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中国社会与历史的变迁
学术研究方法新启
——社会学研究方法与中国历史学的互渗
国家制造与社会制造的互动
——浅谈《明代的社会与国家》的理论模型
作为工具而非信仰的宗教
——评卜正民《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
何谓内在,如何转向
——读《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有感
中编
学科融合与社会文化阐释
天文与中国古代社会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以《王安石传》与《大宋之变:1063—1086》中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为中心
被述说的“他者”
——评《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
学术研究如何从个体抵达历史
——由王汎森《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引起的思考
从动物社会到人类社会
——论《从部落到国家:人类社会的崛起、繁荣与衰落》的得与失
下编
世界视域中的中国及东亚文明
汉学家视野下的中国诠释学
——评方泽林《诗与人格:传统中国的阅读、注解与诠释》
从《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看日本的国民性
清前期史学研究中的内亚视角与全球视角
——《马背上的朝廷:巡幸与清朝统治的建构(1680—1785)》所思
历史比较研究下的中国与欧洲
——读《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有感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