育服务”。1968年,德黑兰国际人权大会上,明确了生育权的概念,这为生殖健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要求世界各国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到了20世纪70年代,对女性生殖健康以及生殖健康权利的关注已延伸至发展中国家,此时,生殖健康的核心是生育调节。
  (二)20世纪80年代生殖健康的概念更侧重于孕产期保健
  进入20世纪80年代,妊娠和分娩的相关疾病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大力倡导“母婴安全”行动,妇幼保健成为生殖健康的重中之重,且主要集中在怀孕、分娩和围产期保健方面。由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育调节能力的增强,自主选择和获得服务的理念也被普遍接受,其中包括自主选择避孕方法。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需要我们在生殖健康服务中更加重视和关注这一问题。
  在此背景下,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人类生殖研究发展特别规划署主任巴赛拉多(J.Berzelatto)首次提出生殖健康的概念,建议将生殖健康的概念定义为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即生育调节、孕产妇保健、婴幼儿保健、控制性传播疾病。同年,WHO特别规划署主任法赛拉(M.F.Fathalla)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止非意愿妊娠的问题,正式将性健康的内容引入生殖健康的范畴,指出:个人和夫妇有权决定生育孩子的数量,自由选择可用的避孕方法,享有妊娠相关的保健服务的权利,妊娠得到母婴存活和健康的结局,不感染性疾病、不意外妊娠等。性健康是指性和谐和性疾病传播的控制,这是当时WHO提出的非正式的生殖健康的定义。
  (三)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强调生殖健康权利的实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殖健康服务包括与生殖有关的一些卫生保障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妊娠和分娩等健康问题突出,不孕不育率呈逐年上升态势,不安全性行为导致的非意愿妊娠比例也在不断攀升,青少年性行为及性意识开放而保健意识缺乏,性传播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等,都严重影响生殖健康和生育质量,生殖健康服务依然任重道远。
  在1994年9月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ICPD)上,回顾了过去数十年来全球女性运动、生育控制运动和计划生育运动的成果,概括出了生殖健康的定义,将生殖健康的概念、策略与行动等列入了该大会《行动纲领》的第七章“生殖权利和生殖健康”中。形势的发展呼唤着观念的转变,国际社会不再单纯关注计划生育和人口控制的做法,突出强调生殖健康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因此,政府及相关的社会团体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制定政策,提供优质服务,创建良好的社会氛围,消除人们对性与生殖健康问题的偏见。
  在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国际社会正式接受了《行动纲领》所提出的生殖健康的定义。生殖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涵盖了心理、社会、经济、行为等多方面。至此,生殖健康进入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篇章,生殖健康的概念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21世纪之后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生殖保健服务理念
  进人21世纪,WHO和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国际组织正在努力推动以妇女儿童为中心、以社区为基础的生殖健康计划,特别是针对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地区的女性,制定有效的政策和干预措施,为她们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服务。这在概念和行动上都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将生殖健康的目标上升到促进人类的发展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高度。
  2000年9月,189个联合国会员国的代表签署了《千年发展目标》,到2015年要在减少贫困、提高生活质量等8个方面取得成就,其中提倡男女平等、改善产妇保健和对抗艾滋病病毒等与生殖健康息息相关。2004年,第57届世界卫生大会强调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产前、分娩、产后和新生儿保健体系,包括消除不安全流产、提供不孕症治疗、降低性传播疾病、生殖道感染、宫颈癌和其他妇科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015年,来自194个国家的领导人共同签署《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到2030年确保普及性健康和生殖健康保健服务,要确保人类的性权利与生殖权利。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生殖健康被赋予新的定义和内涵,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生殖健康概论及基础知识
第一章 概论 3
第一节 生殖健康的概念及其发展演变 3
第二节 生殖健康的基本内容 5
第二章 全球生殖健康现状和发展趋势 6
第一节 全球生殖健康现状 6
第二节 发达国家生殖健康现状 8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生殖健康现状 9
第四节 全球生殖健康发展趋势 10
第三章 生殖系统解剖学 12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学 12
第二节 男性生殖系统解剖学 18
第四章 生殖生理 25
第一节 女性生殖生理 25
第二节 男性生殖生理 32
第三节 女性生殖内分泌调节机制 42
第四节 男性生殖内分泌调节机制 57
第五节 女性生殖免疫生理 66
第六节 精子的自身免疫 73
第七节 性生理 80

第二编 生殖健康促进体系
第五章 生殖健康促进概况 87
第一节 生殖健康促进的定义及相关内容 87
第二节 生殖健康促进的理论与方法 89
第三节 生殖健康风险识别与决策管理 94
第六章 生殖健康服务 101
第一节 生殖健康咨询 101
第二节 生殖健康宣教 104
第三节 生殖健康监测与评估 107
第四节 生殖健康管理技术的专业培训 109
第七章 生殖健康评价体系 118
第一节 国际通用生殖健康评价指标 118
第二节 国内生殖健康评价指标 122
第八章 生殖健康管理学中流行病学的应用 126
第一节 概述 126
第二节 常用的流行病学方法 127

第三编 生殖健康管理体系
第九章 婴幼儿及青春期生殖健康管理 139
第一节 婴幼儿及青春期的生殖生理特点 139
第二节 婴幼儿及青春期生殖健康保健的目的和意义 141
第三节 婴幼儿及青春期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及生殖健康管理 142
第十章 育龄期女性生殖健康管理 146
第一节 育龄期女性的生理特点 146
第二节 育龄期生殖保健 147
第三节 育龄期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及生殖健康管理 154
第十一章 绝经期生殖健康管理 170
第一节 围绝经期女性的生理特点 170
第二节 围绝经期女性生殖健康保健的目的和意义 174
第三节 围绝经期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及生殖健康管理 176
第十二章 老年女性生殖健康管理 184
第一节 老年女性的生理特点 184
第二节 老年女性生殖健康保健的目的和意义 186
第三节 老年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及生殖健康管理 187
第十三章 男性生殖健康管理 192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的生理特点 192
第二节 男性生殖保健的目的和意义 195
第三节 男性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及生殖健康管理 196
第十四章 性传播疾病的防治与管理 204
第一节 性传播疾病的概念 204
第二节 性传播疾病的种类及病原学 205
第三节 性传播疾病的主要防治管理策略与预防措施 207
第十五章 性健康管理 215
第一节 相关概念 215
第二节 性健康保健的目的和意义 216
第三节 性健康保健的内涵与途径 217
第十六章 性心理问题及对策 220
第一节 性心理概念 220
第二节 性心理理论 222
第三节 婴幼儿期性心理问题及对策 225
第四节 学龄前期及潜伏期性心理问题及对策 226
第五节 青春期性心理问题及对策 227
第六节 育龄期女性性心理问题及对策 229
第八节 育龄期男性性心理问题及对策 231
第九节 老年期性心理问题及对策 232
第十七章 多囊卵巢综合征人群的生殖健康管理 234
第一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 234
第二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35
第三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人群的生殖健康管理 242
第十八章 子宫出血人群的生殖健康管理 247
第一节 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发病机理 248
第二节 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49
第三节 异常子宫出血人群的生殖健康管理 252
第十九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人群的生殖健康管理 265
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发病机理 265
第二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68
第三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人群的生殖健康管理 272
第二十章 卵巢功能不全人群的生殖健康管理 276
第一节 卵巢功能不全的病因、发病机理 276
第二节 卵巢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78
第三节 卵巢功能不全人群的生殖健康管理 280
第二十一章 乳素血症人群的生殖健康管理 288
第一节 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发病机理 288
第二节 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91
第三节 高泌乳素血症人群的生殖健康管理 293
第二十二章 痛经和经前期综合征人群的生殖健康管理 296
第一节 痛经和经前期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理 296
第二节 痛经和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98
第三节 痛经和经前期综合征人群的生殖健康管理 302
第二十三章 复发性流产与反复移植失败人群的生殖健康管理 304
第一节 复发性流产人群的生殖健康管理 304
第二节 反复移植失败人群的生殖健康管理 309
第二十四章 肿瘤人群的生育健康管理 315
第一节 肿瘤患者的生育现状 315
第二节 肿瘤治疗过程对生育力的影响 316
第三节 育龄期肿瘤患者的生育力健康管理 317
第四节 青春期前儿童的生育力保存 319
第二十五章 代谢异常人群的生殖健康管理 321
第一节 糖代谢与生殖健康 321
第二节 脂代谢与生殖健康 322
第三节 糖脂代谢的生殖健康管理 322
第四节 蛋白质代谢与生殖健康管理 324
第五节 维生素代谢与生殖健康管理 327
第六节 其他代谢与生殖健康管理 330
第二十六章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生殖健康管理 332
第一节 外阴炎 332
第二节 阴道炎 335
第三节 宫颈炎 340
第四节 盆腔炎性疾病 341
第五节 女性生殖器结核 343
第六节 子宫内膜炎 346
第二十七章 男性不育人群的生殖健康管理 349
第一节 男性不育的定义及病因 349
第二节 男性不育的评估与诊断 351
第三节 男性不育的治疗 356
第四节 男性不育的辅助生殖治疗 359
第五节 男性不育人群的健康宣教 361
第六节 男性婚前/孕前检查 363
第七节 男性不育人群的生育力保护 365
第二十八章 不孕不育人群的辅助生殖技术应用策略 369
第一节 人工授精 369
第二节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372
第三节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衍生技术 385

第四编 优生与遗传

第五编 生殖健康伦理及大数据技术在生殖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第六编 精准医学在生殖健康中的应用进展

附录 我国生殖健康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 527
附录 缩略词简表 54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