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学历父母的教育病(精)
0.00     定价 ¥ 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6060065
  • 作      者:
    作者:(日)成田奈绪子|责编:孙娟|译者:徐国兴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
收藏
编辑推荐
高学历父母为何在育儿上失败?
直击高学历父母的育儿痛点,用专业育儿智慧破解家庭教育的困境

高学历=会教育?本书打破了这种认知神话,作者犀利地指出,学历的光环,未必照亮教育的迷途,即便是高学历父母,也常被“知识优越感”或“成功焦虑”所困,陷入揠苗助长、规划过度的典型误区。
尽管书中案例以日本社会为背景,但其揭示的教育困境与当前中国家庭教育高度契合。在“鸡娃”内卷化、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的今天,这本书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高知家庭的教育焦虑。
当教育回归“培养完整的人”的本质,或许我们终将明白: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制造“别人家的孩子”,而是守护“敢摔跤、敢做梦、敢说不”的生命力;真正的爱,不是以学历为尺丈量人生,而是放手让孩子在风雨中,长出属于自己的翅膀。
展开
作者简介
成田奈绪子,1963年出生于日本仙台市,医学博士,日本知名儿科医生,脑发育科学家及教育学家,现任日本文教大学教育学院特别教育专业教授。她毕业于神户大学医学部,1994年至1998年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留学,主攻儿科与脑科学领域。曾历任日本独协医科大学附属越谷医院儿科助手、筑波大学基础医学系讲师,积累了丰富的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经验。她一直致力于为父母提供科学育儿指导。

徐国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日本东京大学留学,并获东京大学比较教育社会学专业(高等教育方向)的博士学位。主要从政治与经济的宏观视点,进行高等教育政策的比较分析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独立专著5部,主持各级各类课题10多项。目前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正在系统调查和定量分析我国研究型大学的不同本科生群体之间的专业课程学习的基本特征、主要差异和影响因素。并拟在此基础上,结合对主要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的成果,设计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双一流”高校本科的教与学的质量保障机制。代表性著作有:论文《跟跑也不易:“双一流”高校专项生学业表现与发展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19-10-10)和专著《学与教的“双一流”——优质学习的教学生成机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展开
内容介绍
《高学历父母的教育病》通过大量临床案例和社会观察,揭示了高学历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常见的误区:过度干涉、言行矛盾、溺爱无度,并深入剖析了高学历父母如何因完美主义与虚荣心陷入教养误区。作者特别批判了“早期教育狂热”,提出“脑育三阶段”理论——0—5岁应通过野外探索培育“身体之脑”,6—14岁应发展知识型“聪明之脑”,10—18岁应塑造共情力与独立人格的“心灵之脑”,反对超前填鸭式教育对生命节律的破坏。

作者并未止步于批判,她以“育子科学中心”的成功案例给出解药:信任比管控更重要,失败比完美更珍贵。从“拒绝智能手机入侵童年”到“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失败经验”,从尊重“孩子的执拗期”到构建“粗生活轴心”,引导父母从“控制者”转型为“守望者”。
展开
目录
中文版序
日语版前言

第1章 “高学历父母”的育子风险
三大育子风险是“干涉·矛盾·溺爱”
为何高学历父母会“干涉”?
正因为“虚伪”,故易产生言行矛盾的高学历父母
“溺爱”成为“干涉·矛盾”的基石
试图按照“理想育子像”来育子的高学历父母

第2章 对子女过分担心的高学历父母
育子是变“担心”为“信任”的漫长旅程
反抗期缺失是危险信号
无法信任孩子的3个理由——①完美主义
把母亲亲手做的便当扔进垃圾箱的优等生
无法信任孩子的3个理由——②虚荣心
无法信任孩子的3个理由——③孤独
我也曾是未得到父母信任的孩子
被“是我是我”诈骗所欺骗的亲子的特征
冒充女儿的“是我是我”诈骗较少的理由
好的压力与坏的压力
不再动笔绘画的天才儿童

第3章 心灵容易受伤的高学历父母
为自己母亲幽灵所困的高学历父母
高学历偏重型父母的“复仇型育子”
“复仇型”瞬间会燃为灰烬
金钱感错位的高学历父母
高学历父母的“心理弹性”较低

第4章 高学历父母容易陷入“早期教育误区”
让5岁儿童学习正弦·余弦的高学历父母
每周上六次培训课的武田君的例子
脑育自有其固有的顺序
有比知识·技能学习更重要的事情
培养“如原始人那样的孩子”
培养“具有学习学校之外知识的动机的孩子”
培养“能够理解对方心理的孩子”
“宅”可以预防
欧洲的幼儿园常把儿童带到野外去
擅长育脑的父母和拙于育脑的父母

第5章 适于高学历父母的“育子方法学”
父母要有一贯且坚决的态度
不要把智能手机给孩子
与其向孩子讲述自己的成功经验不如向孩子讲述自己的失败经验
尊重孩子的“执着·执拗”
总是保持乐观和好心情
生活轴心越粗越好

日语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