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莫里哀(舞台上的革命)/文学巨匠丛书
0.00     定价 ¥ 7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3094400
  • 作      者:
    作者:袁子茵|责编:齐岩
  • 出 版 社 :
    河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深入探讨了法国伟大的剧作家莫里哀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展示了他如何在17世纪的法国戏剧界引领风骚。从他初步涉足戏剧到成为宫廷戏剧的核心人物,本书详细描绘了莫里哀的戏剧旅程及其对戏剧形式的革新。书中不仅介绍了莫里哀的多部著名作品,如《伪君子》和《吝啬鬼》,还分析了这些作品如何通过讽刺和喜剧手法批评社会风俗和伪善行为,影响了后来的戏剧创作。此外,书中还探讨了莫里哀的艺术特色,如他对人物性格的深刻刻画和对话的巧妙构造,展示了他在法国乃至世界文学中的重要地位。这是一部为戏剧爱好者和文学研究者提供宝贵视角的作品,使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莫里哀的戏剧艺术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展开
作者简介
袁子茵,青年作家、编剧,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编辑。在《新京报》《辽宁日报》《中国民族博览》《戏剧丛刊》《北京文化创意》等报纸杂志发表过多篇文章,电影剧本《追梦》入选“扶持青年很好电影剧作计划”,代表著作有《大人物》《走进世界文豪》系列。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讲述了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作家、法国芭蕾舞喜剧创始人莫里哀的非凡一生。他从人民的视角出发,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鞭挞了社会的罪恶与封建贵族的腐朽,彰显了其民主主义倾向的创作立场。他将喜剧从市井娱乐提升为深刻的社会批判艺术,成为法国古典喜剧的开创者。其代表作《伪君子》《怪吝人》《太太学堂》等撕开了封建贵族与教会的虚伪面具,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贪婪与小市民的庸俗,剖析了17世纪法国社会的矛盾与人性的复杂。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出生与成长
1622年1月,大约13日,在巴黎的圣安诺大街和旧澡堂大街拐角处(现为巴黎市中心圣奥诺雷路96号)的一座两面斜坡尖顶的三层楼房里,一个瘦弱的有着淡黄头发的男孩降生了。
15日,孩子的父母在圣耶夫斯塔菲教堂(即圣厄斯塔什教堂)给这个男孩举行了洗礼,取名为让·波克兰,与父亲和祖父同名。让·波克兰是这个家庭的长子,后来为了区别小三岁的弟弟的名字,又取名为让·巴蒂斯特·波克兰。他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喜剧家莫里哀。
1.家族:祖父与父亲
这是一个经营室内陈设商品的波克兰家族。
早在十四、十五世纪,这个家族就生活在博韦齐地区。让·巴蒂斯特的祖父让·波克兰,是当地博韦齐市政长官的儿子,他来到巴黎在圣厄斯塔什地区定居,做地毯生意。1586年,他结婚了,娶的是一个皮货商的女儿,叫西蒙娜·图尔纳米娜,并与岳父合作生意。婚后的他们家境丰裕,生了两个女儿。不幸的是,四年后,西蒙娜不幸去世了,两个女儿也相继夭折。1594年,他再次结婚,娶的是一个失去双亲的21岁孤女阿涅丝·马奇埃尔。新娘的祖上是一位厨师,家族中的成员对音乐都很喜爱,三代人中,从事御用小提琴手者约十人,从事婚礼宴会等公共庆典乐师者约三四人,这样的基因对后来的莫里哀肯定有一定的影响。祖父母居住在洗衣房大街,祖母阿涅丝以洗衣为生。他们生了9个孩子,其长子就是让·巴蒂斯特的父亲,后被称为让二世。
13岁的让二世波克兰被送到他的母亲阿涅丝的一个侄子家去当学徒,后来也成为一个地毯、挂毯商人。
圣厄斯塔什地区是巴黎市中心最繁华的商业区,自16世纪起住的都是地毯商人。位于圣奥诺雷街和老浴室街(今称索瓦尔街)拐角处,有一栋三层的16世纪的老房子。因为街角有一根木柱,上面雕刻着一群猴子围绕着一颗橘树嬉戏的图案,这栋房子在巴黎市民中便得了个绰号叫“猴楼”。莫里哀就出生在这里,有传言说,莫里哀善于模仿,很大程度是因为受到了这群好做鬼脸的猴子的启发。
这所房子是在1620年7月20日签租的,这时的让二世在他父亲的帮助下,有了做买卖的本钱,还有了一些库存的货物。1621年4月27日,26岁的让二世与祖上三代都是地毯商的富裕家族的女儿、刚满20岁的玛丽·克雷赛结了婚。新婚夫妇有着可观的共有财产,让二世店里的存货有2200利弗尔。玛丽·克雷赛带来的嫁妆有2200利弗尔,其中家具和衣衫细软折算为400利弗尔。在婚约上,代表男方签字的是一个羽毛商人、一个内衣床单商人和一位裁缝;代表女方签字的是一位“王家建筑的管事”、一位针织品商人、一位首饰匠和一位五金制品铁器商人。婚后的让二世夫妇共生了6个子女,最小的两个夭折了。让·巴蒂斯特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剩下的3个孩子分别叫让、尼古拉和玛德莱娜。
父亲波克兰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商人,他开设的毡毯铺,门面在圣奥诺雷街上,长5.68米,它的一边靠老浴室街,深度是14.55米。院子里有一口井,两个地窖,工匠们在作坊里工作。在稍显昏暗的第一层店铺里,散发着油漆和皮毛的气味,这里每天都有来挑选挂毯和壁纸的人们,生意很好。除了店铺外,还有一个大餐厅和厨房。一个户外螺旋式的楼梯把三层楼联结起来,二楼是让二世夫妇的卧室,室内装饰豪华,柜子里都是贵重的衣服和各种首饰,三楼是孩子们居住的地方。
2.少年时代,戏剧大门向他敞开了
让·巴蒂斯特有着一头淡黄色的头发,两片厚厚的嘴唇,他经常坐在窗前,拳头托着腮,眼距略宽的双眼凝视着那熙熙攘攘的街道。他性格文静,喜爱读书的母亲说他是一位观察家。他有时在楼上房间里走来走去,不知在想些什么;有时到楼下的店铺或者作坊里来,有些结巴地向学徒工问这问那。工匠们都很喜欢他。到了上学的年龄,父亲把他送到教会小学,学校开设的课程有算术、语文。在这里他掌握了拉丁文的基础知识,了解了《圣者传》里的有趣故事。
P3-5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生平与创作
一、出生与成长
1.家族:祖父与父亲
2.少年时代,戏剧大门向他敞开了
3.克莱蒙中学的戏迷,初识玛德莱娜
4.从师伽桑狄,无神论及唯物主义思想形成
5.法律硕士,年轻的“王室侍从”
二、戏剧之路的跋涉者
1.离家:走上戏剧之路
2.光耀剧团的兴起与衰落
3.流浪生涯
(1)苦乐都是戏
(2)孔提亲王和他的亲王剧团
(3)《冒失鬼》: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诞生
(4)里昂:剧团声名远播的见证
(5)被授予“御弟剧团”,巴黎的舞台在等着他
4.初登皇家舞台,《多情的医生》被“勃鲁阿”
5.小波旁剧院,莫里哀剧团的演出地
三、古典主义喜剧开创时期
1.风俗喜剧《可笑的女才子》
2.帕莱·罗亚尔剧院《丈夫学堂》公演
3.《讨厌鬼》,法国芭蕾舞喜剧的诞生
4.莫里哀的婚姻
5.《太太学堂》之战
四、戏剧创作的全盛阶段
1.豪华芭蕾舞喜剧《逼婚》 路易十四登台参演
2.《伪君子》遭遇禁演,莫里哀一上陈情表
3.突破古典主义戏剧创作规则的《唐璜》
4.透视医学至暗的《爱情是医生》
5.《恨世者》的孤独,莫里哀的烦恼
6.《骗子》遭禁演,莫里哀二上陈情表
7.越挫越勇 创作的高点来了
(1)举世无双的瑰宝《昂菲特里翁》
(2)无奈的资产者《乔治·唐丹》
(3)世界文学史画廊上的《悭吝人》
五、晚期创作
1.莫里哀三上陈情表,《伪君子》传世
2.宫廷庆典中的芭蕾舞喜剧
(1)被嘲笑和愚弄的《德·浦尔叟雅克先生》
(2)路易十四参演的《豪华的爱人》
(3)为丑化土耳其人创作的《醉心贵族的小市民》
3.与高乃依、基诺共同创作的芭蕾舞悲剧《卜茜雪》
4.平民英雄:《史嘉本的诡计》
5.最后的岁月:悲喜总是结伴而行
6.《无病呻吟》落幕——莫里哀之死
六、葬身之处
第二部分 艺术成就与艺术特色
一、艺术成就
1.时代的弄潮人
(1)在“王权即理性”的古典主义戏剧时代,左冲右突
(2)“抨击本世纪的恶习”
2.莫里哀喜剧艺术的贡献
(1)现实主义的文学叙事
(2)对古典主义喜剧的超越
(3)对法国及世界文学史的贡献
(4)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的挑战与丰富
3.莫里哀喜剧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1)法国现实主义喜剧的首创者
(2)莫里哀喜剧对欧洲喜剧的影响
(3)莫里哀喜剧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
二、艺术特色
1.创作思想
(1)民族主义思想和民主主义精神
(2)戏剧的效用:嬉笑怒骂中的悲剧内涵
(3)鲜明的阶级性与批判性
(4)重视规则与勇于创新
(5)强调喜剧的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
(6)讽刺立场与思想内涵
2.创作手法
(1)人物塑造
(2)戏剧样式、戏剧结构及戏剧冲突
(3)丰富多彩的民间词汇与舞台语言表达形式
(4)巧合、对比与夸张
第三部分 主要作品介绍
《伪君子》
1.创作演出的时代背景
2.剧本故事梗概
3.赏析
(1)古典主义法则的灵活运用
(2)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3)悲剧因素在喜剧中的穿插
(4)形象鲜明,语言生动
(5)多种戏剧因素有机结合,突显了喜剧的讽刺效果
(6)戏剧冲突、情节的悬念与突转
(7)对比手法的运用
附录 莫里哀生平及创作年表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