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热带旱稻栽培技术(第2版)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1673596
  • 作      者:
    作者:林占熺|责编:金迪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
收藏
内容介绍
  《热带旱稻栽培技术(第二版)》系统介绍了热带旱稻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包括旱稻的定义、栽培技术特点、全球分布及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的旱稻生产实践。旱稻又称陆稻,是一种在干旱条件下种植的水稻,其生长主要依赖降雨。旱稻宿根法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具有省种、省工、技术简便等优点,适合热带和低纬度地区应用。全球旱稻种植面积约140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其中中国和巴西的旱稻产量较高。 
  书中重点介绍了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发展旱稻生产的历程。1998年前,该地区完全依赖进口大米,后在中国专家组的帮助下,通过试验和推广旱稻宿根法栽培技术,成功实现了旱稻种植。截至2004年,当地已有超过1000户农户种植旱稻,面积超过150公顷,解决了大米自给问题。 
  此外,书中还分析了东高地省的农业气象条件及其对旱稻生产的影响,总结了旱稻栽培试验的结果,并详细介绍了旱稻宿根法栽培技术的操作方法。书中还涉及旱稻内生固氮菌的科学研究,探讨其对旱稻生长的促进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旱稻栽培技术概述
  一、旱稻与旱稻相法栽培技术的概念
  旱稻又称陆稻,是指那些栽培在没有田埂的平地或坡地上的旱耕稻。这些稻田是在干旱(非水田)情况下整地,稻谷是在干旱(非水田)条件下播种,早稻生长所需要的水分主要靠降雨获得。
  早稻宿根法栽培技术是一种与常规水稻、杂交水稻、传统旱稻栽培技术不同的一种新的栽培技术。主要特点是在没有田埂保水的平地或坡地,在干旱情况下整地、播种。头季稻收割后把稻头留下靠潜伏芽生长作为下一次生长的种苗。旱稻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靠降雨获得,在适合地区采用旱稻宿根栽培的方法管理,种植一次可反复收割、多次再生,笔者于2000年3月9日在巴新东高地省高路卡区那卡村播种的旱稻,截至2004年5月11日,共收割13次。在条件适宜的地区采用旱稻宿根法栽培技术栽培旱稻具有省种、省工、技术简便等优点,较适宜在热带和低纬度、低海拔的亚热带地区应用。
  二、世界各地的旱稻(陆稻)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旱稻面积约为1400万hm2,约占稻作总面积的13%。但早稻的产量仅占稻谷总产量的4%。旱稻用传统的方式栽培产量较低,约为1t/hm2,即使在种植条件优越的地区种植旱稻,产量也只有2~2.5t/hm2。近年中国和巴西旱稻产量有超过5t/hm2的报道。
  目前栽培旱稻的地区较广,从实行烧荒轮屋的马来西亚、菲律宾、西非和秘鲁到高度机械化的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有种植。亚洲旱稻种植面积为890万hm2,最大的旱稻种植地区在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中国和菲律宾。
  印度:旱熟种在3-4月播种,或在雨季前播种,7-8月收获。
  印度尼西亚:采用烧荒轮耕法,通常根据雨季的不同来安排种植季节,一般在11-12月播种。
  孟加拉国:通常在3月底播种。
  斯里兰卡:在筑有田埂排水良好或不筑田埂的耕地种植,10月播种。
  非洲种植旱稻的面积约为180万hm2,主要国家有塞拉利昂、几内亚、尼日利亚、利比里亚等。约75%裁种在西非湿润地区的旱地上,产量很低。播种期完全取决降雨情况。
  拉丁美洲旱稻种植面积达310万hm2,巴西是拉丁美洲旱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连片种植的旱稻区。每年7-9月播种。
  全世界的人口不断增加,而耕地却在不断减少,食物问题已成为世界六大危机之一。1950年世界人口才25亿人,到1999年世界人口上升至60亿人,半个世纪净增35亿人。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70亿~80亿人。按现有的速度增长,今后30~40年内粮食必须增加4倍以上才能满足人类食用需求。全球对稻谷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由于大部分适宜栽培水稻的耕地都已种上了水稻。因此,利用旱地栽培旱稻将成为扩展稻作增加稻谷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因而对于食物安全来说,旱稻种植是很重要的。
  三、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的旱稻生产
  1998年以前巴新东高地省没有种植稻谷,食用的大米全靠进口。多年来,东高地省政府和人民一直希望自己能发展稻谷生产,以解决稻谷自给的问题。他们曾请了不少国家的专家前往考察,但是专家一致认为东高地省不能发展稻谷生产。
  1997年中国福建省菌草技术专家组到东高地省鲁法区进行菌草技术重演示范工作。林占嬉等在对当地气候、土壤条件进行较深入的了解以后认为,东高地省有可能发展旱稻生产,并于1998年8月5日开始进行试验。在获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为使此项工作能顺利进行,在时任中国驻巴新大使馆张鹏翔大使、刘连科参赞的支持下,2000年2月19日把早稻试验列为福建农业大学支持东高地省的项目,2000年5月16日早稻技术被列为福建省政府支持东高地省的项目。中巴新双方历经7年的努力,旱稻生产的多项试验获得成功,并由中国菌草技术专家组把旱稻技术传播给农户。到2004年巴新东高地省种植旱稻的农户已超过1000户,种植的面积已超过150hm2。现在东高地省旱稻生产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过努力,东高地省解决稻谷自给的愿望是可能实现的。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旱稻栽培技术概述
一、旱稻与旱稻棺法栽培技术的概念 1
二、世界各地的旱稻(陆稻) 1
三、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的旱稻生产 2

第二章 旱稻的生物学特性 4
一、稻谷的生活史 4
二、旱稻的特性 5

第三章 巴新东高地省发展旱稻生产的由来 19
一、巴新东高地省旱稻生产的由来 19
二、旱稻宿根法栽培研究的提出 21
三、巴新东高地省旱稻项目五年计划 22
四、巴新东高地省旱稻技术的推广方法 23

第四章 巴新东高地省发展旱稻生产的农业气象条件 26
一、巴新东高地省的气候条件 26
二、巴新东高地省的气候条件对发展旱稻生产的影响 37

第五章 东高地省旱稻栽培试验 47
一、1998-1999年早稻试种试验情况与结果 47
二、2000-2003年早稻试验情况 48
三、旱稻宿根法栽培研究 63

第六章 东高地省旱稻栽培技术 79
一、旱稻栽培技术 79
二、旱稻宿根法栽培 88

第七章 旱稻内生固氮菌菌群结构及其促生作用的研究 92
一、旱稻栽培试验情况与样本处理 92
二、早稻内生固氮菌群落构分析 93
三、旱稻内生固氮菌的分离、鉴定与促生作用研究 94
四、小结 98

主要参考文献 9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