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有八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释了本书选题的现实背景、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的界定、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性与不足。为增值税激励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延伸的理论机制。按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征规律,将增值税税收激励引入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高端延伸的趋势演化之中加以考察。为增值税激励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效应研究。随着产业链分工逐步深化,产业互动和关联愈发紧密,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是中国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为增值税激励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大规模的集聚效应,同时产业内专业化集聚或与不同产业多样化集聚产生的技术经济外部性也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与制造业企业间知识或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并促进专业化技术共享。为增值税激励的生产率提升效应研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进一步通过税制改革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结构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为增值税激励的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升级效应。进一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国内附加值比重,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是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重要途径。为疫情冲击下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高端延伸的增值税激励效应。在全球经贸整体放缓,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的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正在增加,挑战和压力显著增大,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以来,国际市场需求大幅下降,贸易下行压力明显增强,对生产性服务业对外贸易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为结语。全面总结了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并为今后进一步优化增值税政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提供政策建议。
第一章 导论 / 1
一、导言:选题背景 / 1
二、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 3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4
四、相关研究综述 / 7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8
六、研究创新性与不足 / 23
第二章 增值税激励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延伸的理论框架 / 25
一、增值税激励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的理论分析 / 27
二、增值税激励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理论分析 / 30
三、增值税激励促进生产率提升的理论分析 / 33
四、增值税激励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升级的理论分析 / 37
五、小结 / 38
第三章 增值税激励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效应 / 40
一、增值税激励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的现实背景 / 40
二、样本选择、指标测度与模型构建 / 42
三、增值税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深入融合的实证分析 / 47
四、基于产权性质、规模、地区和行业的产业融合异质性
特征 / 55
五、小结 / 61
第四章 增值税激励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 / 64
一、增值税激励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集聚的重要性 / 64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与协同集聚的测度 / 66
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与协同集聚的空间相关性
分析 / 67
四、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空间实证分析 / 68
五、按行业和地区分类的差异性集聚分析 / 77
六、案例分析: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集聚效应 / 80
七、小结 / 81
第五章 增值税激励的生产率提升效应研究 / 83
一、生产性服务业生产率提升需要增值税激励 / 83
二、实证模型设定、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85
三、增值税留抵退税生产率提升效应的实证分析 / 89
四、增值税留抵退税生产率提升效应的差异性效果分析 / 92
五、增值税留抵退税生产率提升效应的理论机制验证 / 102
六、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效果的动态影响与稳健性分析 / 106
七、小结 / 110
第六章 增值税激励的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升级效应研究 / 112
一、增值税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提升的内外部环境 / 112
二、增值税出口退税的制度背景和历史演变 / 113
三、模型构建策略与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相关指标的
度量 / 116
四、增值税出口退税全球价值链升级效应的实证分析 / 123
五、增值税出口退税全球价值链升级效应异质性分析 / 125
六、价值链升级的内在机制验证及稳健性检验 / 130
七、小结 / 136
第七章 新冠疫情冲击下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高端延伸的增值税
激励效应 / 138
一、新冠疫情的挑战与应对 / 138
二、新冠疫情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分析 / 140
三、新冠疫情下的财税政策分析 / 151
四、新冠疫情冲击下增值税对企业价值链升级的效益
分析 / 155
五、小结 / 172
第八章 增值税激励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高端延伸的结论总结与
路径优化 / 174
一、全书研究结论概述 / 174
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的路径优化 / 181
参考文献 / 185
附录1 我国激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 197
附录2 课题组主要阶段性成果 /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