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契诃夫(简洁与锐利)/文学巨匠丛书
0.00     定价 ¥ 7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3094318
  • 作      者:
    作者:袁子茵|责编:齐岩
  • 出 版 社 :
    河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深入探索了俄国文学巨匠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的生平和创作。作为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契诃夫以其独特的简洁风格和锐利的社会洞察力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本书详细介绍了契诃夫的三个创作时期,从早期的幽默讽刺短篇到晚期深刻揭示社会矛盾的戏剧作品。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俄国社会的现状,也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同情。通过分析契诃夫的代表作如《变色龙》《套中人》和《樱桃园》,本书展示了他如何将日常生活的简单场景转化为具有深刻意义的文学作品,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
展开
作者简介
袁子茵,青年作家、编剧,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编辑。在《新京报》《辽宁日报》《中国民族博览》《戏剧丛刊》《北京文化创意》等报纸杂志发表过多篇文章,电影剧本《追梦》入选“扶持青年很好电影剧作计划”,代表著作有《大人物》《走进世界文豪》系列。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讲述了19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短暂而求索的一生,以及他简洁而尖锐的创作风格。他的短篇小说描绘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真实场景,揭露了沙皇专制下的社会压迫及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其小说《苦恼》《第六病室》表达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冷酷。他还是现代戏剧的开拓者,其剧作《海鸥》《樱桃园》等开创了心理现实主义的先河。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出生与家庭(1860)
1860年俄历1月17日(公历1月29日),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出生在俄罗斯托夫州亚速海边的塔甘罗格市的一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杂货店店主,家中有母亲和兄弟姐妹,他在兄妹中排行第三。他有两个哥哥:大哥亚历山大·契诃夫、二哥尼古拉·契诃夫;两个弟弟:四弟伊凡·契诃夫、六弟米哈伊尔·契诃夫;一个妹妹:玛丽亚·巴甫洛夫娜·契诃娃。他与二哥尼古拉和妹妹玛丽亚感情深厚,可惜尼古拉英年早逝。契诃夫的家信大多是写给妹妹玛丽亚的。
契诃夫的祖父和父亲曾是农奴。祖父叶果罗夫·契诃夫勤劳且有智慧,在自己从属的地主家的糖厂做工,后来当上了经理。几年下来,他积攒了一些钱,于1841年为全家赎了身。父亲帕维尔·叶果罗维奇·契诃夫17岁时就在塔甘罗格一家商店做工,后来在塔甘罗格市开个杂货店,出售茶叶、砂糖、肥皂等小商品。父亲对艺术很敏感,热爱音乐,会拉小提琴。在经营杂货店之余,积极参与镇上的一些事务,致力于教堂唱诗班活动。
母亲叶夫根尼娅是一个服装商人的女儿,她对东正教十分虔诚甚至于狂热。母亲的信仰深深地影响着契诃夫,使之具有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二、幼年、童年与少年时代(1860—1876)
契诃夫的童年时代并不美好。一方面,父亲经营的商店生意不好,以致家庭生活很艰难。另一方面,父亲脾气暴躁,对孩子们要求非常严厉,经常无缘由地打骂,父亲总是逼他们在学习之余去杂货店站柜台、当伙计,甚至逼着他们兄弟几个进教堂唱诗班唱歌。父亲上教堂做礼拜,以自己的孩子在教堂里唱圣歌为有脸面。这让小安东感觉失去了童年的自由。每当他站在教堂里唱歌,看到父亲得意的样子,他就有种说不出的屈辱。在家庭中,父亲也非常专制和粗暴,有时竟为菜做得略咸而大发雷霆,经常大骂母亲,这令幼小的他内心非常恐惧。童年的生活烙印刻在他的灵魂深处,这些童年体验被他日后写进了小说。如中篇小说《三年》(1895)中,小说主人公拉普节夫对妻子说:“他(爸爸)老是拿一根柳条抽我,拉我耳朵,打我脑袋……晨礼拜和早弥撒,我们非参加不可。我们遇到牧师或僧侣,就得吻他们的手;在家里,我们也得唱赞美歌……我刚满8岁,就给我带到货栈去。我像学徒那样打工。”
契诃夫的母亲很慈祥,她经常给儿女们讲故事,讲的是她和她的父亲在整个俄国旅行的故事。这些故事深深地影响着小安东,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他对母亲非常孝顺。尽管他对父亲的家庭独裁不满,但他非常感激父亲的养育之恩。契诃夫在晚年时常说:“我们的天赋来自父亲,但我们的灵魂来自母亲。”
塔甘罗格城里居住着一些希腊人,他们大都是商人,很会做生意,当地人很羡慕他们。他们建造自己的教堂,并在教堂里开设了一所五年制小学。1867年,小安东7岁了,在父亲的主张下,他和哥哥尼古拉进入这所希腊语小学读书。他们的主课老师是希腊人伍奇纳及其助手斯皮鲁。他们没有教材也没有教学计划,只会体罚学生。一年下来,小安东和哥哥尼古拉没有学到任何希腊文知识,却被剥夺了快乐。
第二年,父亲把他们转到塔甘罗格市的一所俄语学校。在这里,兄弟俩学习了一年的预留班课程,1869年,他们才正式上一年级。
19世纪初,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非常注重国民教育。1802年,国民教育部制定了教育分级制度,并对学校实行八年一贯制。契诃夫却在这里学习了10年,1869年入学,1879年才毕业。这是因为他的父亲总是让他站柜台、去唱诗班,他的学习时间不够,所以三年级和五年级的课程,他重复念了两年。
P3-5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生平与创作
一、出生与家庭(1860)
二、幼年、童年与少年时代(1860—1876)
三、独居乡里(1876—1879)
四、创作初期(1880—1886)
1. 大学期间
(1)初入文坛的“安东沙·契洪特”
(2)尼古拉·列依金的教诲与简洁文风的形成
2. 走向社会 结识良师益友
(1)契诃夫与苏沃林
(2)契诃夫与格利戈罗维奇
五、创作中期(1887—1892)
1. 思想上的苦行者 文坛上的新星
(1)人与自然的思考——《草原》
(2)心灵之约:契诃夫与柴可夫斯基
(3)精神世界的痛苦
2. 萨哈林岛之行
3. 欧洲之旅
4. 乡间别墅小住
六、创作高峰期(1892—1903)
1. 移居梅里霍沃庄园
(1)热衷于公益事业
(2)社会责任的担当和批判精神的创作
(3)契诃夫与米齐诺娃的初恋
(4)契诃夫与托尔斯泰的忘年之交
(5)民主精神与正义之举
2. 迁居雅尔塔
(1)契诃夫与克尼碧尔的爱情与婚姻
(2)晚期的创作高潮
七、最后的岁月,人生谢幕(1903—1904)
第二部分 艺术特色与艺术成就
一、小说
1. 创作思想与批判意识
2. 创作手法及艺术特色
(1)情节简单、结构紧凑的日常生活描写
(2)融讽刺、幽默、夸张和忧郁为一体的喜剧性表达
3. 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1)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抒情心理
(2)含蓄、冷峻的叙述
(3)简洁与朴素的写作风格
(4)暗藏忧郁的叙事艺术
(5)触及时代话题的写实风格
二、戏剧
1. 戏剧创作与艺术成就
2. 艺术特色和艺术风格
(1)戏剧呈现出独特的静态性
(2)戏剧蕴含的喜剧精神和忧郁情怀
(3)淡化戏剧情节和戏剧冲突的“非戏剧化”倾向
(4)制造人与自然的戏剧冲突,营造舞台抒情氛围
(5)潜台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6)戏剧题材的现实性与戏剧风格的浪漫性
(7)运用象征手法,阐释戏剧作品的现实意义
第三部分 契诃夫作品在中国
一、清末民初时期
二、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期
1. 主要小说作品
2. 戏剧作品及文学评论
3. 契诃夫戏剧在中国的演出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第四部分 主要作品介绍
《苦恼》
1. 时代背景
2. 故事梗概
3. 赏析
《第六病室》
1. 时代背景
2. 故事梗概
3. 赏析
《樱桃园》
1. 时代背景
2. 故事梗概
3. 赏析
附录 契诃夫生平及创作年表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