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寺作为我国古代建造技艺传承的重要载体,记录着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特点,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物资源。受长期自然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石窟寺的损伤劣化及失稳风险不容忽视,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延续正面临着严峻的威胁。《典型砂岩石窟岩体损伤劣化机制与失稳机理》以典型砂岩石窟为对象,系统分析了石窟岩体的赋存环境、多尺度结构、损伤时效规律与失稳机理,取得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成果:①编制了中国石窟寺工程地质环境系列图件,提出了石窟寺赋存环境的“四大区、九小区”分类方案;②研发了石窟病害智能探测机器人,厘清了多尺度结构的空间异质分布规律;③明晰了多环境因子对石窟寺岩体劣化的阶段性控制作用,构建了基于能量耗散原理的时效劣化模型;④阐明了石窟寺岩体的破坏模式和控制要素,揭示了岩体累积性与瞬时性失稳的耦合机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