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遇见初唐四杰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2296796
  • 作      者:
    编者:司马一民|责编:舒志慧
  • 出 版 社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
收藏
作者简介
  司马一民,杭州市政协智库专家、杭州市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宋韵文化和吴越文化研究学者、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作协会员,出版作品有《天堂财富论》《解读经济密码》《诗词里的杭州宋韵》《白居易:与君约略说杭州》《苏东坡:前生我已到杭州》《宋韵述廉》《遇见唐宋八大家》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遇见初唐四杰》详细介绍了“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的生平、文学成就及代表作品。王勃擅长五律和五绝,主张革新诗风,其诗作清新刚健,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等,虽英年早逝,但对唐代文学影响深远。杨炯诗风严谨工整,富有音韵美,边塞诗气势轩昂,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等。卢照邻改造宫体诗,语言细腻,代表作有《长安古意》《行路难》等。骆宾王七岁成名,被誉为“神童”,边塞诗意境苍凉,代表作有《在狱咏蝉》《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等。后记部分详细记述了王勃的生平经历及其创作《滕王阁序》的背景。
展开
精彩书摘
  王勃篇
  王勃简介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早露,十六岁授朝散郎。干封元年(666),他被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修撰,后因戏作《檄英王鸡》,惹怒唐高宗,被免职逐出沛王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今河南灵宝)参军,后因擅杀官奴被定死罪,遇赦除名。上元二年(675),赴交趾探望父亲次年渡海时溺水而亡。王勃主张文学要以“立言见志”为本,注重文学的经世教化作用,其创作的诗文"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对转变诗风起了很大的作用。王勃的文学成就主要在骈文方面其代表作《滕王阁序》流传千古。王勃擅长五律和五绝,遇见 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作品。王勃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对唐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勃印象
  用闪耀的流星来形容王勃,我想也许是合适的。
  二十七岁,正是干事业的大好年纪,又逢大唐盛世,才华横溢的王勃,秉神童之名,挟辞章之誉,无论如何都有很多机会大显身手,可偏偏溺水而亡,时间定格在上元三年(676)。
  如果王勃不是英年早逝,如果他能活到六十岁,他会取得什幺样的成就?当然,历史不可能有如果。其实,真正让王勃这颗流星大放异彩的是他去世的前一年秋天,也就是他二十六岁那一年,即上元二年(675),他写下了千古奇文《滕王阁序》。
  事情得从四年前说起。咸亨二年(671)秋冬之际,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他的朋友凌季友此时为虢州司法。凌季友知道王勃颇懂医药,而虢州药物丰富,就给囊中羞涩的王勃在虢州谋得一个参军之职。咸亨四年(673),王勃在虢州参军任上,有个跟随他的官奴叫曹达的犯了罪,王勃先将曹达藏匿起来,躲避官府缉拿,后来怕走漏风声连累自己,就杀了曹达。事情败露后,王勃被定了死罪。次年八月,唐高宗改元上元,大赦天下,引颈就戮的王勃被免职释放,捡回了一条命。
  王勃因杀死官奴曹达,连累了父亲王福时,王福时从雍州司功参军被贬为交趾县令。
  交趾,又称为交趾,在现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这个名称来源于《礼记·王制》。在汉代,交趾郡的治所在如今的越南河内市西北。唐代时,交趾郡归属于交州总管府,交趾县是交州州治所在地。雍州的治所在长安,交趾与长安相距万里之遥,那时属蛮荒之地,王勃父亲被贬到如此远的地方可真是遭大罪了。
  上元二年(675)秋天,王勃去交趾看望被他连累而贬官的父亲,路过洪州(今江西南昌),应邀参加了一场“笔会”,顺便应邀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是《滕王阁序》。
  也许有人不知道王勃之名,不知道《滕王阁序》,但一定听说过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见《滕王阁序》影响力之大。
  我们接着来说说滕王阁的来历。
  滕王阁的建造者叫李元婴(630-684),他一共建造了三座滕王阁,南昌滕王阁是第二座。
  李元婴是谁?他可不是一般的权贵,他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唐高宗李治的叔叔。贞观十三年(639)封滕王,封地在山东滕州。据《旧唐书》等记载,此人从小骄纵,不过有点儿艺术细胞,喜欢音乐、舞蹈绘画等,特爱建亭台楼阁。
  ……
展开
目录
王勃篇 1
2 王勃简介
3 王勃印象
  被定位为“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擅长五律和五绝。
王勃的诗力求革新当时盛行的纤微雕刻的诗风,脱净了宫
体诗的格调,拓宽了诗歌的题材。他的“海内存知己,天涯
若比邻”一联集中表现了其清新的诗风与进取的精神。

16 王勃诗赏读
16 山亭夜宴
18 咏风
21 滕王阁
23 怀仙
2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9 早春野望
32 河阳桥代窦郎中佳人答杨中舍
34 采莲曲
39 附:滕王阁序

杨炯篇 41
42 杨炯简介
43 杨炯印象
  杨炯的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富有音韵美与节奏感;
既注重文采又不失质朴,在华丽辞藻与真挚情感中取得平
衡。他的边塞诗气势轩昂风格豪放,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力,反映出他关心国事、热爱家国的情怀。在地方为官时,
杨炯体察民情、清廉从政、治吏严明,深得民众爱戴。

53 杨炯诗赏读
53 从军行
55 出塞
58 早行
60 梅花落
63 送郑州周司空
65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
68 和旻上人伤果禅师
70 广溪峡
74 附:浮沤赋

卢照邻篇 75
76 卢照邻简介
77 卢照邻印象
  卢照邻对宫体诗进行改造,去其“浮艳”和“绮媚”,我
国近代诗人、学者闻一多曾说“宫体诗在卢照邻、骆宾王
手里由宫廷走向了市井”。他的诗文语言丰富、笔触细
腻,《双槿树赋》曾造成“长安纸贵”,被传诵一时,而篇幅
宏大思考深刻的《长安古意》更是千古佳作。

86 卢照邻诗赏读
86 关山月
89 早度分水岭
93 失群雁
96 奉使益州至长安发钟阳驿
99 行路难
103 长安古意
109 狱中学骚体
111 十五夜观灯
114 附:秋霖赋

骆宾王篇 115
116 骆宾王简介
117 骆宾王印象
  七岁的骆宾王因作《咏鹅》一诗被称为“神童”。从
军边塞的经历成就了他的边塞诗,诗中写景壮阔、意境
苍凉、用字精当,他因此被后人誉为“边塞诗鼻祖”。他
撰写《为徐敬业讨武婴檄》愤然声讨武则天,却让武则天
惊叹不已,可见其文才真的是初唐一流。

127 骆宾王诗赏读
127 晚憩田家
129 出石门
132 在狱咏蝉
134 晚渡黄河
137 蓬莱镇
139 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142 早发诸暨
144 忆蜀地佳人
147 附:为徐敬业讨武翠檄

后记 14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