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邱模炎教授学术思想体系
第一节 传承——赵绍琴先生的学术思想简介
一、治疗温病
二、治疗内科杂病
三、治疗慢性肾脏病
四、精于脉诊,注重合参
第二节 中医疫病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中医对疫病病因的认识
二、疫病的中医辨治观
三、疫病的中医预防观
四、中医防治疫病的研究思路
第三节 中国医学非药物疗法分类体系的构建
一、中国医学非药物疗法分类体系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医学非药物疗法分类体系的建立
三、中国医学非药物疗法分类体系的具体内容
第四节 慢性肾脏病中医药“一体化”防治策略
第二章 慢性肾脏病中医诊疗思路
第一节 “湿热伤血”理论创新
一、“湿热伤血”理论提出的依据
二、“湿热伤血”的病理机制
三、提炼“湿热伤血”辨治经验
第二节 基于“湿热伤血”理论的慢性肾脏病“调补分化”法
一、“调补分化”法的提出
二、“调补分化”法治疗不同肾脏疾病
第三节 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国医学非药物疗法
一、调理脾胃无烟灸法
二、循经砭术
三、耳穴压丸法
四、穴位贴敷疗法
第三章 肾脏病特色方药应用
第一节 经典名方应用
一、应用玉屏风散的经验
二、应用滋肾通关丸的经验
三、应用黄芪赤风汤的经验
四、应用达原饮的经验
五、应用三妙丸的经验
六、应用葛根芩连汤的经验
第二节 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常用角药和对药
一、慢性肾脏病见“湿热”
二、慢性肾脏病见“水”
三、慢性肾脏病见“瘀”
四、慢性肾脏病见“虚”
五、慢性肾脏病见“浊毒”
六、慢性肾脏病兼“外感”
七、慢性肾脏病兼“气郁”
八、慢性肾脏病兼“呕吐”
第三节 肾脏病经验方应用
一、柴胡剂治疗尿路感染
二、调补分化基础方治疗慢性肾脏病
三、其他
第四章 临证医案实录
医案1 劳淋(复杂性尿路感染)
医案2 癃闭、肾衰病(慢性肾脏病3b期)
医案3 眩晕(高血压)
医案4 尿血(无症状性血尿)
医案5 尿浊1(IgA肾病)
医案6 尿浊2(慢性肾脏病1期)
医案7 水肿1(老年性水肿)
医案8 水肿2(慢性肾脏病2期)
医案9 水肿3(慢性肾脏病3b期)
医案10 水肿、胸痹(慢性肾脏病3期,冠心病)
医案11 腰痛(慢性肾脏病3期)
医案12 肾衰病1(肥胖相关性肾病)
医案13 肾衰病2(慢性肾脏病3期)
医案14 肾衰病3(慢性肾脏病3b期)
医案15 肾衰病4(慢性肾脏病5期)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