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城乡景观风貌动态演进
1.1 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政策解读
1.1.1 引言
1.1.2 城市更新政策解读
1.1.3 乡村振兴政策解读
1.1.4 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的关联与互补
1.1.5 国内国外典型案例
1.2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
1.2.1 概念与意义
1.2.2 国外城乡关系发展研究
1.2.3 国内城乡关系发展研究
1.2.4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的联系与区别
第2章 城乡风貌问题分析与价值体系构建
2.1 城市化进程中风貌特色的缺失
2.1.1 宏大建造未必符合高质量发展
2.1.2 文化自信需要提升
2.1.3 规划、实施、管理保障风貌特色
2.2 乡村建设中乡土韵味的丢失
2.2.1 乡村规划套用城市规划的惯性
2.2.2 村庄规划理论与景观现状脱节
2.2.3 宅基地制度改革下旧房的消逝
2.3 城乡景观风貌的核心价值体系
2.3.1 显山露水与特色彰显
2.3.2 荒野之美与朴拙之趣
2.3.3 红色铸魂与空间叙事
2.3.4 城乡融合与相得益彰
第3章 城乡景观风貌的调查与评价
3.1 前期基础调查
3.1.1 基本信息核查
3.1.2 基础资料搜集
3.1.3 实地踏勘调查
3.2 城乡景观风貌评价
3.2.1 国内国外研究进展
3.2.2 当前常用评价方法
3.3 现代辅助技术
3.3.1 地理信息系统
3.3.2 虚拟现实技术
3.3.3 人因工程学
3.3.4 大数据技术
第4章 统筹城乡景观风貌的发展规划
4.1 城乡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4.1.1 自然资源与可持续的合理利用
4.1.2 生态保护优先与生态红线管理
4.1.3 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
4.1.4 气候变化与城乡生态系统响应
4.2 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推进
4.2.1 公众参与方式和意义
4.2.2 公众参与工具和技术
4.2.3 社区协同治理与城乡规划
4.3 现行政策与法律框架分析
4.3.1 城乡规划相关政策与执行现状
4.3.2 法律框架支持景观风貌的保护
4.3.3 法律与政策的动态协调与创新
4.3.4 政策与规划的互动机制与反馈
第5章 金寨县城乡景观风貌评价体系构建
5.1 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及原则
5.1.1 评价基本思路
5.1.2 评价基本原则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1 景观风貌要素层分解
5.2.2 评价因子确定
5.3 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5.3.1 建立指标权重值判断矩阵
5.3.2 层次单排序
5.3.3 一致性检验
5.3.4 层次总排序
5.4 综合评分标准
5.4.1 单项指标赋值方法
5.4.2 单项指标评分标准
第6章 金寨县城乡景观风貌评价实践
6.1 样本概况及数据来源
6.1.1 样本概况
6.1.2 现状问题分析
6.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6.2 金寨县城乡景观风貌特征识别及单元划分
6.2.1 景观风貌特征要素提取
6.2.2 景观风貌特征识别及单元划分
6.3 金寨县城乡景观风貌单元特征描述
6.4 金寨县景观风貌单元评价
6.4.1 指标权重确定及分析
6.4.2 综合评价计算
6.5 金寨县景观风貌单元评价结果分析
6.5.1 自然地理价值评价
6.5.2 景观感知价值评价
6.5.3 建筑环境价值评价
6.5.4 公共空间价值评价
6.5.5 历史文化价值评价
第7章 金寨县景观风貌优化策略
7.1 景观风貌单元优化策略
7.1.1 丘陵林地景观风貌单元
7.1.2 乡郊集镇景观风貌单元
7.1.3 人文历史景观风貌单元
7.1.4 平原林地景观风貌单元
7.1.5 自然风景景观风貌单元
7.1.6 河流湖泊景观风貌单元
7.1.7 现代城市景观风貌单元
7.2 各乡镇管控策略实施导则
第8章 城乡景观风貌统筹规划实践案例分析
8.1 乡土景观风貌实践案例分析
8.1.1 项目概况
8.1.2 设计策略
8.1.3 总体规划
8.1.4 乡土性回嵌实施路径
8.2 红色景观风貌实践案例分析
8.2.1 项目概况
8.2.2 设计策略
8.2.3 总体规划
8.2.4 红色景观风貌提升实施路径
后记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