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社会经济与投资环境研究(精)/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多学科联合考察
0.00     定价 ¥ 30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8864945
  • 作      者:
    作者:董锁成//李富佳//张丽君//金良//齐晓明等|责编:周杰|总主编:董锁成//孙九林
  • 出 版 社 :
    龙门书局
  • 出版日期:
    2025.03
收藏
内容介绍
《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社会经济与投资环境研究》以中蒙俄三国科学家*次联合开展的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多学科联合科学考察和研究为基础,系统分析中蒙俄经济走廊的社会经济发展时空格局、现状、问题及优化对策;量化评估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投资环境,确定优先投资区、潜在投资区、一般投资区、投资风险区,提出重点投资行业和投资对策;开展中蒙俄经济走廊生态经济区划,将中蒙俄经济走廊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重点发展区和保育发展区,提出中蒙俄经济走廊生态经济绿色发展模式和对策。《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社会经济与投资环境研究》将为切实推动中蒙俄三国加强经贸和人文领域的国际合作,促进中蒙俄经济走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保护中蒙俄经济走廊生态环境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和决策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上篇中蒙俄经济走廊社会经济发展
  第1章中蒙俄经济走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综合分析
  1.1中蒙俄经济走廊自然背景概述
  中蒙俄经济走廊是联通中蒙俄三国及欧亚的核心走廊,地理范围为30.33°E~141.5°E、37.3°N~62°N,区域总面积约920万km2,包括中俄东北铁路、中蒙俄铁路、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以及中蒙俄边境等地区,具体包括中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俄罗斯32个州、边疆区、共和国、市和蒙古国12个省、市,共计48个省级行政区(图1-1)。
  图1-1研究区区位
  1.1.1地貌条件
  中蒙俄经济走廊海拔由东西两端向中部、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经济走廊西部地形相对平坦,海拔多低于200m,乌拉尔山将经济走廊西部隔开,乌拉尔山以西形成东欧平原,乌拉尔山以东形成西西伯利亚平原。经济走廊中部海拔较高,多数地区海拔高于1000m,主要为高原区,以萨彦岭为分界线,划分为蒙古高原和中西伯利亚高原。经济走廊东部地形多样,海拔多介于200~1000m,极少数地区的海拔高于1000m,东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山地为主,其次为丘陵和平原。东南部中国东北地区以东北平原为主,其次是丘陵和山地(图1-2)。
  图1-2研究区地形
  东欧平原是世界第二大平原,平均海拔约170m,内含瓦尔代丘陵、中俄罗斯丘陵、伏尔加河沿岸丘陵等,并有低于海平面的里海沿岸低地。主要河流有伏尔加河、顿河、第聂伯河。东欧平原矿产资源丰富,有着丰富的煤、铁、石油、锰等。
  第1章中蒙俄经济走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综合分析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社会经济与投资环境研究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亚洲**大平原,该平原地势低平,中、北部海拔15~50m,西、南、东部地区海拔为220~300m,鄂毕河-额尔齐斯河贯穿全境。该平原范围包括秋明州、鄂木斯克州、新西伯利亚州、托木斯克州、阿尔泰边疆区及克麦罗沃州的部分地区,面积约274万km2。
  中西伯利亚高原包括中西伯利亚台地、北西伯利亚平原和雅库特剥蚀平原,面积约350万km2。中西伯利亚高原地形上以高原山地占优势。其中,台地平均海拔500~600m,西北部较高,海拔1000~1500m,*高峰为普托拉纳山,海拔1701m。
  蒙古高原位于87°40′E~122°15′E,53°08′N~37°46′N,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北界为萨彦岭、雅布洛诺夫山脉,南界为阴山山脉,范围包括蒙古国全境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北部。蒙古高原大部为古老台地,仅西北部多山地,东南部为广阔的戈壁,中部和东部为大片丘陵,平均海拔1580m,自西向东逐渐降低。
  东北平原介于118°40′E~128°00′E,40°25′N~48°40′N位于中国东北部,其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所包围。东北平原是中国*大的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地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四个省区,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南北长约1000km,东西宽约400km,面积达35万km2。
  1.1.2气候概况
  中蒙俄经济走廊整体位于北温带范围内,气候多变,除中国东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外,大部分区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温热,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异。经济走廊内年平均气温由东向西、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经济走廊西部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年平均气温较高,全年平均气温高于0℃。经济走廊中部中西伯利亚高原和蒙古高原北部、经济走廊东北部远东山地年平均气温较低,位于0℃以下,伊尔库茨克州、布里亚特共和国、阿穆尔州多数地区年均气温更是低于-10℃。蒙古高原南部和经济走廊东南部中国东北平原年平均气温相对较高,在0℃以上[图1-3(a)]。中蒙俄经济走廊年降水量50~1000mm,地区差异较大,表现为降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自北向南逐渐减少,经向地带性显著。经济走廊以蒙古高原北界为分界线,该分界线以南蒙古高原为干旱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少于400mm,蒙古高原西南部不足200mm;该分界线以北主要为半湿润区,年降水量为400~800mm,少数沿海地区为湿润区,年降水量高于800mm[图1-3(b)]。2000~2017年,增温效应*明显的是蒙古高原西部和西伯利亚南部地区,降水增幅较大的地区是俄罗斯欧洲地区、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部分地区。
  图1-3研究区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地域分异格局
  1.1.3土地利用
  (1)全域特征
  中蒙俄经济走廊各种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交互,生态格局复杂多样,包含山地冰川、高山裸地、山地森林、草甸草原、典型草地、荒漠草地、裸地、沙地、沙漠等多种生态系统。经济走廊土地利用分布具有明显的经向地带性和纬向地带性,从东到西呈现出“林地—耕地—灌丛与草地—裸地—灌丛与草地—耕地—林地”不断变化的分布格局,从北向南为“林地—灌丛与草地—裸地”的分布格局(图1-4)。其中,林地是中蒙俄经济走廊面积*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远东山地、东欧平原和中西伯利亚高原,2020年林地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52.3%;灌丛与草地面积次之,灌丛与草地面积约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18.6%,主要分布在蒙古高原中部和东部;耕地和裸地分别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15.96%和9.00%,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俄罗斯区域西部,裸地主要分布在蒙古高原南部。湿地、建设用地、水体面积相对较少。
  1992~2020年,林地面积持续下降,1992~2000年净减少面积*大,净减少26573.49km2;灌丛与草地面积变化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1992~2010年灌丛与草地净减少10914.39km2,2010~2020年灌丛与草地净增加面积为17604.45km2,远大于其被占用的面积。1992~2000年裸地面积增加,2000~2020年裸地面积持续下降,净减少了14559.3km2。耕地、建设用地面积呈持续增加趋势,其中耕地面积增幅较缓,1992~2000年耕地净增加面积分别是2000~2010年、2010~2020年的4.13倍、9.02倍;建设用地净增加面积持续增大,1992~2000年建设用地净增加面积分别是2000~2010年、2010~2020年的35%、40%。
展开
目录
目录
总序一i
总序二iii
总序三v
前言vii
上篇中蒙俄经济走廊社会经济发展
第1章中蒙俄经济走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综合分析3
1.1中蒙俄经济走廊自然背景概述3
1.2中蒙俄经济走廊经济发展总体情况12
1.3中蒙俄经济走廊社会发展总体情况27
第2章中蒙俄经济走廊俄罗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40
2.1俄罗斯区域农业发展研究40
2.2俄罗斯区域工业发展研究53
2.3俄罗斯区域服务业发展研究71
2.4俄罗斯社会发展研究81
第3章中蒙俄经济走廊蒙古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99
3.1蒙古国农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99
3.2蒙古国工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104
3.3蒙古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111
3.4蒙古国教育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121
3.5蒙古国医疗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124
3.6蒙古国文化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变化趋势127
3.7蒙古国人口的现状特点及变化趋势134
第4章中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138
4.1中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分析138
4.2中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发展水平总体分析153
4.3中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分析162
4.4中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国际口岸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分析173
4.5中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潜力比较分析176
4.6中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国际口岸经济发展潜力对比分析205
4.7中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机遇分析207
4.8中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更好融入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的政策建议211
中篇中蒙俄经济走廊投资环境综合评价
第5章中蒙俄经济走廊俄罗斯区域投资环境评价221
5.1俄罗斯区域投资环境评价221
5.2俄罗斯区域投资重点与风险246
5.3俄罗斯区域投资对策261
第6章中蒙俄经济走廊蒙古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价264
6.1蒙古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价264
6.2蒙古国区域投资重点与风险287
6.3蒙古国区域投资对策290
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社会经济与投资环境研究第7章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东北区域投资环境评价292
7.1中国东北区域投资环境评价292
7.2中俄投资经济环境对比342
7.3中蒙俄三国跨国投资优势分析344
7.4中蒙俄三国跨国投资风险345
7.5中国东北区域与俄蒙投资合作对策346
下篇中蒙俄经济走廊生态经济区划与绿色发展模式
第8章中蒙俄经济走廊生态经济区划349
8.1生态经济区划研究综述349
8.2中蒙俄经济走廊生态经济区划方案351
8.3中蒙俄经济走廊生态经济区划结果355
8.4中蒙俄经济走廊优化布局方案362
第9章中蒙俄经济走廊绿色发展模式与合作对策365
9.1中蒙俄经济走廊绿色发展模式365
9.2中蒙俄经济走廊合作对策371
参考文献386
索引38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