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时代回响与历史踪迹--现当代文学批评的多副面孔/河南评论家文丛
0.00     定价 ¥ 3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4962128
  • 作      者:
    作者:禹权恒|责编:任湘蕊
  • 出 版 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2
收藏
作者简介
禹权恒,1980年生,河南泌阳县人。文学博士,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在站博士后。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河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各1项。先后在《鲁迅研究月刊》《小说评论》《当代文坛》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系文学理论类作品。本书主要由鲁迅研究、当代河南文学批评、当代文学批评以及书评举隅四部分组成。本书按照文学史演进的基本顺序,尝试运用文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鲁迅、姚雪垠、阿来、李佩甫、刘庆邦、梁鸿、徐则臣等重要作家作品进行深度阐释,通过重点聚焦,以点带面,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与时代、社会、历史之间的逻辑关系,努力还原现当代文学批评的多副面孔,进一步梳理现当代文学批评生成的内在规律。本书可为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当代河南文学批评
植物书写与中原文化的隐喻方式
——李佩甫“平原系列”小说论
乡村挽歌与身份迷失
——解读梁鸿的非虚构文学《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
姚雪垠与信阳信义中学
“逆向”的生命开掘与青春姿态
——评刘庆邦长篇小说《女工绘》中的华春堂形象
新世纪刘震云“说话”系列小说的三重意蕴
第二辑 当代文学批评
探赜历史与照亮现实
——阿来《瞻对》的一种读法
新时期文学中“疯癫”形象的叙事意义
当代文学中“疯癫”形象的文化蕴涵
时空交错的结构性文本
——评徐则臣长篇小说《北上》
第三辑 鲁迅研究
野性的呼唤
——上海时期鲁迅对动物电影的社会学思考
上海时期鲁迅与苏联电影的“不了情”
——兼谈鲁迅的苏联观
刘呐鸥、鲁迅电影观比较
——以《瑶山艳史》《春蚕》论争为中心
1950年代文学史著中的鲁迅形象
鲁迅作品中的流氓形象
“世俗化鲁迅”的功与过
经济话语与鲁迅小说的功能阐释
第四辑 书评举隅
路径选择·建构机制·学科反思
——评陈国恩等《经典“鲁迅”——历史的镜像》
关于新诗传播和接受的几点思考
——从方长安教授《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说起
范式转型与关联之魅
——评刘进、李长生《“空间转向”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