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数理心理学--心身热机电化控制学(自然人文统一性理论)
0.00     定价 ¥ 1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6849509
  • 作      者:
    作者:高闯|责编:卢婵
  • 出 版 社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数理心理学——心身热机电化控制学(自然人文统一性理论)》由高闯所著,本书构建了心身动力的数理理论体系。 第一部分为概论,介绍心身动力概念及心身问题简史。第二至五部分分别阐述人体机械原理的热机系统、循环供能系统、程控原理的电化通信和调谐控制,从热机模型、循环供能方程到生化通信、神经数电原理等多方面进行剖析。第六部分探讨调谐叠加原理,涉及丘脑电化转换等。第七至十部分聚焦心身动力原理,包括行为调谐模式、心身驱力、生物热机及心身行为,提出心身动力端口假设、热机模型等,还阐述了心身关系及心理与生物学的统一性,融合多学科知识,为理解心身现象提供了全新视角和数理化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概 论
第1章 心身动力概论
1.1 人体属性
1.2 心身热机电化控制学学科界定
第2章 心身问题简史
2.1 心身哲学
2.2 人体生理学发展史
第二部分 人体机械原理:热机系统
第3章 心身认知控制原理
3.1 心身控制模型
3.2 心身认知控制
第4章 人体组织热机
4.1 人体热机模型
4.2 人体热机循环
第5章 人体机械运动系统换能
5.1 骨骼肌换能方程
5.2 人体机械动力原理
5.3 人体机械运动系统做功
第6章 人体热机油控原理
6.1 骨骼肌油控开关
6.2 其他肌肉油控开关
第三部分 人体机械原理:循环供能系统
第7章 人体循环供能方程
7.1 血液储能与供能
7.2 人体供能方程
第8章 人体油控官能方程
8.1 心肺官能方程
8.2 排泄官能方程
8.3 消化与输送官能方程
第四部分 人体程控原理:电化通信
第9章 生化环路量子通信原理
9.1 生物分子作用
9.2 生化环路复生循环原理
9.3 生化信号调制原理
第10章 生物元器件
10.1 生化信号放大原理
10.2 生化放大器
第11章 人体生化程控模型
11.1 生化识别与控制器件
11.2 人体生化程控模型
11.3 体液量子通信
11.4 人体信息程控模式
第12章 人体反馈控制原理
12.1 反馈控制模型
12.2 人体信息反馈属性
第13章 神经数电原理
13.1 神经编码方程
13.2 神经元加法方程
13.3 神经元乘法方程
13.4 神经轴突通信方程
13.5 神经突触控制方程
第五部分 人体程控原理:调谐控制
第14章 心脏供能控制
14.1 心脏自节律传导系统
14.2 心脏节后控制系统
14.3 心脏反馈控制系统
第15章 自主神经控制
15.1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控制模式
15.2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程控模式
15.3 自主神经协同模式
第16章 内分泌控制系统
16.1 代谢振荡调谐
16.2 激素调谐模型
第六部分 人体程控原理:调谐叠加原理
第17章 人体调谐叠加端口
17.1 丘脑电化转换端口
17.2 代谢信息变换
第18章 人体动力调谐原理
18.1 人体系统调谐模型
18.2 人体调谐叠加原理
第七部分 心身动力原理:行为调谐模式
第19章 人体调谐行为模式
19.1 人体谐振振动模式
19.2 人体生物钟节律调谐
19.3 生物钟节律行为
第20章 心身调谐行为模式
20.1 心身动力关系模型
20.2 心身行为模式模型
第八部分 心身动力原理:心身驱力
第21章 心身动力端口假设
21.1 杏仁核功能假设
21.2 杏仁核高级认知调谐假设
21.3 心身调谐端口假设
第22章 心身动力
22.1 心身动力适配方程
22.2 功与劳
第九部分 人体机械动力原理:生物热机
第23章 人体机械热机模型
23.1 广义热机
23.2 人体热动系统机械模型
23.3 代谢热机
23.4 生化量子通信方程
23.5 人体热机阴阳属性
23.6 植物体热机阴阳属性
第24章 热机谐振属性
24.1 人体热机拮抗动力
24.2 内热机平衡
24.3 脏器谐振模型
第25章 人体热力环境
25.1 地球生态环境表征
25.2 热力环境周期表征
25.3 人体热力环境调谐
第26章 人体脏腑通信模型
26.1 人体脏器通信模型
26.2 人体脏器调制关系
26.3 人体外周运动系统
26.4 人类象学
第27章 人体脏器五行作用关系
27.1 人体热机相互作用关系
27.2 人体热机功率模型
27.3 食物热力属性假设
第28章 人体热动能量
28.1 血脉功率方程
28.2 营卫信能方程
28.3 能量耗散过程
第十部分 人体机械动力原理:心身行为
第29章 心身关系
29.1 人体感官
29.2 人体感官制动行为描述
29.3 肌肉中枢控制
29.4 资源守恒律
第30章 心理与生物学统一性
30.1 精神功能统一性
30.2 认知闭环统一性
30.3 东西科学统一性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