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总论
01.001 妇产科学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变化及生育调控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由产科学和妇科学组成。
01.002 妇科学gynecology
研究女性非妊娠期生殖系统生理和病理改变,并对病理改变进行预防、诊断和处理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01.003 产科学obstetrics
研究女性在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全过程中孕产妇、胚胎及胎儿所发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并对病理改变进行预防、诊断和处理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01.004围产医学perinatology
研究围产期孕妇、胎儿和早期新生儿的监护及其病理改变的预防、诊断和处理的一门交叉学科。
01.005 母胎医学maternal fetal medicine
为保障母婴健康,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在产科学、影像学、遗传学、发育学等多学科的基础上整合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01.006 阴道vagina
连接子宫和外生殖器的肌性管道。是女性的性交器官,也是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管道。由黏膜、肌层和外膜组成,富于伸展性。
01.007 子宫uterus
女性孕育胎儿和产生月经的中空性肌性器官。分底、体和颈3个部分。
01.008 子宫颈cervix uteri
简称“宫颈”。子宫下端长而狭细的呈圆柱状部分。上与子宫体相连,下端连于阴道。以阴道为界又分为子宫颈阴道上部及子宫颈阴道部。
01.009 卵巢ovary
位于盆腔内、左右各一的扁椭圆形的女性性腺。是产生并排出卵子及分泌甾体激素的性器官。
01.010 输卵管fallopian tube,oviduct
一对细长而弯*的肌性管道,为卵子和精子的结合场所及运送受精卵的通道。位于子宫阔韧带的上缘内,内侧与子宫角相连通,外侧端游离呈伞状,达卵巢上方。全长8?14cm,左、右各一。
01.011 骨盆pelvis
由骶骨、尾骨、左右髋骨及耻骨联合组成的骨环。是躯干和下肢之间的骨性连接,是支持躯干和保护盆腔脏器的重要结构,又是胎儿娩出时必经的骨性产道,其大小、形态与分娩密切相关。
01.012 骨盆底pelvic floor
由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的封闭骨盆出口的结构。有尿道、阴道和直肠贯穿其中。其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后方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支、坐骨升支及坐骨结节,起承托并保持子宫、膀胱和直肠等盆腔脏器正常位置的作用。
01.013 骨盆入口pelvic inlet,superior pelvic aperture
又称“骨盆上口”。由前界的耻骨梳、两侧界的弓状线和后界的骶岬围成的骨盆腔的人口。
01.014 骨盆出口pelvic outlet,inferior pelvic aperture
又称“骨盆下口”。由后方的尾骨尖,两侧的左、右骶结节韧带及坐骨结节,前方的坐骨下支、耻骨下支及耻骨弓状韧带围成的骨盆腔出口。形状不规则,较人口狭窄。
01.015 妊娠pregnancy
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成熟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排出是妊娠的终止。妊娠是非常复杂、变化极为协调的生理过程。
01.016 受精卵fertilized ovum,oosperm
受精过程完成时,雌雄两个单倍体原核相互靠拢融合后所形成的新的二倍体细胞。
01.017 胚胎embryo
妊娠10周(受精后8周)内的人胚。是器官分化、形成的时期。
01.018 胎儿fetus
自妊娠第11周(受精后第9周)起至出生前的发育中的人体,是生长和成熟的时期。
02.妇科症状、体征及检查
02.01妇科疾病常见症状及体征
02.001阴道出血vaginal bleeding
又称“阴道流血”。除正常月经外,女性生殖器任何部位,包括阴道、宫颈、宫体等发生的出血并经阴道流出。
02.002月经过多menorrhagia
曾称“月经频多”。月经总量超过80ml的症状。
02.003不规则阴道出血menometrorrhagia
完全无月经周期规律可循的阴道出血。多见于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
02.004接触性出血contact bleeding
在性交、阴道检查后出现的阴道出血。色鲜红,量可多可少,出血部位多为宫颈。可见于宫颈癌、宫颈炎等。
02.005 经间期出血intermenstrual bleeding
又称“月经间期出血”。有规律的、在可预期的月经之间发生的阴道出血。包括随机出现和每个周期固定时间出现的出血。按出血的时间可分为卵泡期出血、围排卵期出血、黄体期出血。
02.006 卵泡期出血postmenstrual spotting
月经干净到排卵日期间出现的阴道出血。
02.007 围排卵期出血periovulation spotting
由排卵所致的***水平短暂下降,子宫内膜失去***的支持,出现子宫内膜脱落,从而引起排卵期后的少量阴道出血。
02.008 黄体期出血premenstrual spotting
发生在黄体期的阴道出血。多由黄体功能不全,子宫内膜发生脱落所致。
02.009绝经后阴道出血postmenopausal vaginal bleeding
绝经后女性出现的阴道出血。
02.010 白带leukorrhea
由阴道黏膜渗出液、宫颈管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物等混合而成的女性阴道分泌物。其形成与***作用有关。
02.011 生理性白带physiological leukorrhea
女性生理状态下产生的阴道分泌物。正常呈白色稀糊状或蛋清样,黏稠、量少、无异味。一般在月经前后2?3天、排卵期及妊娠期增
多;青春期前及绝经后较少。
02.012 病理性白带pathological leukorrhea
女性患有某种妇科疾病如生殖道炎症或发生癌变时产生的,量或者形态不同于生理状态的阴道分泌物。
02.013 盆腔包裹性积液pelvic encapsulated effusion
盆腔粘连导致液体局限于盆腔的某一部位而形成的囊肿样改变。多继发于盆腹腔手术或盆腔炎症。
02.014腹壁血肿abdominal wall hematoma
因外伤、手术或其他原因导致腹壁局部血管破裂引起的局限性腹壁内出血,局部隆起,形成包块。
02.02妇科体格检查
02.015 外阴部检查vulval examination
通过目测及触诊对外阴进行初步的常规检查。包括观察外阴发育及阴毛分布,注意大**、小**及会阴部位有无皮炎、溃疡、赘生物或色素减退等变化;观察阴蒂、尿道口及处女膜情况,有无会阴侧切及陈旧撕裂瘢痕;必要时嘱屏气用力,观察有无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垂或压力性尿失禁,如有肿物需要触诊其质地、边界、活动度、有无压痛等,为进一步诊断提供依据。
02.016 阴道窥器检查vaginal speculum examination
使用阴道窥器对有性生活的女性进行的阴道及宫颈检查。通过检查协助判断是否有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癌等疾病。
02.017 双合诊检查bimanual examination
应用经阴道、腹部联合检查法了解盆腔脏器
情况的检查。检查者一只手的两指或一指放人阴道,另一只手在腹部配合检查。目的主要是扪清阴道壁、宫颈、宫体、输卵管、卵巢、子宫韧带及宫旁结缔组织,了解女性内生殖器情况及有无盆腔内其他组织来源的肿块及有无压痛。是盆腔检查中*重要的项目。
02.018子宫前倾anteversion of uterus
子宫体向前朝向耻骨倾斜的状态。
02.019 子宫后倾retroversion of uterus
子宫体向后朝向骶骨倾斜的状态。
02.020子宫前屈anteflexion of uterus
子宫体与宫颈间的纵轴形成的角度朝向前方的子宫位置。
02.021 子宫后屈retr of lexion of uterus子宫体与宫颈间的纵轴形成的角度朝向后方的子宫位置。
02.022 三合诊检查rectovaginal examination
应用经直肠、阴道、腹部联合检查法进行的盆腔检查。是双合诊检查的补充,有助于查清盆腔后部及子宫直肠窝的情况。
02.023 直肠-腹诊检查rectal-abdominal examination
又称“肛腹诊”“肛查”。对于无性生活史、阴道闭锁或因其他原因不宜行阴道、腹部双合诊检查的患者所进行的盆腔检查方式。检查者一只手示指伸人直肠,另一只手在腹部配合检查,以了解子宫、附件及盆腔情况。
02.03妇科常用检查
02.024生殖道脱落细胞学检查cytology of genital tract
通过获取生殖道脱落的上皮细胞(如阴道上段、宫颈阴道部、宫颈管及子宫腔、输卵管上皮细胞等),协助判断生殖道生理及病理变化的检查。
02.025阴道细胞涂片vaginal smear
取阴道上皮细胞以了解卵巢或胎盘功能的方法。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妇女,一般在阴道侧壁上1/3处轻轻刮取细胞,在玻片上涂片并固定。
02.026 [子]宫颈刮片cervical papsmear
又称“[子]宫颈刷片”。在宫颈外口鱗-柱状上皮交界处,以宫颈外口为圆心,用木质铲形小刮板轻轻旋转刮取或锥形刷旋转刮取数周,刮取局部脱落细胞并固定以进一步明确有无宫颈细胞学改变的方法。是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方法。
02.027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
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脱落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的方法。与传统的宫颈刮片检查相比,该检查明显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的检出率。
02.028 [子]宫腔吸片uterine cavity aspiration
smear
对可疑子宫腔内病变进行的一种吸取宫腔组织的方法。采用特制吸管伸人宫腔,吸出宫腔内容物,将吸出物涂片、固定、染色以进一步诊断的方法。
02.029 巴氏染色法Papanicolaou staining
一种脱落细胞染色的方法。包括固定、核染色、胞质染色、封片、透明等步骤。主要用于检查***水平及筛查癌细胞。
02.030 巴氏分级系统Papanicolaou system for cervical cytology
子宫颈和阴道细胞学的传统分类方法。按细胞学诊断标准分成五级。该方法使细胞学的诊断与组织病理学术语一致并与临床处理密切结合,以发现没有任何症状的宫颈病变。
02.031宫颈细胞学贝塞斯达报告系统the Bethesda system for reportingcervical cytology
又称“TBS分类法”。1988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在马里兰州贝塞斯达(Bethesda)召开会议制定了阴道贝塞斯达命名系统。于1991年该细胞学诊断报告被正式采用,2001年(第2版)、2014年(第3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