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检索和整合大量档案资料的基础上,以互助、合作与经济变革之关系为视角,以山西吕梁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为研究对象,详细考察了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下,兴县所开展的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历史进程及其特征。
本书认为: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兴县农业互助合作化运动是与晋绥边区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一脉相承的,其间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第二,随着互助合作组织形式的日益完善和升级,兴县农业互助合作生产方式逐渐具有集体性特质;第三,收获物分配是兴县农民参与互助合作组织的主要动力;第四,通过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兴县农村经济发生深刻的变革。
绪论/001
第一章 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进路(1940~1949)/026
第一节 农村旧有的各种劳动互助形式/026
第二节 抗日根据地时期的互助合作运动/034
第三节 解放区时期的互助合作运动/057
小结/063
第二章 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进路(1949~1956)/064
第一节 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合作组织/066
第二节 初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组织/080
第三节 高级社: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组织/140
小结/148
第三章 兴县农业合作化时期生产责任制的演进/150
第一节 互助组:从临时喊工到统一排工/150
第二节 初级社:从临时包工到常年包工/152
第三节 高级社:从“三定”包工制到劳动定额管理/168
小结/177
第四章 兴县农业合作化时期收益分配制度的变革/178
第一节 互助组的收益分配方式/178
第二节 初级社的收益分配制度/187
第三节 高级社的收益分配制度/199
小结/212
第五章 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214
第一节 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与家庭经营方式变迁/214
第二节 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与农村妇女分工变化/221
小结/231
结语/233
参考文献/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