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古希腊哲学
古希腊哲学三讲
胡适: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学说
冯友兰:柏拉图的辩证法
汤用彤:亚里士多德哲学之大旨
第二篇 古印度哲学
古印度哲学四讲
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结论
汤用彤:印度哲学之起源
雷海宗:印度教之成立
汤用彤:释迦同时诸外道
第三篇 西欧近代哲学
西欧近代哲学三讲
贺麟:斯宾诺莎的世界观
汤用彤:《英国经验主义》绪论
汤用彤:《欧洲大陆理性主义》导言
第四篇 康德、黑格尔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三讲
冯友兰:康德的批判法
贺麟:黑格尔
贺麟:黑格尔学派的分裂与费尔巴哈
第五篇 叔本华、尼采哲学
德国现代哲学四讲
陈铨:叔本华的哲学
汤用彤:叔本华之天才主义
陈铨:尼采思想的演变
陈铨:尼采的道德观念
第六篇 柏格森、罗素哲学
欧美现代哲学四讲
胡适:晚近的两个支流——柏格森的新浪漫主义和英美新唯实主义
张荫麟:柏格森之哲学
贺麟:柏特兰·罗素
钱穆:读罗素《哲学问题》论逻辑
第七篇 杜威哲学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四讲
贺麟:实验主义或实用主义的剖析
胡适:谈谈实验主义
胡适:杜威哲学的根本观念
蒋梦麟:杜威之伦理学与道德教育
第八篇 中西激荡
中西哲学比较三讲
贺麟:朱熹与黑格尔太极说之比较观
潘光旦:荀子与斯宾塞尔论解蔽
傅斯年:对于中国今日谈哲学者之感念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