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新媒体运营研究/河北传媒学院学术文库丛书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7855494
  • 作      者:
    作者:赵珣//靳文雅|责编:聂俊珍
  • 出 版 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
收藏
作者简介
  赵珣,河北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河北大学传播学硕士。曾任职于河北广播电视台,担任新媒体运营经理,从事节目新媒体运营策划等工作。近年来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化媒体应用、传媒教育教学等。
  
  靳文雅,河北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云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曾任职于云南广播电视台,担任节目制作人一职,主要从事节目策划、后期制作等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化媒体传播、智能化媒介产品制作、传媒教育教学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新媒体运营研究》聚焦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新媒体运营的发展实践,试图厘清主流媒体在新媒体运营方面的基本问题,研究总结其主要模式和运营逻辑,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发展建议。
  《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新媒体运营研究》全书共分七章,结构严谨,内容翔实,通俗易懂,理论观点新颖、论述深刻,紧扣时代脉搏,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指导性。
展开
精彩书摘
  《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新媒体运营研究》:
  二、新媒体的特征表现
  (一)新媒体的传播特征
  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呈现出独特的传播特征。
  1.解构边界,重塑关系
  新媒体的兴起被广泛认为是信息时代最具革命性的发展之一,其核心特征在于其无与伦比的解构力。这种解构力体现在多个层面:它跨越了传统媒体的固有界限,模糊了国家与国家、社群与社群、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分隔,淡化了信息的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区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权威的影响力,推动社会向去中心化方向发展。
  新媒体通过其独特的交互性,不仅消解了物理和地理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它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信息流动模式。这种模式赋予了个体前所未有的发声能力,“人人都是麦克风”的观念由此生发,突显了个体主体性的重要性。这不仅促进了信息的民主化流动,也让信息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变得更加个性化、专业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不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对象,而是能够积极参与到信息的创造、分发和反馈过程中。这种参与性和互动性的提升,促进了媒介消费模式的根本变革,从卖方市场逐步转变为买方市场。用户的偏好和需求在媒体内容的生产和分发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促使内容生产的针对性越来越强,越来越专业。
  总体而言,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播途径和模式,更重要的是,它重塑了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了信息流动的民主化和社会沟通方式的革新。这些变革对于媒体行业、社会文化乃至政治经济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持续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变革。
  2.多点对多点的传播模式
  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促成了传播模式的根本性变革,从传统的“一对多”(一点对多点)的线性传播模型转变为现代的“多对多”(多点对多点)的网络传播模型。从传播学视角审视,新媒体传播体现了四个显著特征:首先,个体获得了与大众媒体平等的传播能力;其次,信息的产生与交流不再依赖于固定的意义结构;再次,受众的参与度和主动性显著提升;最后,大众传播呈现明显的小众化趋势。
  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流动呈现自上而下、从中心到边缘的单向流动模式,这种模式特征明显:传播主体控制信息,受众角色被动接收信息,信息线性流动且选择性极低。传统媒体时代的受众更像是信息的接收容器,缺乏与信息生产者的有效互动,使得信息流动性受限。
  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生产、分发和接收变得更加民主化和去中心化。信息发布者和接收者的界限变得模糊,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这种双向乃至多向的互动模式,不仅赋予了信息以更高的价值,也显著提升了受众的参与感和主动性。新媒体的交互性使信息的流动更为灵活,受众由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和信息的共创者。
  这种从线性传播到多向交互的转变,不仅极大地拓宽了信息的流通渠道,也加深了受众对信息的认知和体验。受众现在能够在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中扮演更加主动和多元的角色,这标志着新媒体时代传播模式的深刻变革,进而影响到社会交往、知识共享和文化传播的整体格局。
  3.传播成本大幅降低
  新媒体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已经极大地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提供了接近零成本的信息发布方式,大多数服务对受众免费开放,这一变革对传统媒体产业的经济模型构成了显著挑战。
  在传统媒体时代,从信息采集、内容生产到产品分发的每个环节都伴随着经济成本。例如,纸质媒体需投入纸张和印刷成本,电视和广播则需高昂的设备和生产成本。此外,人力资源、设备维护、内容创作和市场营销等方面也需要大量资金。因此,传统媒体的运营往往依赖于资本密集型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生产和传播。
  相较之下,互联网技术使得信息的发布和分享几乎不受物理和经济限制。简单的设备如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基本的网络连接,就足以使个体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在数字化和网络化背景下,信息的制作、编辑和传播过程不仅成本低廉,而且效率高,覆盖范围广。4G/5G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实现了随时随地的信息传播,几乎所有人都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分享中。
  这种成本的降低不仅为个体和小型机构提供了传播信息的可能,也促进了信息的多元化和民主化。
  4.主要依赖于数字技术
  新媒体的发展与存在极度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数字技术的革新。这些技术不是人类天生所具有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人类的智慧和创新能力开发出来的。没有数字技术的支持,新媒体的概念甚至难以成立。
  作为新媒体的核心和基础,数字技术涵盖了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两大方面。硬件设备为新媒体的运行提供了物理基础,而软件技术则赋予了新媒体多样化功能和应用可能性。具体来说,数字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录入技术、存储技术、传输技术、接收技术、控制技术以及管理技术等多个方面。这些技术的共同作用,不仅使新媒体能够实现信息的高效录入、存储、传输和接收,也保证了新媒体内容的多样性、互动性和个性化。
  因此,掌握基本的数字技术知识成为理解和使用新媒体的前提条件。在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新媒体形态的不断演化,也促进了传播方式的根本变革,影响了人类的沟通、交流和信息获取方式。简而言之,新媒体的一切特性和功能,都根植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没有先进的数字技术,新媒体便无法展现其独有的传播特性和优势。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认识新媒体
第一节 新媒体的界定及特征
第二节 新媒体的表现形态
第三节 新媒体与技术变革

第二章 新媒体运营概述
第一节 新媒体运营的概念
第二节 新媒体运营的主体分析
第三节 新媒体运营的构架流程
第四节 新媒体运营的分类

第三章 媒体融合下的主流媒体
第一节 媒体融合的概念
第二节 主流媒体的界定

第四章 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创新发展的现状及着力点
第一节 我国主流媒体面临的新环境、新形势、新任务
第二节 我国主流媒体融合创新的现状
第三节 我国主流媒体融合创新中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我国主流媒体融合创新能力不足的成因
第五节 我国主流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的着力点

第五章 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创新发展的可行策略
第一节 我国主流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的宏观策略
第二节 我国主流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的中观策略
第三节 我国主流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的微观策略
第四节 新技术赋能主流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的进路

第六章 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新媒体运营的典型案例
第一节 内容革新:主流媒体短视频内容传播研究——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例
第二节 技术创新:省级主流媒体的创新传播策略探析——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
第三节 媒体融合:为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注入新动能——以澎湃新闻为例

第七章 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新媒体运营的发展图景
第一节 构建主流媒体新型运营模式
第二节 把握主流媒体深度融合的走向
第三节 从融媒体到智媒体的路径调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