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仲裁员违反职业道德责任问题研究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18182193
  • 作      者:
    作者:殷峻|责编:李敏//罗丹
  • 出 版 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
收藏
作者简介

殷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国际法学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瑞士日内瓦大学优秀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争端解决、国际卫生法。兼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理事、“一带一路”域外法查明(广州)中心理事、广州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咨委会委员。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在《法学论坛》《开放时代》《中国翻译》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多篇决策咨询报告获权威内参采用。


展开
内容介绍

仲裁员的职业道德关系仲裁案件的公正审理,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要素。目前,仲裁员违反职业道德责任问题引起了不少争议,也存在研究空白。何为仲裁员的职业道德?违反职业道德将导致何种职业道德责任?责任的追究方式和程序又如何?本书系统梳理并回答了这些问题,对完善我国仲裁员职业道德规则体系和相关制度构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拓展了我国仲裁员职业道德领域的研究深度。


展开
精彩书摘

摘要

    近年来,仲裁员职业道德问题是仲裁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仲裁员是 仲裁程序中的核心角色,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仲裁员是确保仲裁程序公 正顺利进行的必备要素,仲裁员违反职业道德则会侵害案件当事人的利 益,损害仲裁员职业共同体的声誉,降低仲裁机制在社会中的评价。如何合理有效界定仲裁员职业道德的内涵,并辅以仲裁员职业道德责任追 究制度,成为确保仲裁员遵守职业道德的关键。 目前,关于仲裁员职业道德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国内立法、仲裁 机构发布的仲裁员守则及仲裁行业协会规则,这些规范性文件通过明确 规定仲裁员职业道德的事项与内容,逐步实现了仲裁员职业道德的规则 化。但这些规范性文件对仲裁员职业道德的规定并不一致,这导致学界对仲裁员职业道德具体内容的界定不一。同时,绝大多数规范性文件对 仲裁员违反职业道德后的责任追究制度设计过于简单,未能建立起完善 的仲裁员职业道德责任追究机制,这导致仲裁员违反职业道德的情况发 生后,仲裁机构或行业协会无法有效地追究其相应的职业道德责任,降低了职业道德规则对仲裁员的威慑力和约束力。 此外,国内学界对仲裁员职业道德规则体系构建、仲裁员职业道德 责任体系构建、国际仲裁软法适用等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少,我国仲裁法 对仲裁员的职业道德规定得并不完善,仲裁机构出台的行业规则也存在设计缺陷,司法实践中不少法官对仲裁员是否违反职业道德规则缺乏充分说理。故此,本书以仲裁员违反职业道德中的责任问题为研究对象, 采用比较分析、跨学科分析以及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试图从理论和实 践的角度分析回答以上问题。本书共计五章。

    第一章阐释仲裁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首先,结合社会学、伦理学,对“伦理”“道德”“职业道德”“法律职业道德”“行业纪律”“法律规则”等基础概念进行说明和区分;其次,通过考察仲裁员 职业道德的理论渊源,阐释仲裁员职业道德界定的理论依据,着重分析 功能主义学说对仲裁员职业道德的影响;再次,通过归纳涉及仲裁员职 业道德的规范性文件,考察仲裁员职业道德界定的现实依据,提出“仲 裁员职业道德规则化”这一概念,即国内立法和行业规则明确规定仲裁 员的职业道德,用规范性文件将抽象的职业道德转变为可实操的职业道 德规则的过程;最后,通过结合理论和现实依据,对仲裁员职业道德进 行重新界定。具体而言,将仲裁员职业道德界定为:仲裁员在执业过程中,面向当事人、社会大众和仲裁员法律职业共同体时,应当遵守的职 业道德规则及具备的品格品质。按照规则规定方法分类,将仲裁员职业 道德规则划分为直接规定规则和间接规定规则。根据行为模式进行分 类,将仲裁员职业道德规则划分为命令性规则、禁止性规则和授权性规 则,为下文探讨仲裁员职业道德具体内容问题提供理论前提。 第二章分析仲裁员职业道德的法律渊源并界定仲裁员职业道德的具 体内容。首先,分别分析了国际公约、国内立法、仲裁规则、仲裁员守 则和仲裁协会规则对仲裁员职业道德的规定,对26个国家和地区立法、 17份境外仲裁机构仲裁规则、17份中国大陆仲裁机构仲裁规则、9份境外 仲裁机构仲裁员守则、55份中国大陆仲裁机构仲裁员守则进行全面整理 和统计。其次,结合第一章对仲裁员职业道德的界定,对仲裁员职业道 德的具体内容进行界定和分类。根据仲裁员职业道德的学理界定和规范 性文件采纳的情况,将仲裁员的职业道德分为严格的职业道德(包括公 正性和独立性)、较为严格的职业道德(包括勤勉、高效和保密)和普 通的职业道德(包括保持良好信用记录、按照协议仲裁、谨慎、遵守经 济性原则、依照法律裁决、如实自我宣传),并对不属于仲裁员职业道德具体内容的事项予以排除,为下文探讨仲裁员职业道德责任制度提供 分析基础。 第三章界定仲裁员职业道德责任并阐明仲裁员职业道德责任追究 制度。首先,根据第二章对仲裁员职业道德的分类,相应地将仲裁员的 职业道德责任进行分类和界定,将仲裁员职业道德责任划分为程序法律 责任和行业规则责任。前者又称严格的职业道德责任,追究方式包括撤 换仲裁员和撤销仲裁裁决,后者又称一般的职业道德责任,追究方式包 括诫勉警告、行业批评通告、中止办案资格、解聘仲裁员、行业禁止通 告等;并提出仲裁员职业道德责任五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区分了仲裁员 职业道德责任和道德、民事、刑事、纪律、行政性责任等其他责任。其 次,明确提出仲裁员职业道德责任追究应当遵循的五大原则,即保护当 事人利益、维护仲裁员职业共同体声誉、促进仲裁事业发展、追责措施 符合比例与防止追责主体滥用职权。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仲裁机构的规 范性文件,归纳总结仲裁员职业道德责任追究形式,一般包括诫勉警告、行业批评通告、中止办案资格、解聘仲裁员、行业禁止通告等,从 而明确有权追究仲裁员职业道德责任的主体,即仲裁机构内设的仲裁员 职业道德委员会和全国性的仲裁协会内设的仲裁员职业道德委员会。最 后,参考借鉴国外经验及其他行业现有规定,设计仲裁员职业道德责任 的追究程序,为完善仲裁员职业道德责任追究制度提供参考。 第四章分析我国仲裁员职业道德责任制度的现状。首先,考察我国 仲裁员职业道德规则体系,从仲裁立法和仲裁机构行业规则两个方面揭 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我国仲裁法对仲裁员职业道德缺乏系统规定,缺乏全国性仲裁员职业道德守则。其次,考察我国仲裁员职业道 德责任追究制度,从仲裁机构和司法行政机关两个层次进行归纳总结, 结合仲裁机构制定的仲裁员职业道德责任追究规则,整理分析了73份我 国法院作出的关涉仲裁员职业道德问题的裁定书,揭示了我国在仲裁员职业道德责任制度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包括仲裁员职业道德责任追究 方式设定不全面、缺乏责任追究程序具体设计、法官在裁决书中未规范 引用仲裁规则、裁判分析说理不充分及行业协会监督处罚程序不完善。 第五章提出我国仲裁员职业道德责任制度的完善建议。分为构建仲 裁员职业道德规则体系与完善仲裁员职业道德责任追究制度两大部分。构建仲裁员职业道德规则体系需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国内法方面,可在仲裁法中将勤勉、效率和保密升格为严格的职业道德;二是行业规则方面,建议由中国仲裁协会制订全国性的仲裁员守则,积极参与国际仲裁员职业道 德规则体系构建。完善仲裁员职业道德责任追究制度则需关注行业机构与 司法行政机关两个层面。行业机构层面,建议由全国性的仲裁协会制定仲 裁员职业道德责任追究规则,全国性的仲裁协会及各地仲裁机构设立职业 道德委员会,仲裁机构仲裁规则的制定应当借鉴国际仲裁软法成果;司法行政机关层面,法官应当在裁定书中加强说理,在裁判中正确引用仲裁规则,行政机关需在法定范围内行使监督职责。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