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局部均值分解及其时频解调分析应用
机械设备振动信号通常蕴含着丰富的故障特征信息。振动信号分析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机械故障诊断方法。当机械设备发生碰摩、冲击等故障时,系统的阻尼、刚度、弹性力等都会发生变化,呈现非线性特征,使振动信号变得非平稳[1]。因此,如何有效地从振动信号中提取有用信息成分是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研究的关键。机械故障诊断领域学者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些有效的信号处理与特征提取方法。目前,机械振动信号的常见处理方法有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和时频域分析方法(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Wigner-Ville分布(Wigner-Ville distribution,WVD)、小波分析、Hilbert-Huang变换等)。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与不足,而时频域分析方法由于其能够综合反映信号时频域信息成分而得到广泛应用。
2005年,Smith提出一种新的时频信号分解方法——局部均值分解(local mean decomposition,LMD),并成功应用于脑电图信号处理[2]。LMD自适应地将信号分解为若干个乘积函数(product function,PF)之和,其中每个PF可看作一个包络信号与一个纯调频信号的乘积。目前,中外学者对于LMD算法及其在机械非平稳、非线性信号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本章试图对LMD技术端点效应、局部均值与瞬时频率(instantaneous frequency,IF)求解,以及瞬时时频谱的构建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将LMD瞬时时频谱技术应用于转子碰摩故障,以及轧机齿轮箱齿面剥落故障诊断。另外,通过对LMD关键问题的研究发现,LMD技术与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技术的一些改进算法存在异*同工的特点。
1.1信号瞬时特征
对于一个单成分信号,即
(1.1)
信号定义幅值、频率和初始相位.三个参数。另外,实际应用中有时会考虑使用圆频率。两者在本质上是等价的。一般来说,不考虑初始相位,幅值与频率通常并不恒定,而是随着时间变化的,其表达式为
(1.2)
这时的.与由于其时变特性分别称为信号的瞬时幅值与瞬时频率。当以非零速率.f()t变化时,即,瞬时相位可以写成以下形式:
(1.3)
瞬时频率可看作.()t的一阶导数。瞬时幅值可以由信号局部瞬时周期内幅值平均得到,即
(1.4)
其中
本章后续讲述的LMD信号解调方法本质上就是基于这种思想。不难看出,这种求解瞬时频率与瞬时幅值的方式均需要准确求解信号瞬时相位。实际上,瞬时相位还可以采用另一种解析信号的方式求得。式(1.2)可以简记为
对于一个非解析的信号存在多种式可生成。一个解析信号可由原始信号及其共轭信号得到,即
(1.5).
其中,共轭信号.为的Hilbert变换;解析信号可以采
用唯一一对规范的幅值与相位表示[3]
(1.6)
其中
(1.7)
瞬时频率可以由此时得到的解析信号相位的导数得到,即
(1.8)
这种求解瞬时幅值与瞬时频率的方式实际是EMD方法的一种拓展。
1.2局部均值分解原理与特性
1.2.1局部均值分解算法
LMD算法本质是自适应地将一个复杂的多分量信号分解为若干个瞬时频率的乘积函数之和,其中每一个乘积函数分量由一个包络信号和一个纯调频信号相乘得到。包络信号就是该乘积函数分量的瞬时幅值,而乘积函数分量的瞬时频率则可以由纯调频信号直接求出。对于任意信号,其分解过程如下。
(1)确定原始信号所有局部极值点,这里为极值点索
引,为极值点数,为求解第个乘积函数,为循环次数,则局部均值与局部幅值为
(1.9)
(1.10)
(2)式(1.9)与式(1.10)计算得到的局部均值与局部幅值是两条折
ijij线,如图1.1所示。光滑的局部均值.
mt与局部幅值at可以采用滑动平均(moving average,MA)技术得到。
(3)将**个光滑局部均值函数mt从原始信号x()t中分离出来,可得
(1.11)
用得到的11()ht除以光滑局部幅值函数()ijat.进行解调分析,即
(1.12)
理想情况下,是一个纯调频信号,即它的幅值在区间[.1,1]上。此条件若不满足需要反复执行上述操作,直到得到一个纯调频信号,此外表示对应**个纯调频信号所用迭代次数。
整个迭代过程可以表示为
(1.13)
迭代终止条件为.
(1.14)
(1.15)
将迭代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光滑包络估计函数相乘,可得瞬时幅值函数,其表达式为
(1.16)
瞬时相位可以由*终的纯调频函数得到,即
(1.17)
通过对瞬时相位求导即可求得瞬时频率,即
(1.18)
将瞬时幅值函数与纯调频信号
相乘可以得到原始信号的**个乘积函数分量,即
(1.19)
使用式(1.16)、式(1.18)和式(1.19)实现的瞬时幅值(instantaneous amplitude,IA)、频率调制(frequency modulation,FM)和乘积函数的示例被展示在图1.2中。
(5)将**个乘积函数分量可以得到一个新的
从原始信号中分离出去,信号。将此信号作为一个新的原始信号重复以上步骤p次,直到
为单调函数,即
(1.20)
至此,将原始信号分解为p个乘积函数分量和一个剩余单调函数之和,即
(1.21)
综上,LMD流程图如图1.3所1示。.
1.2.2端点效应处理
与EMD方法类似,LMD方法也需要解决端点效应问题,这是因为信号的左右端点一般不是相应的极大值点或者极小值点。因此,在用式(1.9)与式(1.10)求解局部幅值与局部均值过程中,端点处的局部幅值与均值是无法求得的。LMD的端点效应问题没有EMD的严重,这是因为LMD在计算局部均值过程中并未采用三次样条拟合运算。根据LMD算法原理,本节研究两种端点处理方法,它们各有利弊。*先信号对称延拓是一种常用的端点效应处理方法,也是EMD方法所广泛采用的一种端点效应处理方法。根据LMD分解算法的特点提出另一种适用于LMD技术特点的端点效应处理方法[4]。该方法采用一种简单边界预测技术给出信号在两个端点处的局部均值与局部幅值,可以结合滑动平均操作较好地控制信号的边界效应问题。
1.对称延拓方法
端点对称延拓是一种常用的处理边界效应的技术。这一技术实际更适合LMD
端点处理,而且这种端点处理技术使用范围较广。设离散信号为
(1.22)
其中,有个极大值和个极小值。对应的序列和函数,记为
(1.23)
(1.24)
(1.25)
(1.26)
1)信号左端延拓假设信号先出现极大值,后出现极小值,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