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职业经济研究
0.00     定价 ¥ 6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9613815
  • 作      者:
    作者:齐经民|责编:陈礼滟
  • 出 版 社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
收藏
编辑推荐

职业经济研究


展开
作者简介

齐经民,满族,教授。1983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经济系,现为燕山大学职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员,劳动经济学就业促进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职业经济、人才培养与管理。

在《中国劳动报》(理论版)《教育与职业》《经济日报》等报刊发表系列文章;在经济科学出版社等出版《职业经济学》《效在多方益在多处——公民职业经济学》《职业经济问题解析——国计民生基本问题研究》等系列专著。多项研究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一、二等奖。

曾相继受邀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生产组网评专家与初评邀请专家、教育部教育创新方法研讨专家、教育部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查评审专家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在多年职业经济学研究积累的基础上所作的新的探究,本学科研究与劳动经济学、经济社会学等学科不同,是一门关于个人从业为生的经济学,是以科学讲求提高和实现职业效益为核心的内容体系,这是本书的特质所在,亦是本书的基本特点及独到之处,贯通始终。就业民生的职业经济现象包括人生的就业劳作与生活消费两大基本内容,分为就业前的职业本领造就的学习准备、就业选择的有利职业配置、就业工作的合理职业经营、职业收入消费而满足生活需要的职业效益实现等一系列内容,包含三百六十行的职业事宜与千家万户的人民生活,有关内容交叉复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等,内容范围宽,结构体系复杂,综合性强。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职业经济研究的基本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笔者一直关注从业致富活动的问题,立足我国、面向世界,针对资源有限与可持续求富发展等矛盾,从经济学的视角探究人们合理从业致富的职业经济问题。包含职业经济的现象问题、基本要点、学科特性及其作用、系统方法和应用的系列内容,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从业富裕生活之路,助力人们合理从业、永续美好富裕的幸福生活。
  一、职业经济研究的来源
  职业经济研究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于人生持续求富生活的实践要求。
  1.源于中华先贤的经济文化
  中华民族在地球家园生息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先人们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经典的经济文化,代代相传。笔者从小就从父辈人身上得到见证,他们从早到晚,操持忙碌,如经营房前屋后等农田,生产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遵照节气时令安排农事,精耕细作,求得好收成,要求我们消费讲节约、不乱花钱、细水长流吃穿不愁等。这些都是从祖上传下来的,中华先贤很早就提出了一系列的关于人生的经济文化,诸如下列。
  (1)中华先贤经济文化的要点
  西周的《国语·周语》中说,“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说的是利益表现为各种东西的财富,来源于天地之中。战国的《管子·水地》中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说的是万物来源于土地,土地是产生万物的根本。这里主要讲的是财富来源。
  《管子·八观》中说,“民非作力毋以致财,天下之所生,生于用力,用力之所生,生于劳身”,“力地而动时,则国必富”。说的是民不用力劳作就不能生财致富,国家之所以生存,就在于人民用力劳作生产财富,按农时利用土地大量生产谷物,国家就富了。西周的《大戴礼·武王践祚·履屡铭》中说,“慎之劳,劳则富”,说的是辛勤的劳动使人富裕。这里主要讲的是富民富国之道。其中,就“土地+劳力”的“力地而动”的财富来源的经典之说,比英国17世纪的威廉·配第(William·Petty)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生财之说早约2000年。
  北魏先贤贾思勰在他的农书《齐民要术·种谷》中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说的是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节气变化秩序和规律,利用好土地资源条件,因地制宜,不失时机地进行农业生产,用较少的耗费获得较多的收入,强调不能违背自然节气变化秩序和规律与土地资源条件进行农业生产,否则会没有收成,白白浪费生产资源。这蕴含了土地有限,要充分认识“度”“量”和利用好的思想。这里主要讲的是如何实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
  鲁国的《墨子·七患》中说,“固本而用财,则财足”“生财密,用之节”,这里的“本”是指农业生产,说的是国家和人民的贫富取决于生财与用财的两个方面,农业生产搞得好,财富的使用消费又适当,财富就充足,并强调增加生产与节约消费。战国的《大学》中说,“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说的是生财用财之道,生财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财的人勤奋劳作,消费的人节俭,财富就会经常保持充足。这与上述的墨子之说是一致的。先秦诸子有这样认识的人不少,荀况说的是“强本节用”,主要讲的是做好生产与消费而保持财富充足的门道。
  上述可知,中华先贤很早就对关于财富来源、富民富国、经济效益、生产与消费等诸多基本经济问题作了阐述,言简意赅,形成了中国的经济学,是先贤们的思想集成。为后人留下厚重的经济文化财富,值得珍惜。人生经济之道,万变不离其宗,历经沧桑,更显精要,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光大。中华先贤的经典经济思想是人类的先见之明,奠定了人生基本的经济思想,这是职业经济研究的根基和思考的一个源泉。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职业经济研究的基本问题 001
一、职业经济研究的来源 002
二、职业经济研究的现象和问题 006
三、职业经济研究的基本要点 009
四、职业经济学特性及其作用 014
五、职业经济学的系统方法 018
六、职业经济学的应用 024

第二章 职业资源 033
一、职业资源及其概况 034
二、职业资源利用分析 040
三、职业资源绿色开发利用 051

第三章 职业资本 065
一、职业资本内涵 066
二、职业资本积累 069
三、职业资本实例分析 080
四、数字时代的职业资本探索 083

第四章 职业配置 091
一、职业配置秩序及其规则 092
二、职业配置作用与因素 096
三、职业配置方案 102

第五章 职业经营 121
一、职业经营含义 122
二、职业经营理念 123
三、职业经营简况 125
四、职业经营立足点 126
五、职业经营之道 130

第六章 职业收入消费 139
一、职业收入形式 140
二、职业收入来源 142
三、职业收入核算与分析 143
四、职业收入用途 147
五、职业收入生活消费及问题应对 149

第七章 职业效益评价 157
一、职业效益评价研究现状 158
二、职业评价分类体系 164
三、职业效益评价作用 165
四、职业效益评价的基本指导思想 166
五、职业效益评价方法论 173

第八章 职业发展 195
一、职业分类的底层逻辑 196
二、我国职业发展现状 204
三、职业发展分析 210
四、职业发展趋势 214

第九章 职业文化 225
一、职业文化认识 226
二、职业文化概况 237
三、职业文化根基 239
四、职业文化培养 251

后记 27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