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犀牛(精)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00138900
  • 作      者:
    作者:(德)洛塔尔·弗伦茨|责编:王忠波//邓雪梅|译者:韩嫣
  • 出 版 社 :
    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
收藏
作者简介

作者:洛塔尔·弗伦茨(Lothar Frenz),1964年出生于美因茨,生物学家与记者,主要研究物种多样性及其维持方式。他的书作《孤单的乔治或物种的消失》在2013年被评为“年度环保图书”。

译者:韩嫣,201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获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任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语文化学理论、现代德语文学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本社引进的德国马特斯&赛茨柏林出版有限公司 “动物肖像”系列中关于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动物犀牛的一册。犀牛是宽容的厚皮动物,盛怒的怪兽,真正的独角兽,令人垂涎的战利品。犀牛身上一直散发着一种神话般的吸引力,然而这却常常将它导向厄运。洛特尔·弗伦茨细腻而专业地回溯了犀牛在自然与文化史中的伟大表现,并一直延续到其行将灭亡的当下。因此,这部动物肖像之书也是为这一世界上最令人惊叹的动物所谱写的一曲挽歌。

创新性:《犀牛》是一本兼具科学性、文学性和文化深度的图书。它通过跨学科的视角、个人化的叙事、丰富的图文结合以及对犀牛文化象征的深入探讨,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多维度的犀牛世界。与其他相关图书相比,本书不仅在内容上具有创新性,还在形式上突破了传统科普书籍的局限,提供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阅读体验。对于对自然史、文化史和野生动物保护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展开
精彩书摘

对我来说,犀牛是最新的史前史所记载的巨型陆生动物(Megafauna)中令人惊异的幸存者。在这种庞大而奇怪的动物出现之前,我们的地球上已经动物密集:那时还存在如大象一般大小的尤因它兽(Uintatherium),头上顶着3对奇异的兽角,而且它并不是犀牛;在那时,剑齿虎还四处狩猎;那时还生活着几千年之前的、数米高、重1.5吨左右的巨型树懒,以及雕齿兽,就是一种犰狳,它就像一辆装备了尖刺尾巴的大众甲壳虫那么大;在那时,披毛犀还在冰河时期的草原上闲逛,它全体都覆盖着厚重的皮毛—就像莴苣姑娘一样,属于至今仍然存活的五种犀牛中最为原始的品种。其他的犀牛几乎全身赤裸,除了尾尖,以及另有一圈小小的发冠包在耳部周围。请您注意到这一点!每当我看到犀牛的时候,我都会观察它们的耳朵:这些生长在这种赤裸怪兽身上的毛发总是能打动我。……

 

独角兽,龙,神话生物

对我来说可以确定的是,那是《圣经》中的独角兽。

—阿尔弗雷德·布雷姆,1864

什么是所有高贵、美好、纯洁的化身?什么东西像风一样快,又拥有巨大的力量与神奇的能力?没有什么比独角兽更令人惊异了。猎人们无法将它驯服,但若是遇上一位纯洁的少女,它便会将头埋入她的怀抱,变得温柔而驯良。除了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Marco Polo),一位在历史上举世闻名的世界旅行者之外,再没有人见过它。在结束了7年的中国之旅,开始返回欧洲时,他在1292年到达了苏门答腊,“这里的乡间有野生的大象,以及难以计数的独角兽,两者几乎一样大。它们有着像水牛那样的毛发,脚与大象一样。其前额中间有唯一的黑色兽角,非常粗壮。大多数时候,它们都将那十分像猪的脑袋朝向地面,并且很喜欢待在泥浆里”。马可·波罗似乎对这些“污秽的牲畜”感到十分惊骇,因为它们与“我们对独角兽的想象完全相反”。它们本应是白色的骏马,额头上有着长长的、螺旋形的兽角,可以说,时至今日,这一形象仍然在许多小女孩的梦境中驰骋着。

……

板齿犀

学 名:Elasmotherium sibircum †

德文名:Sibirisches Einhornnashorn

英文名:Gaint Rhinoceros of Sibiria

法文名:Licorne géante

它还存活着!板齿犀(Elasmotherium)是一种真正的独角兽,它的犀牛角长在额头而并非鼻子上。然而除此之外,它与那种优雅的神话生物之间就再无任何相似之处:5至6米长,至少2米高,4至8吨重,这种健壮的犀牛就这样顶着它那只巨大的犀牛角。经过仔细地测量,它头上那块支撑着犀牛角、呈圆拱形向上凸起的额骨直径也高达35厘米—比一张慢转密纹唱片还要大。因此人们推测,它的犀牛角本身可达2米长。由于它的角与其他犀牛角一样,由角质蛋白组成,即一种有机物,无法像骨骼那样经久不腐,因此在犀牛的化石中没有任何犀牛角的残余物。这种独角犀牛是一种草原居民,主要生活在从东欧跨越西伯利亚直至中国北部的地区。至少在北部地区,其粗壮的身躯上覆盖有厚重的皮毛。它的牙齿也适于坚硬的草类食物。第一件被发掘出来的板齿犀类化石有着大约260万年的历史。人们一直认为,这种巨型动物在35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然而在2016年,人们又在哈萨克斯坦发现了具有2.9万年历史的骨架。因此,这种巨型独角犀牛很可能与“直立人”(Homo erectus)、尼安德特人(杜塞尔多夫),甚至与史前时代的“智人”(Homo sapiens)打过照面。谁知道呢,也许有些板齿犀存活的时间更为久远,也许那些古代中国的关于独角兽的传闻,是由目击者的亲身经历流传而来?


展开
目录

目 录

01 莴苣姑娘的头发  

10 独角兽,龙,神话生物 20 存在或不存在

30 在历史转折点的一场发迹

42 旅行中的克拉拉小姐 56 艺术从犀牛开始

71 前进 83 温情的摩挲

92 对犀牛角的贪婪:强大的传奇

100 拯救还是挽歌? 109 在结束之前的一场爱的宣言

 

肖像

114 犀貘 116 两栖犀 118 巨犀  120 月角犀

122 板齿犀  124 披毛犀 126 苏门答腊犀

128 爪哇犀 130 印度犀 132 黑犀 134 白犀 

 

136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