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专题一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及其中国化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创立
1. 马克思论宗教
2. 恩格斯论宗教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发展
1. 列宁论宗教
2. 苏联的宗教政策
三、马克思主义宗教学中国化
1. 大革命时期的探索
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结合
3. 全民族抗战时期的升华
4. 解放战争时期的发展
专题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宗教治理研究
一、新中国的宗教问题
1. 佛教
2. 道教
3. 伊斯兰教
4. 天主教
5. 基督教
二、新中国的宗教政策
1. 宪法赋予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2. 实行积极稳妥的宗教工作方针
3. 纠正工作失误和宣传宗教政策
4. 正确对待人们的思想信仰问题
5. 在汉族宗教界开展社会主义教育
6. 贯彻宗教政策和调整宗教关系
7. 宗教工作中“左”倾错误的发展
8. 逐步恢复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
三、新中国的宗教工作
1. 基督教问题及其治理
2. 天主教问题及其治理
3. 伊斯兰教问题及其治理
4. 佛教问题及其治理
5. 道教问题及其治理
专题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宗教治理研究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宗教治理
1. 改革开放初期的宗教问题
2. 改革开放初期的宗教政策
3. 改革开放初期的宗教工作
二、20世纪90年代的宗教治理
1. 20世纪90年代的宗教问题
2. 20世纪90年代的宗教政策
3. 20世纪90年代的宗教工作
三、新世纪初的宗教治理
1. 新世纪初的宗教问题
2. 新世纪初的宗教政策
3. 新世纪初的宗教工作
专题四 中国历代宗教关系及其特点研究
一、各国政教关系的基本类型
1. 政教合一
2. 国教政治
3. 政教分离
二、中国古代宗教关系历史发展
1. 中国古代宗教关系的历史背景
2. 中国古代宗教关系的主要表现
3. 中国古代宗教关系的历史特点
三、中国近代宗教关系
1. 中国近代宗教关系的历史背景
2. 中国近代宗教关系的主要表现
3. 中华民国的政教关系
专题五 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研究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宗教关系的变革
1. 新中国成立后宗教关系的新变革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宗教关系的新面貌
3. 影响宗教关系的主要因素
二、构建积极健康的新型宗教关系
1. 宗教关系的复杂性
2. 构建新型宗教关系的内涵
3. 构建新型宗教关系的意义
三、政教分离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1. 我国政教分离的法治
2. 宗教界人士参政议政与政教分离并行不悖
3. 怎样把握“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原则
专题六 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研究
一、外来宗教中国化的历史
1. 佛教中国化的历史
2. 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史
3. 基督宗教中国化
二、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时代要求
1. 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
2. 与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
3. 与社会主义道德相适应
三、坚持中国化方向,增进“五个认同”
1. 建设中国宗教主体性,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2. 用团结统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
3. 新时代各宗教中国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专题七 提高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研究
一、国外依法治理宗教事务的主要做法
1. 国外主要国家立法调整宗教与社会关系的主要做法
2. 国外主要国家立法调整宗教与社会关系的主要内容
3. 通过社团法人制度对宗教进行登记管理
二、我国宗教工作的法制化建设
1. 我国宗教工作法制建设的历程
2. 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的主要精神
3. 我国宗教工作法制建设的主要特点
三、用法律规范政府和宗教界的行为
1. 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
2. 用法律规范宗教界开展宗教活动的行为
3. 努力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