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蒙古草原纪行(安德鲁斯动物考察手记)/时光旷野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531663
  • 作      者:
    作者:(美)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责编:郭荣荣|总主编:朱靖江|译者:潘云//朱川
  • 出 版 社 :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2
收藏
编辑推荐

◎第一个发现恐龙蛋化石的人,“沙虫”的最早记录者,《夺宝奇兵》主角印第安纳·琼斯的参考原型,登上过《时代》杂志封面,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原馆长,20世纪最知名的探险家之一,博物学界的“荒野猎人”——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本书为他率领考察团深入蒙古高原的精彩记述。

 

◎他开着汽车与羚羊赛跑,与老猎人比拼枪法,骑着快马驰骋,在山谷中猎捕狍子,在森林中追踪香獐的气味,被草原摄人的美景洗礼,也为公盘羊华美的羊角震撼……是今已罕见的狩猎采集,也是惊心动魄的草原冒险。

 

◎他还记录了蒙古族人的服饰与生活,观看色楞格山谷中的体育比赛,观察庞大的迁徙种群,叹惋自然环境逐渐受到的破坏……自然与人文交织的视角,回眸生机勃勃的华北大地,启发今人进一步反思生态伦理与自然保护的诸多议题。

 

◎本书图片清晰,内容兼具科普价值和趣味性,对蒙古草原的历史、自然、风俗均有涉猎,是不可多得的一手资料。


展开
作者简介

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Roy Chapman Andrews),20 世纪著名探险家、博物学家,1935年至1942年任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以其科考探险以及首次发现恐龙蛋与化石而知名。他所带领的“亚洲动物考察团”曾深入缅甸,中国的西南、西北,蒙古等地区,留下了大量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标本、化石,并撰写自然勘察报告。安德鲁斯于1908 年前往阿拉斯加,开启第一次考察之旅,1909至1910年在荷属东印度群岛(今印度尼西亚)考察信天翁,1914年开启鲸鱼等海洋哺乳动物研究,1916至1925年带领考察队深入亚洲。著有《用枪支与相机捕鲸》(Whale Hunting with Gun and Camera)、《踏上古人的足迹》(On the Trail of Ancient Man)、《对中亚的新征服》(The New Conquest of Central Asia)、《秘境微行:深入中国的博物探险之旅》(Camps and Trails in China)等。

 

译者简介:

潘云,福建师范大学翻译硕士,现为高中英语教师。精通、法语、日语,曾参与阴阳师手游等多个翻译项目。

朱川,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现为律师。


展开
内容介绍

1918年8月,为采集亚洲哺乳动物样本,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亚洲探险队成员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与妻子率领考察团深入亚洲,开启华北及蒙古地区的博物考察之旅。 接下来的两年内,作者一行往返于北京与蒙古戈壁,在草原上追逐羚羊,在山谷间追踪斑羚羊、狍子等,并制作动物标本。本书含40幅珍贵照片(为作者妻子伊薇特·博勒普·安德鲁斯拍摄),图文并茂地记录了中国北方的自然地理与人文风貌。作者避开乏味的科学术语,以探险家视角记录此次考察,其鲜活与传奇不亚于一部冒险小说,为今人留下了珍贵的动物学、人类学的文字与影像资料。


展开
精彩书摘

一、进入神秘之境

 

我们疯狂地追逐着一群羚羊,驾车紧随其后。它们如同被风吹起的丝带一般穿过似沙漠却又不是沙漠的地带,一旁的蒙古族骑兵骑着骆驼经过,形成一幅奇特的景象,这巨大的反差与鲜明的对比使即便像我这样一个因旅途的劳顿而早已疲惫不堪的旅者都感到惊奇不已,我仿佛瞬间从 20 世纪突然穿越到了中世纪。我是一个自然主义者,曾到过地球上的许多角落,也见过许多奇怪的人和事,但在蒙古高原上看到的一切让我屏住呼吸,使我茫然乃至眩晕,我完全不知道如何调整我的精神状态。

1918 年 8 月下旬,我离开北京,动身前往蒙古戈壁沙漠时,不知何故,在我脑海中“蒙古”和“戈壁沙漠”是一幅旧时忽必烈汗和他治下的古中国的生动图景,泉涌般的思绪让我不愿想到汽车这样一种现代的交通工具。只要我能够踏上这片我一直以来梦想踏上的土地,这就够了。

我甚至也不想坐火车。当我坐着火车前往卡拉根的时候,我看到满载货物的驼队静静地沿着铁轨旁的公路缓缓行进;当我们慢慢经过著名的南口的时候,我看到了世界奇迹之一——长城,这如灰蛇般蜿蜒过岭的城墙将我想象中神秘的蒙古高原的印象驱散。 我看到并接受了它,就如同接受了辉煌的老北京城墙旁出现一辆汽车一样。它离我太近,铁路使它变得平庸了。

但蒙古高原又是不同的,一个人乘坐着咆哮前行的火车,是没法观看这些的。我带着我的老步枪和睡袋,它们陪着我,穿越过遥远的云南山脉,走过西藏边境,钻过缅甸的炎热丛林。在卡拉根,两个穿着卡其布制服的年轻人接待了我,他们腰间绑着一把六轮手枪和一排弹匣。熟悉的旅伴和两名年轻人的接待,让我欢欣喜悦,浑然不知我的草原梦即将破碎。

那天晚上,我们坐在查尔斯 · 科尔特曼的家中,他迷人的妻子在餐桌旁主持晚餐,她是一个真正爱好户外活动的女子。我们的话题都是射击、马匹以及广阔的戈壁沙漠中的孤独与怅然,并没有提及太多次汽车。或许他们隐约意识到,我仍然沉浸在虚幻的梦里,但也意识到我很快就会从梦境中醒来。

那天晚餐,我就遇到了一个破坏我对蒙古草原神秘感的人。1916 年,科尔特曼先生和他的前合伙人奥斯卡 · 马门驱车穿过草原前往库伦——蒙古地区的旧都。但对于一个心存东方梦的梦想家来说最不浪漫、最不谐调且最令人沮丧的是,几天后,从幻梦中清醒的日子最终还是到来了:我们弄到了汽车,其中有一辆是整个蒙古地区顶礼膜拜的神——蒙古活佛呼图克图的车,这些将是第一批穿越蒙古沙漠的汽车。

当呼图克图得知蒙古地区有了第一辆汽车的时候,他就立即也要了一辆。因此,他的车穿越崎岖不平的道路平安到达卡拉根,沿着旧时骆驼商队的路径跨越 700 英里的草原到达库伦。这也是数百年前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铁骑征服中国的道路。

8 月 29 日,天还没亮,我们就起床了。赶骡人装载货物和马鞍时,庭院里的灯笼如同巨大的萤

山脊上摇摇晃晃的黑色剪影。在我旁边的另一火虫一般时明时暗。因为前面的路崎岖不平,我们将汽车留在高原上一个名叫黑麻胡村的传教站, 我们将干粮和被褥放在了马车上,驾着马车继续前行。与我们同行的是科尔特曼夫妇与罗康德尔夫妇,我们一共五人。我负责勘察地形,科尔特曼先生的任务是拜访库伦的贸易站,罗康德尔夫妇将在那里过冬。

太阳升起一小时后,我们踏上了湿滑的石道前往北城门。卡拉根背靠长城而建——长城是中国的第一道防线,这个庞大国家最外层的堡垒,数百年来保护中国免受鞑靼人入侵。在我们与那片广袤的高原之间,除了这道墙,别无其他了。

护照通过检查后,我们穿过如幽暗峡谷一般的城门,向左急转,就是一片干涸的河床边缘,一排又一排如山峦般起伏的驼峰,有的紧紧聚在一起,仿佛棕黄色的土包,只能看到它们长长的脖子和头,有的则静静地跪卧在沙地上,绕过石头后,又是几百头骆驼,它们淡定缓慢地朝着长城下的大门走去。它们来自我要去的遥远草原,所以深深吸引着我。或许是因为骆驼满足了我对辽阔荒原的想象,我对它们晃动着身躯穿越沙漠的姿态百看不厌,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让我无法抗拒它们带来的魅力。

通往黑麻胡村的其中一条道路是干涸的河床,左边是蜿蜒穿过群山的长城,右边是 200 英尺 a 高的壮观的悬崖。在这些悬崖脚下,坐落着一些泥顶小屋。往河床上游走,映入眼帘的是低矮的土黄色丘陵,风吹来的沙土被积压得十分结实坚硬,仿佛一块切下来的奶酪。虽然从远处看,这里已经荒废,但是的的确确还有不少人烟。整个村庄是在山坡上半挖半建的,每一堵墙、每一个屋顶都是黄土建成的,几乎和山融为一体,很难分清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

我们距离卡拉根还有 10 英里左右,便开始徒步,走上通往大高原的隘口。我一直低头盯着小马驹的马蹄,一直走到半山腰一片开阔的平地。我转过身去,似乎一瞬间,一切景象尽收眼底。我看到了绵延起伏的山丘曼延到数英里开外,与遥远的山西山脉在天际线交会。我最大的心愿在这一刻得到了满足。

这个村子很荒凉,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每一座丘陵都被风霜雨水如刀剑般劈砍,形成一条条五彩斑斓的峡谷沟壑,在目光所及之处以奇妙的角度相互交错。

过了一会儿,我们到达了隘口的顶峰。从未有一个地方可以满足我先入为主的想法。我们身后和脚下是一幅巨大的沟壑和峡谷的地貌图,眼前却是一望无际的微微起伏的平原。此刻我知道我真真切切地站在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的边缘,而这个地方,只能是蒙古高原。

我们的午餐是在路旁的一家中式小旅店解决的,而后我们驾马前往黑麻胡村,路上是起伏的小麦田、荞麦田、小米田、燕麦田,燕麦是那么丰茂,那么鲜美,以至于任何马儿看到了都想吃一口。

饭后,罗康德尔先生和科尔特曼先生骑马在前方领路,我骑着我的小马驹慢悠悠地跟在后面。将近晚上 7 点,传教站周围的树木逐渐被暮色笼罩。我欣赏着华丽的日落景象,太阳在空中溅起了金色和红色的光辉,我懒洋洋地看着骆驼商队在 1 英里外的条路上,一队满载货物的骡车和牛车停了下来,

赶车的人都快睡着了。我享受着草原上这个美好宁静的秋夜。

突然,从一个小山峦的背后,传出了汽车发动机的转动声和喇叭的刺耳嘶鸣。我还没意识到是什么事,就被挤在喘着粗气的牲畜、叫喊的马夫和尥蹶子的骡子中间。过了一会儿,商队才散开到道路两边,道路上只剩下一辆黑色汽车,它就是这次混乱的始作俑者。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进入神秘之境

第二章 戈壁滩上的速度传奇

第三章 倒霉的一章

第四章 老路上的新旅程

第五章 羚羊电影明星

第六章 活佛圣城

第七章 拜访赛音诺颜汗的漫长之旅

第八章 草原的诱惑

第九章 叨林草原狩猎

第十章 喇嘛城的探险

第十一章 蒙古族人的家庭生活

第十二章 森林中的游牧民

第十三章 揭开蒙古地区之谜

第十四章 山西山区的大公盘羊

第十五章 蒙古盘羊

第十六章 山西的马鹿

第十七章 马鹿、狍子和斑羚羊

第十八章 野猪与人类

第十九章 东陵猎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