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闪亮开场:卖货之前先要卖“关子”
1.同类借故:分享成功案例,让对方一定试试
2.他人引荐:都夸其有眼力,这就推荐个“宝贝”给他
3.自报家门:亮出金字招牌,获取对方信任
4.故意找茬:鸡蛋里挑骨头,激起对方的好奇心
5.营造场景:老朋友,今天给你捎个好东西
6.利益诱惑:从客户的渴望入手,提供增值服务
7.直戳痛点:你生病莫着急,我来为你开药方
8.场景描绘:描绘生动画面,带入客户思绪
9.热点关联:错过了,真就OUT了
10.现场演示:小露一手,打消对方的顾虑
第二章 建立共情:讲顾客想听的,不讲自己想说的
1.真诚为先:以心换心,建立长期关系
2.自信表达:清晰、简洁、有感染力
3.兴趣搭桥:从客户的爱好入手建立信任
4.情感共鸣:拨动情感之弦,奏响共鸣之曲
5.幽默调侃:谈笑间让客户接受产品
6.展现同理心:设身处地,理解客户需求
7.价值肯定:认可客户的价值判断
8.巧言赞美:善说溢美之词,提升客户好感度
9.梦想连接:深入客户的内心世界
10.感恩有你:巧用感谢话术,赢得客户芳心
第三章 痛点挖掘:能询善问,打消客户顾虑
1.开放式提问:随便聊聊,就能获得客户的信任
2.封闭式提问:一步步锚定客户的需求与偏好
3.假设性提问:让客户的潜在痛点自动呈现
4.引导式提问:循循善诱,精准锁定客户需求
5.情境式提问:让客户需求在剧情中自然流露
6.拓展式提问:环环相扣,引导客户深入思考
7.比较式提问:剖析客户的偏好“密码”
8.反馈式提问:捕获客户对产品的真实看法
9.排序式提问:确定客户需求的优先级
10.探究式提问:深入挖掘客户需求背后的动机
第四章 产品介绍:句句有理有据有逻辑
1.突出卖点:简洁明了地展现产品优势
2.功能演示:现场或通过视频展示产品功能
3.数据支持:用数据强调产品的效果
4.对比分析:突出产品与竞争对手的差异
5.利益导向:将产品优势转化为客户利益
6.体验分享:传达用户使用产品的美好体验
7.故事讲述:增加产品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8.案例佐证:用成功案例提升说服力
9.场景还原:描绘产品在现实场景中的表现
10.趋势引领:强调产品符合行业发展潮流
第五章 异议化解:“问题”才是最好的“契机”
1.质疑产品或服务价格太高
2.对产品质量表示担忧
3.表示用过相关产品,体验不太好
4.称产品不太符合自身需求
5.认为现在不是购买的最佳时机
6.质疑产品是否环保
7.对品牌不熟悉,也不信任
8.没见过实物,担心虚假宣传
9.担心产品很快会被淘汰
10.身边没人使用,自己不敢尝试
第六章 回应拒绝:“NO”不可怕,巧言逆转局面
1.“之前有意向,暂时不需要”
2.“卖得太贵了,我们不考虑了”
3.“不要了,买了也没时间用”
4.“老板不同意,我们也没办法”
5.“售后太麻烦,还是算了”
6.“对产品的外观不是很中意”
7.“这款产品不适合我们”
8.“已经没有预算了,以后再考虑”
9.“我们一直用×品牌,不会轻易更换”
10.“看到不少差评,不打算买了”
第七章 价格谈判:进退之间掌控价格天平
1.客户直截了当地要求降价
2.以竞争对手的价格为筹码压价
3.客户对产品有需求,却称预算有限
4.批量采购,希望给最大折扣
5.以产品或服务存在小瑕疵为由索赔式谈价
6.由于市场波动,客户要求重新议价
7.当新型号出现时,客户要求对旧产品降价
8.希望得到和大客户一样的优惠价格
9.接受价格,但要求增加额外的服务
10.以“长期合作”为由要求降价
第八章 客户跟进:快速引导客户订单的转化
1.客户表示有兴趣,但没了下文
2.多次联系客户,却未得到回复
3.对客户曾提及的特殊需求给予答复
4.发送了样品,希望得到反馈
5.节日或特殊时期表达客户关怀
6.竞争对手介入,客户态度摇摆不定
7.约定沟通时间,客户爽约
8.客户对产品功能有新的疑问
9.通过客户试用产品,了解他们的体验与意见
10.跟进过程中,客户提出新的条件和要求
第九章 促成订单:临门一脚,话要一步到位
1.优先试用:让客户亲身体验产品价值
2.限时优惠:制造紧迫感,促使客户决策
3.支付便利:介绍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和优惠支付政策
4.增值服务:下单后可立马享受的额外好处
5.制造稀缺感:提及产品数量有限或限量版特性
6.情感连接:从情感角度触动客户下单
7.专家推荐:引用行业专家对产品的评价或推荐
8.对比分析:将产品与竞品对比,突出独特卖点
9.认同引导:强调产品在社交圈中的受欢迎程度
10.郑重承诺:打消顾客对售后的担忧
第十章 客情维护:“语过添情”,打造成交闭环
1.感谢购买并邀请评价
2.产品使用指导与提示
3.定期回访,询问使用体验
4.针对客户反馈问题的跟进
5.特殊节日送上温情问候
6.提供额外的增值服务
7.新品上线,送上专属优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