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天门口》之“圣”缘起何处?
小城与小镇是“乡土”与“都市”之间的过渡地带吗?
小说最重要的气质为何是“高贵与优雅”?
“贤良方正”如何引导一方水土的正确方向?
……
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醒龙深情回顾近四十年文学之路的对谈合集
文学与现实的融合交锋,思考与创作的理想实践,不畏风雨的高声疾呼——
“人是一种易碎品”,需要以“贤良方正”去呵护
“我将始终践行这种文学信仰”
本书围绕“文学”展开访谈,从刘醒龙发表和获奖的作品主题和细节安排用意入手,广泛延伸到有关“现实主义精神”“文学的意义”“小说的艺术技巧与风骨”“人与社会生活”“知识分子的品格与历史演进”等多个方面。访谈者的提问简约深刻,而刘醒龙的回答也相当平实、大气,富有批判的眼光与担当的精神。全书语言精到、观点深刻、情感真挚,丰富的人文性令人颇有启发与感触。
在讨论文学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刘醒龙回忆了自己的文学之路,真情感怀给予他文学帮助的师友,表达了作为“专业作家”的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和观点,其间难掩一片对文学的赤诚与热爱之心。
目 录
001 一、现实主义需要正名
008 二、文学是小地方的事情
062 三、小说离伟大越远越好
092 四、汉语神韵与华文风骨
107 五、圣是深刻的痛
137 六、人为什么会在梦里醒来
148 七、只差一步是安宁
155 八、当代文学的精神再造
179 九、哪种写作可以被遗忘
213 十、小说是闲笔的艺术
253 十一、青涩是一种异香
302 十二、经典小说是往人心里搁一块石头
310 十三、不要玩自己的影子
345 十四、文学是对自己的再发现
364 十五、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重器
382 十六、车工经历让我练成不锈钢一样的文学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