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作出全面部署。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当前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下北京这一超大城市的发展动力、发展规划和发展成就,聚焦创新环境、空间格局、产业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五大重要领域,深入论述北京城市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进展,注重学术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基于城市研究专业视角从不同维度解读新质生产力对北京城市发展的影响,探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北京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创新环境篇
产业片区如何城链共生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实践探索与北京启示 黄哲姣/3
2024~2025年北京智慧城市创新发展研究
——智慧赋能首都发展,加速培育首都城市特色新质生产力 王鹏 董正浩 黄博雅/16
人才、环境、区域三要素驱动的北京市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研究 包路林/31
人才建设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经验及对北京的启示 张乃婧/39
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合作格局及驱动因素 朱华晟 代嘉欣 陈博/49
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中科技型企业的功能定位与路径选择 杨波/63
空间格局篇
北京新质生产力空间格局与发展对策研究 盛嘉菲 夏源 陈旭 余颖 唐有容/75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北京城市生态韧性时空分异及归因分析 刘家福 张思文 张宇奇 武春艳 李阳/86
2012~2022年北京市景观格局变化与驱动因素 吴嘉威 王佳/97
北京市城市功能区景观格局特征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黄晨妍 张建军/114
基于数字技术的北京中轴线空间格局演化分析与应用 王淼 陶迎春/128
北京高校空间布局调整研究 肖亦卓/139
产业经济篇
北京市高技术产业转移与各要素水平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来自北京市16区的证据 李曦辉 宫骅芮 王贵铎/157
北京自贸区的新征程 刘春生/179
培育壮大北京新型消费业态的路径研究 蒋金洁/189
基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袁蕾/203
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研究 张文彦/212
统筹优化人口布局,支撑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古靖言/221
社会文化篇
北京市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进展 张文娟 张硕/233
北京市老年教育发展现状及未来进路 魏彦彦/250
新时期建立和完善具有首都特色城市养犬管理制度研究 柴浩放/261
首都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进展与发展建议 曲嘉瑶/271
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场所叙事和场所营造 宋梅/281
银发离婚潮:北京市离婚率变动趋势及特征分析 王菲 尹尚菁 李艳/291
生态文明篇
新质生产力赋能首都绿色低碳发展的难题与路径研究 陆小成/311
迈向碳中和:北京市能源系统转型的多维探索
陈操操 范怡然 张悦 于凤菊 郑恺昀 王新爽 胡婧 宋丹/324
新质生产力视野下北京社区生态更新研究初探 赵清/339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北京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路径分析 李艳梅 付丽媛 李瑞芳/348
新时代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与展望 穆松林/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