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实用慢性疾病水疗康复
0.00     定价 ¥ 1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822505
  • 作      者:
    编者:黄力平//李玲|责编:王海燕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
收藏
内容介绍
《实用慢性疾病水疗康复》共分为两篇,20章。**篇为水疗康复理论与技术篇,主要讲述水疗康复理论和技术方法,共11章。分别介绍水中康复概述;水疗风险应急处置;常见水疗设备概述;运动康复评估;水疗康复评估;水中运动训练概述;Halliwick疗法;拉格斯圈法水中运动;水中被动运动;水中太极;水中健身。水中健身是《实用慢性疾病水疗康复》特色,它融汇了水的特性和有节奏感、欢快的水中体操,并可配合音乐伴奏,全面诠释了水疗在慢性疾病康复、健身、修心养性中的作用,水中健身操可以应用于不同人群和各种不同慢性疾病患者。第二篇为水疗康复实践篇,主要讲授水疗康复在各种慢性疾病和损伤中的应用,共9章。分别介绍上肢伤病水中康复;下肢伤病水中康复;脊柱疾病水中康复;神经系统疾病水中康复;风湿性疾病水中康复;心肺代谢疾病水中康复;烧伤的水中康复;儿童疾病水中康复;老年人水中康复。
展开
精彩书摘
**篇水疗康复理论与技术篇
  **节水疗康复及其分类
  一、水疗康复概念及治疗参数
  (一)水疗康复的概念
  水疗(hydrotherapy,aquatictherapy,balneotherapy)是运用水作为媒介,通过水温、水
  深、水内容物、作用时间等参数设计,实现对患者进行静态浸浴和动态运动训练等治疗,以促进健康和治疗疾病的康复治疗方法。水的物理特性与陆上空气的物理特性相比有很多不同,比如水的密度约是标准大气压下空气密度的1000倍、水的热吸收能力也较空气大、水的黏滞性远大于空气等都为水中治疗提供了与空气中不同的参数。因此,水疗康复在缓解骨骼肌肉疼痛、减重训练、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等方面具有*特的优势,可适用于广泛疾病康复和健康领域。
  (二)水疗康复的治疗参数
  水疗康复的治疗参数包括水疗的方式、水温、水深、水中溶质和治疗时间。
  1.水疗方式水疗方式总体分为浸浴、淋浴和水中运动,也可两种方式同时应用。浸浴主要是人体全身或局部浸入水中进行治疗,淋浴是将水流喷洒、喷射到人体来治疗疾病,两者都是被动水中治疗方式,通常不伴有患者的主动活动;而水中运动是患者在水中进行主动运动或由水疗康复师进行被动运动活动的水疗康复方法。
  2.水温水的温度对人体有重要影响,因此,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选择不同的水温进行治疗。在水疗中按水温高低,从低到高将水疗分为冷水浴、凉水浴、常温水浴、温水浴、热水浴和极热水浴(表1-1)。
  3.水深水深也是水疗的主要参数之一,可全身浸浴,也可局部浸浴。全身浸浴又分为齐颈水浴、3/4池浴和1/2池浴;局部水浴主要是对四肢关节和盆底疾病进行局部治疗,可根据不同疾病采用不同水深的浴槽进行治疗。水中运动是根据患者的心肺功能、减重需要,以及疾病状况等设计不同水深的运动治疗。水深不同,对机体的压力不同,会对血液回流及心脏功能产生明显影响;此外,水深不同对机体的浮力也不同,可通过调节水深度改变治疗参数,适应患者的治疗需求。
  4.水中溶质溶质指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不同的水中溶质治疗疗效也有差异。比如,水中活血化瘀的中药可促进血液循环,高渗水疗利于局部消肿、止痛等。
  5.治疗时间在水浴中的治疗时间非常重要,在水温和水深确定之后,治疗时间相当于治疗强度。一般建议20mm的热水和常温水治疗,而冷水中每次治疗时间为30s至5mm。冷热交替水疗通常以热/冷不同组合计算总量,4~5个组合为一次治疗量,热/冷为(60~120s)/(20~40s),总时间在10~15min,在运动后疲劳恢复中比较常用。
  二、水疗康复分类
  (一)水浴疗法
  水浴疗法也称浸浴,指人体为了获得健康、缓解病痛而浸入不同温度和深度的自然水、温泉水和特殊水浴池、水浴缸、水浴盆内,或者使用这些水源喷淋或喷射、制造漩涡、泡沫、蒸汽甚至泥膏等作用于人体的自然疗法。根据水浴时身体浸泡的部位不同,将水浴疗法分为全身浸浴、局部浸浴;根据水浴治疗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浸浴、蒸汽浴、泡沫浴、泥盐浴、喷淋浴和喷射浴;根据水温不同,可分为极热水浴、热水浴、常温水浴、温水浴、凉水浴和冷水浴(图1-1)。
  1.全身浸浴在水浴池或水浴缸中注入满池水、3/4池水或半池水,患者半卧位浸入浴池中,根据水温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浸浴名称。全身浸浴的作用会由于水温、水中所含物质不同而不同。一般全身浸浴的治疗时间为20mm。
  2.滿流浴是在水池中施加搅动水的力,如喷射孔喷水等,使池水形成涡流,刺激人体发挥治疗作用。一般涡流浴采用热水治疗,除了一般的水疗作用外,额外增加了对身体的按摩作用,刺激身体感觉,利于放松。
  3.泡沫浴泡沫浴是在水疗池中放人发泡物质,人体浸人其中的全身浸浴方法,但其特点是没有静水压,而是通过泡沫作用于人体发挥治疗作用。
  4.蒸汽浴蒸汽浴是将水汽化形成蒸汽治疗疾病的方法,它的特点是没有水直接接触人体,而是通过水蒸气(或含药物水蒸气)作用于人体发挥治疗作用。由于气体的物理特性与水不同,尤其是空气中热传导不同,所以治疗中温度设置与水浴不同。蒸汽浴也没有静水压作用。
  5.冲淋浴冲淋浴就如同我们在家用花洒淋浴一样,不同的是,通常冲淋浴的同时水疗康复师可施加按摩或其他康复操作手法,持续温热和良好暴露治疗部位,方便施治是冲淋浴的特点。冲淋浴也没有静水压的作用。此外,冲淋浴的一种变式方法是针式浴,其方法是改变冲淋出水为扇形,减小出水孔面积、出水增压使喷淋如同针刺一样,对治疗面积和部位有较大的冲击力。
  6.喷射浴喷射浴是冲淋浴的变式治疗方法,其特点是为水龙头增压,使淋浴水有一定喷射压作用到人体,可对皮肤结痂等进行冲洗,或者对患病局部产生水压,增强刺激或利于消肿。
  7.局部水浴将身体局部浸人不同温度和深度的水中,由于冷、热水的直接刺激,可以使身体局部和全身产生治疗效应的水疗方式。根据病情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水温和水深,治疗时间一般为10~20min。
  8.坐浴坐浴是局部浸浴的典型方法,是指将骨盆和阴部置于水浴槽中,通过不同水温调节达到止痛、刺激肌张力、增加盆底血液循环,有益于消除盆底炎症。根据水温不同,坐浴方式分为:①热水坐浴,时间为3~10mm,用于止痛,缓解肌紧张;②常温水坐浴,时间为30mm至2h,用于止痛和缓解肌紧张、消除炎症;③冷热水交替坐浴,其方案是3mm热水浴或极热水浴,30s冷水浴,交替进行4~5次,以冷水浴结束,冷热水交替坐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盆底肌张力。也可采用常温水浴、冷水浴交替坐浴的方式,同样可取得疗效。
  9.冷热水交替浴全身冷热水交替浴其原理和方法与交替坐浴类似,也是热水浴和冷水浴交替进行,总时间为10~15mm,其作用是促进血液循环,减低肌张力和炎症,常用于运动员剧烈运动后疲劳恢复。
  10.盐水浴是指在池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NaCl,296g/L),增加水的比重,对疾病有特殊治疗作用。盐水浴时需要在治疗池中使用辅助装置固定好患者,避免患者下沉。温水盐浴(32~36.7T)持续10~20min可刺激肌张力增加,如果用热盐水浴(37.8~40T)则增强机体代谢能力,减轻疼痛,降低关节僵硬,适用于治疗慢性风湿性疾病、纤维肌痛和坐骨神经痛等病症。
  11.药浴是指在水中加入化学物质(如氨、盐、中药等),从而取得水与药物的综合治疗作用的方法。目前在国内应用较多的药物是以活血化瘀、止痛解痉、镇静类的中药,药物的芳香味道也可刺激浸浴者感官产生治疗作用。因此,药浴的作用是刺激神经兴奋、醒脑、镇静,解除焦虑、活血化瘀、止痛和减低肌张力。药浴时间一般为20mm。
  12.矿泉浴矿泉水是指自然涌出地表的地下水或人工钻孔取得的地下水,且矿泉水中所含的可溶性固体成分超过1g/L。用于医疗和卫生保健的矿泉水称为医疗矿泉,各国的标准不一,在我国的标准是根据1964年全国**次卫生部理疗疗养专题组会议上提出并通过的定义,即从地下自然涌出或人工钻孔取得的地下水,可溶性固体成分含量>1g/L,含一定的特殊气体成分与一定量的微量元素,或具有34T以上温度的矿泉水作为医疗矿泉水。应用医疗矿泉水进行浸浴的方法称为矿泉浴。
  我国医疗矿泉水的分类是按照1983年青岛全国疗养学术会议上修订的方案执行的,分类如下。
  (1)按照医疗矿泉水所含固体物成分分类
  1)氡泉:也称放射性氡泉,泉水中氡含量>111Bq/L。
  2)碳酸泉:泉水中碳酸气(CO2)含量〉1g/L。
  3)硫化氢泉:泉水中总硫(H2S+HS+S2O2+S+SO3)含量>10mg/L。其中弱硫化氢泉,总硫含量<50mg/L;中硫化氢泉,总硫含量50~100mg/L;高硫化氢泉,总硫含量100~250mg/L;极高硫化氢泉,总硫含量>250mg/L。
  4)铁泉:泉水中所含的铁离子(Fe2+、Fe3+)含量>10mg/L,铁泉可再分为碳酸铁泉和硫酸铁泉。
  5)碘泉:泉水中碘(I)含量>5mg/L。
  6)溴泉:泉水中溴(Br)含量>25mg/L。
  7)砷泉:泉水中砷(As)含量>0.7mg/L。
  8)硅泉:泉水中硅酸(H2SiO3)含量>50mg/L。
  9)重碳酸盐泉:指泉水中重碳酸盐含量>1g/L,阴离子为HCOs—,阳离子为Na+、Ca2+、Mg2+,结合形成重碳酸钠盐、重碳酸钙盐和重碳酸镁盐。
  10)硫酸盐泉:指泉水中总固体成分含量>1g/L,阴离子为SO〗—,阳离子为钠Na+、Ca2+、Mg2+,结合形成硫酸钠泉、硫酸钙泉和硫酸镁泉。
  11)氯化物泉:泉水中总固体物含量>1g/L。阴离子为Cl—,阳离子为钠Na+、Ca2+、Mg2+,结合形成氯化物泉,*常见的是氯化钠泉(食盐泉),其中弱NaCl泉,含NaCl1~5g/L;中NaCl泉,含NaCl5~15g/L;强NaCl泉,含NaCl>15g/L。
  12)淡泉:泉水中总固体物含量<1g/L,其他微量元素、气体成分、放射性成分和化学成分等均未达到医疗矿泉标准,但水温>34T的矿泉。
  (2)按水温分类矿泉水
  1)冷泉:水温<25T。
  2)微温泉:水温25~33T。
  3)温泉:水温34~37T。
  4)热泉:水温38~42T。
  5)高热泉:水温>43t。
  (3)按照矿泉水相对于人体的渗透压分类
  1)低渗泉:可溶性固体在1~8g/L。
  2)等渗泉:可溶性固体在8~10g/L。
  3)高渗泉:可溶性固体含量>10g/L。
  (4)按照泉水酸碱度分类
  1)酸性泉:泉水pH2~4。
  2)弱酸性泉:泉水pH4~6。
  3)中性泉:泉水pH6~7.5。
  4)弱碱性泉:泉水pH7.5~8.5。
  5)碱性泉:泉水pH8.5~10。
  (5)按照矿泉涌出的形式分类
  1)自涌泉:自然涌出或喷出的泉水,根据涌出形态分为泡沸泉、喷泉和沸腾泉。
  2)间歇泉:泉水定期或不定期的间断涌出,又称为间断泉或脉动泉。
  3)火山泉:火山地区涌出的山泉。
  (二)水中运动疗法
  水中运动疗法顾名思义是将水作为介质,人体在水中进行各种活动以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的治疗方式。水中治疗性运动可以采用自身体重进行自由运动,如游泳、跑步、行走、跳跃、水中体操等;也可使用水中器械辅助运动,如水中跑台运动、水中蹬车运动、使用浮力圈减重运动、使用水中哑铃或脚蹼抗阻训练等。按照训练目的可将水中运动疗法分为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与协调训练、呼吸肌训练等。目前形成比较完善体系的水中运动方法包括Watsu疗法、Halliwick疗法、拉格斯圈疗法和AiChi疗法,这些都是综合水中运动疗法,有主动运动,也有被动运动。
  1.水中运动疗法分类
  (1)有氧运动:水中有氧运动是指在水下环境中进行游泳、骑车、跑步等长时间持续的大肌群参与的周期性运动,通过这些运动改善机体有氧代谢,增加摄氧量。常见的水中有氧运动形式包括游泳、水中跑步(深水跑、浅水跑、水下跑台跑,水中抗阻跑)、水下骑自行车、水中健身操等。
  (2)力量训练:水中力量训练是人体各个部位对抗水的浮力和阻力进行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为目的的训练方法。常见的水中力量训练方式有对抗浮力的训练和对抗水的黏滞性、涡流、湍流等阻力的训练。此外,水的流动不稳定特性还有助于提高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徒手进行,也可以利用辅助水疗器具进行。
  (3)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训练:关节制动、疼痛、肌肉痉挛或肌肉无力都是限制关节活动的因素,水介质对扩大受限关节活动度、减轻关节疼痛、降
展开
目录
目录
**篇 水疗康复理论与技术篇
第1章 水中康复概述 2
**节 水疗康复及其分类 2
第二节 水的物理特性 8
第三节 水对人体的作用 10
第四节 水疗康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4
第五节 水疗康复发展简史 15
第2章 水疗风险应急处置 20
**节 心搏骤停的现场急救 20
第二节 晕厥的急救 21
第三节 溺水的急救 22
第四节 癫痫发作的急救 22
第五节 水疗室突然断电应急处置 23
第六节 火灾的应急处置 23
第七节 水疗康复室需配备的应急处置物品 24
第3章 常见水疗设备概述 27
**节 水疗池及其作用 27
第二节 水槽及其作用 28
第三节 冲淋浴设备及其作用 32
第四节 超低温冷冻治疗设备及其作用 32
第五节 熏蒸治疗设备及其作用 32
第六节 泥疗、冰疗设备及其应用 32
第七节 水中运动训练辅助设备 33
第4章 运动康复评估 35
**节 运动功能评估概述 35
第二节 临床评估 36
第三节 身体形态评估 37
第四节 关节活动度评估 38
第五节 肌张力评估 39
第六节 肌力评估 40
第七节 有氧耐力评估 40
第八节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估 41
第九节 步态评估 41
第十节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42
第5 章 水疗康复评估 44
**节 水疗前筛查 44
第二节 陆上运动功能评估 46
第三节 水中运动功能评估 46
第6 章 水中运动训练概述 55
**节 有氧运动训练概述 55
第二节 水中力量训练概述 57
第三节 水中平衡与协调训练概述 59
第四节 水中关节活动度训练概述 61
第7 章 Halliwick疗法 64
**节 Halliwick的关键要素 64
第二节 Halliwick“十点程序”和水中特殊治疗 65
第三节 Halliwick的临床应用 70
第8 章 拉格斯圈法水中运动 73
**节 拉格斯圈法水中运动概述 73
第二节 拉格斯圈法运动模式 75
第三节 拉格斯圈法水中运动的临床应用 86
第9 章 水中被动运动 90
**节 水中被动运动概述 90
第二节 Watsu法的要素及基本动作 91
第三节 Watsu法的临床应用 95
第10 章 水中太极 98
**节 水中太极的关键要素 98
第二节 水中太极的基本动作 98
第三节 水中太极的临床应用 102
第11 章 水中健身105
**节 水中走、跑、跳 105
第二节 水中健身操 115
第三节 上肢力量训练 130
第四节 躯干力量训练 138
第五节 下肢力量训练 146
第二篇 水疗康复实践篇
第12章 上肢伤病水中康复158
**节 常见上肢伤病及临床表现 158
第二节 上肢伤病水疗康复 161
第13章 下肢伤病水中康复166
**节 常见下肢关节伤病 166
第二节 下肢伤病功能障碍评估 170
第三节 下肢伤病的水疗康复 171
第14章 脊柱疾病水中康复179
**节 脊柱疾病概述 179
第二节 常见脊柱疾病及临床表现 180
第三节 颈、腰椎疾病水疗康复 187
第15章 神经系统疾病水中康复198
**节 常见神经伤病概述 198
第二节 常见神经伤病的临床表现及功能障碍 199
第三节 神经伤病水疗康复 201
第16章 风湿性疾病水中康复233
**节 风湿性疾病概述 233
第二节 常见风湿性疾病临床表现及功能障碍 234
第三节 风湿性疾病水疗康复 243
第17章 心肺代谢疾病水中康复251
**节 常见心肺代谢疾病概述 251
第二节 常见心肺代谢疾病临床表现及功能障碍 252
第三节 心肺代谢疾病的水中康复 260
第18章 烧伤的水中康复271
**节 烧伤概述 271
第二节 烧伤临床表现 271
第三节 烧伤水疗康复 273
第19 章 儿童疾病水中康复278
**节 儿童常见疾病概述 278
第二节 常见儿童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功能障碍 278
第三节 儿童疾病水中康复准备与评估 281
第四节 儿童疾病水中康复治疗 284
第20 章 老年人水中康复 300
**节 老年人特点 300
第二节 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评估 302
第三节 老年人水中健身 30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