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进入全面存量资产的时代,由于传统的地产开发模式仅聚焦于物理空间的建造,利益核算通常是项目化、短期化,而新时代的城市更新应该是在长期战略目标的指导下,以更关注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空间品质为目标,以现代城市概念和技术规范体系为准绳,聚焦城市产业发展和城市运营,统筹战略规划、空间规划、产业规划三位一体,有效联动政府、市场、公众利益,从而构建合理的投融资模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更新类项目按照投资主体划分主要包括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体主导模式、及政企合作模式、自主更新模式四大类。对于政府主导模式的资金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财政拨款、专项债、城市更新基金、税收资金等,当政府授权城投公司作为开发主体时,还可以市场化融资,比如发行公司债等。对于市场主体主导模式,融资可分为外部筹资性融资及内部经营性融资,将外部筹资方式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进行区分,股权融资主要有IPO、增发、配股、股东直接出资及合作开发等,债权融资方式有银行贷款、信用债、资产证券化、非标融资、境外债、民间借贷等;内部经营融资可以分为销售回款、应付款融资等。而对于政企合作模式,主要包括但不限于PPP合作模式、投资人+EPC模式、城投ABO模式、城综开发一二三四级联动模式、EOD模式、城市更新TOT+BOT模式等。自主更新,是由老旧小区居民自主筹集资金,政府、策划机构、设计方、建设方、供应商共同参与改造的老旧小区改造模式。各种模式要依据法律法规要求,设计合理的商业模式及交易结构,保障城市更新项目的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