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范围限定
1.4.1 时间范围
1.4.2 地域范围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2 苏式传统座椅形成的背景因素
2.1 自然地理环境
2.1.1 优越的地理位置
2.1.2 温润宜人的气候
2.1.3 丰富的物质资源
2.2 社会背景
2.2.1 历史沿革
2.2.2 经济与人文社会发展
2.3 苏式座椅的产生基础
2.3.1 席地而坐时期
2.3.2 座椅的萌芽时期
2.3.3 座椅的发展时期
2.3.4 座椅的鼎盛时期
3 明清苏式传统座椅的品种与形制
3.1 靠背椅
3.1.1 灯挂椅
3.1.2 单背椅
3.1.3 屏背椅
3.1.4 笔梗椅
3.1.5 其他形制靠背椅
3.2 扶手椅
3.2.1 官帽椅
3.2.2 圈椅
3.2.3 玫瑰椅
3.2.4 直背椅
3.2.5 太师椅
3.2.6 拐子纹扶手椅
3.2.7 其他形制扶手椅
4 明清苏式传统座椅的主要构件种类与特征
4.1 构件名称
4.2 搭脑的种类与特征
4.2.1 一字式搭脑
4.2.2 纱帽翅式搭脑
4.2.3 桥梁式搭脑
4.2.4 驼峰式搭脑
4.2.5 卷书式搭脑
4.2.6 弓形搭脑
4.2.7 圆弧形搭脑
4.2.8 其他形式搭脑
4.3 椅背的种类与特征
4.3.1 独板式椅背
4.3.2 攒框式椅背
4.3.3 屏风式椅背
4.3.4 其他形式椅背
4.4 腿足的种类与特征
4.4.1 圆形腿足
4.4.2 方形腿足
4.5 座面的种类与特征
4.6 扶手的种类与特征
4.6.1 平直式扶手
4.6.2 曲线式扶手
4.6.3 其他形式扶手
4.7 牙子的种类与特征
4.7.1 角牙
4.7.2 券口牙子与圈口牙子
4.7.3 牙条与牙头
4.7.4 其他形式牙子
4.8 枨子的种类与特征
4.8.1 桥梁枨
4.8.2 直枨
4.8.3 霸王枨
4.8.4 其他形式枨子
5 明清苏式传统座椅的用材、结构与木工工艺
5.1 用材
5.2 结构
5.2.1 主要名词术语
5.2.2 主要结构
5.3 木工工艺(以划线工艺为例)
5.3.1 划线工具
5.3.2 明式南官帽椅划线过程
5.3.3 划线工艺中的常用措施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