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石刻史料校订研究“二十四史”新成果。
★全面梳理北朝墓志、碑刻及造像记,校订《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北史》文字讹脱和史实错误。
★存录碑志独见的名字、谥号、官爵等信息。
本书利用已刊布的北朝至隋代墓志、造像记及碑刻等资料,校证《魏书》《北齐书》《周书》《北史》《隋书》等正史文献的文字讹脱和史实错误。全书体例仿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分卷列引正史文献,并作细致考辨。考证内容涵盖人名、地名、官爵、谥号、生卒年等信息,兼及史源辨证。此书对北朝历史研究及“二十四史”修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东郡太守、蒲县子中山刘策。
蒲县子 《北史》卷三一《高允传》作“蒲阴子”。熙平元年刘颜墓志云:“祖策,散骑常侍、征虏将军、东郡太守、蒲阴子。”按《魏书》卷一〇六上《地形志上》定州北平郡下有蒲阴县。《隋书》卷三〇《地理志中》龙泉郡下有蒲县,小注云“后周置”。知北魏无蒲县,当以“蒲阴子”为是。
中书郎、武恒子河间邢颖宗敬。
武恒子 点校本校勘记引张森楷《北史》校勘记云:“《邢峦传》称颖假平城子使宋,不云封‘武恒子’,且地志亦无武恒县,或‘武垣’误也。”今检延昌四年邢伟墓志、延昌四年邢峦墓志、兴和三年邢晏墓志皆记其祖邢颖封城平子或城平侯。按邢晏墓志、邢伟墓志记两人皆葬于武垣县永贵乡。《魏书》卷一〇六上《地形志上》瀛洲河间郡下有武垣县,即邢氏乡里所在,“武恒”当是“武垣”之误,邢颖或曾有改封。又宗敬,邢晏墓志记祖邢颖字敬宗。


凡例
卷一 魏书一
世祖纪下(卷四下)
高祖纪下(卷七下)
世宗纪(卷八)
肃宗纪(卷九)
……
卷二 魏书二
张衮传 邓渊传(卷二四)
长孙嵩传 长孙道生传(卷二五)
穆崇传(卷二七)
楼伏连传 丘堆传 刘尼传 闾大肥传 陆真传(卷三〇)
……
卷三 魏书三
薛安都传 毕众敬传(卷六一)
高道悦传(卷六二)
王肃传 宋弁传(卷六三)
张彝传(卷六四)
……
卷四 北齐书
文宣纪(卷四)
废帝纪(卷五)
武成纪(卷七)
后主纪(卷八)
……
卷五 周书
文帝纪(卷一/卷二)
武帝纪上(卷五)
武帝纪下(卷六)
静帝纪(卷八)
……
卷六 隋书
高祖纪上(卷一)
高祖纪下(卷二)
炀帝纪上(卷三)
炀帝纪下(卷四)
……
卷七 北史
魏本纪(卷五)
齐本纪中(卷七)
周本纪上(卷九)
隋本纪上(卷一一)
……
附录 南朝诸史
武帝纪下(《宋书》卷三)
宗室传(《宋书》卷五一)
鲁爽传(《宋书》卷七四)
王景文传(《宋书》卷八五)
……
征引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