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边陲 一个边疆多民族村落的发展史》为哈巴河县温铁军工作室研究成果
《人在边陲》通过亲历者口述与历史文献,展现边疆多民族村落——喀英德阿热勒的发展历程。这是一个由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等民族杂居形成的社区,出于各种因缘聚集而来的人们,在几十年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如同化学反应一般,从无到有地形成着社会网络与社会纽带,从而在60年时间里不仅完成了实体乡村的建设,更在社会关系层面上构建了一个活态的乡土社会。这个小村落的发展是一代代各族群众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过程,也是各族同胞文化互鉴、生活互融、共同创业的过程。
本书作者历时两年,深入访谈村中几十名各族同胞,讲述村庄各个时期的变迁,小切片描述浓缩在一个村子中的边疆建设史。村民们淳朴的语言,带着方言习惯的表达,生动呈现了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前 言 001
第一章 落户最西北
第一节 早期的记忆 014
第二节 落户最西北 025
第二章 生产队的记忆
第一节 村庄最早的样子 061
第二节 公社管理体制 065
第三节 挖大渠 084
第四节 队级营收 091
第五节 伙食 099
第六节 分分合合的村庄 105
第七节 洪水的记忆 109
第八节 房子的演变 113
第三章 小学记忆
第一节 最早的校址 125
第二节 运动的学校 128
第三节 教学安排 130
第四节 勤工俭学 136
第五节 学校变迁 139
第六节 家教 142
第七节 改写人生的考试 152
第八节 桦林里的童年 155
第四章 分地以后的村庄
第一节 刚分地的情形 166
第二节 油葵、食葵和洋芋 174
第三节 浇地制度 188
第四节 从条田化到高标准农田 199
第五章 致富能手们
第一节 80 年代的拖拉机手 215
第二节 两代生意人 222
第三节 养殖专业户 227
第六章 各自的技能
第一节 盖房子的王大哥 233
第二节 开拖拉机的熊大哥 242
第三节 铁匠妥师傅 244
第四节 自己摸索的技术 257
第七章 村民的往来与融合
第一节 一起盖房子 265
第二节 娶上媳妇 268
第三节 农业村的放牧人 275
附 录 诗歌 我的白桦林 287
田野杂记及致谢 289
这本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讲述一个具体村庄的故事,更在于通过“为沉默者留声”的方式,向那个并不久远时代的人在边陲的普通劳动人民致敬。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
本书从微观视角,展示了边疆地区民族融合的历史画卷。书中穿插着很多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各族同胞共同生活的故事,将很多宏大概念带入了日常生活,读来感人,生动亲切。
——中央民族大学老师张兴无
从普通人故事出发,宏观叙事与微观情境交融,笔触亲切、生动,富有感染力。边疆发展是各族同胞共同奋斗的历史,其中凝结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汗水和泪水,而这些也在书中得到充分体现,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这本书堪称边疆研究的上乘之作。
——石河子大学教授常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