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天下第一楼(精)
0.00     定价 ¥ 4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0224809
  • 作      者:
    作者:何冀平|责编:张玄喆
  • 出 版 社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
收藏
编辑推荐
讲述北京老字号烤鸭店故事的《天下第一楼》,是华语金牌编剧何冀平的成名之作,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除《天下第一楼》外,何冀平代表作有话剧《德龄与慈禧》《甲子园》等,电影作品《新龙门客栈》《西楚霸王》《黄飞鸿》《投名状》《龙门飞甲》《明月几时有》《邪不压正》《决胜时刻》等,电视剧作《新白娘子传奇》《香港故事》《帝女花传奇》《楚留香》《风生水起》《牛郎织女》等。
展开
作者简介
何冀平,著名编剧。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代表作品有《天下第一楼》《新龙门客栈》《黄飞鸿》《楚留香》《新白娘子传奇》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天下第一楼》收录了与剧本集同名的《天下第一楼》与《德龄与慈禧》两部作品。这两部作品展示了何冀平在京味剧本创作领域的成就,标志着她的创作高峰。《天下第一楼》讲述了饭庄“福聚德”几十年间的盛衰兴废。民国初,出身贫寒的卢孟实,受老掌柜唐德源临终之托,掌管“福聚德”。卢孟实怀揣着盖出第一所饭庄大楼的远大抱负,为“福聚德”费尽心血。多年后,他将“福聚德”做成了名噪京城的大饭庄,却在大楼即将落成时,被两位少东家无情地辞退。“一个人干、八个人拆”,面对外部动荡的时局、侦缉队的纠缠,内部伙计的针锋相对、东家的百般误解,卢孟实早已身心俱疲。最终,他只留下一副未挂出的牌匾,预示着“福聚德”未来多舛的命运:“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剧本《德龄与慈禧》则将故事背景设置在清末。一个生长在西方,受西方教育的清朝宗室格格——德龄郡主,“像一股清风吹进重门深锁的紫禁城”。她以不卑不亢的态度从容面对身处深宫对西方世界颇为陌生又渴望了解的慈禧、光绪和众多争风斗气的后宫眷属,并用自己的智慧和真诚触动了每一个人。她诠释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互通,点亮了历史进程中不可阻挡的曙色韶光。尤其是在与慈禧的相处之间,她为慈禧的生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情感与思想,一老一少,一尊一卑,在此历史的一刻相遇,相悖相惜。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幕
时间 一九一七年 夏。
地点 前门外肉市“福聚德”。
正阳门(又称前门)外,堪称“天子脚下”,人口稠密,市井繁华,京师百业之精华尽在于此。店铺、茶楼、戏院、摊位鳞次栉比。白天人群熙来攘往,入夜灯火辉煌,历经五百年繁盛不衰。
就在正阳门外,俗称前门大街的东边,有一条小胡同,叫肉市。清晨,天刚亮,这里摆满卖生猪的摊子,随着天渐渐亮起来,到这里来买肉的人也越来越多,到快晌午的时候,猪肉摊都撤了,换了酒肆茶楼开始做生意。内城里的旗人起了身,提笼架鸟,带着仆从,来这一带喝茶闲聊听评书,一坐就是一天。转眼又到了傍晚“饭口”的时候,肉市又换了另一番情景。原来,肉市两边一家挨一家开着饭馆子,每家馆子都有独特风味,北方的涮羊肉,阳澄湖的大螃蟹,山东的葱烧海参,河南的红烧鲤鱼,京味的炒肝、爆肚、吊炉烧饼、白水羊头……最有代表性的,要数名噪京城的烧鸭子(直到解放后才叫烤鸭)老字号“福聚德”。
道光十七年,一个操着山东荣成口音的唐姓后生,就在正阳桥头,御用辇路的石板道旁,用两块石头支一条案板,摆了一个卖生鸡鸭的小摊儿。他为人和气,买卖公平,生意慢慢做起来,直至用一枚一枚辛苦钱在肉市买下一间小铺面房,立下了百年基业。
如今,福聚德老唐家的家业已经传到第三代。门脸儿正中门楣上并排挂着三块匾,“福聚德”居中,“鸡鸭店”在右,“老炉铺”在左。这时的福聚德身兼三职:烧鸭子、生鸡鸭、“苏盒子”(当年人们吃春饼的各种熟肉,切好摆放在特制的木盒里,故而得名)。前厅左边摆着两只大木盆,是烫鸭毛用的,赶上旺季,大木盆里边热腾腾地装满开水,旁边坐满了人,一个个手脚麻利地拔着鸭毛。沿墙根,一排木架子上挂着开好的生鸭坯子,那鸭子都吹好了气,一只只肥嫩白生,抹上了糖色,十分好看。前厅右边是福聚德的百年烤炉,红砖落地,炉火常燃。炉口有一副对联:金炉不断千年火,银钩常吊百味鲜。横批:一炉之主。这是福聚德里最富神秘色彩的一隅,当年这座炉和烧鸭子的技术是店里的最高机密,坐在曲尺形柜台后面的账房和二掌柜,除去支应柜上的事,就是牢牢地盯着烤炉,不许任何人靠近。
走进二道门是一个敞堂,两边分别是库房、柜房和开生间,后来又加了两间“雅座儿”。敞堂正中是一面描金富贵花的影壁,前面有个养活鱼的大鱼盆,后边有门通向“热炒”的厨房。(第一幕时除了影壁,其他的还都没有)
幕启时,正当饭口。肉市口里热闹非凡,各家饭庄子的厨灶正在煎炒烹炸;跑堂儿的招呼着客人;食客们磕杯碰盏。这几天,酒肆、饭庄的生意特别好。清朝的最末一个皇帝,在“子民”们“帝制非为不可,百姓思要旧主”的呼声下,由张勋保驾,又坐了“大宝”。紫禁城内外的遗老遗少们顿时兴奋起来,翻腾岀箱底的朝衣,续上真真假假的辫子,满大街跑的都是“祖宗”。按照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表示心情愉快的唯一形式就是“吃”,所以,肉市口里回光返照般地闹腾起来。
二掌柜王子西站在福聚德大门口,朝对过儿元兴楼饼铺,用手比画着。(此时,福聚德里还没有面案,饼和烧饼都是外买)
王子西(比画着)荷叶饼,二百张!来人,去西边取十个烧饼,要热乎的。
〔小徒弟福顺应声从王子西手里接过两个竹牌子,一路小跑下。
〔一个身穿号衣的警察边喊边上,手里拿着一卷皱巴巴的旗子。
警察 挂龙旗!挂龙旗!二掌柜的,你们怎么还不挂?
王子西 嗐,昨儿找了一宿,今天说去估衣铺订一面。又抽不出人来。
警察 得了,我卖你一挂吧。(抽出一面)留神!马粪纸糊的。(端详着王)您这辫子怎么瞅着那么假?(用手去揪)
王子西(叫起来)哎!得,您行好吧,这包炉肉丸子您拿回去熬白菜。
〔警察接过钱和肉,又叫喊着走了。
王子西(试着劲揪了揪脑后的辫子)本来就是马尾巴续的。
〔克五和修鼎新从雅座里出来。这克五是个公子哥儿,家里头大师傅的饭吃腻了,整天在外边泡馆子,是京城里有名的食客。他身后的修鼎新是个“傍爷”,是专门陪主子“吃”的高级奴仆。他会吃、懂吃、能挑眼,各饭庄都知道,要侍奉好老爷、小爷,关键是这些当“傍爷”的。两人穿着清时的袍褂,梳着大辫,和周围气氛格格不入,像是刚从棺材里跑出来的。 P5-8
展开
目录
天下第一楼
第一幕
第二幕 一场
第二幕 二场
第三幕
尾声
《天下第一楼》写作札记
德龄与慈禧
第一场 码头
第二场 中堂府
第三场 颐和园长廊及仁寿殿
第四场 慈宁宫及游廊
第五场 瀛台
第六场 东暖阁
第七场 慈禧寝宫外
第八场 宫院
第九场 慈宁宫
第十场 颐和园长廊
第十一场 中堂府
第十二场 养心殿
第十三场 尾声 宫院转慈禧寝宫
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