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中国的边疆治理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边疆曾是军事前沿区、经济边缘区与治理薄弱区。伴随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边疆的军事意义革新,经济逐渐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本书聚焦现代化进程中边疆传统村庄的发展变迁,通过对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和云南省的边疆边境农村的田野研究,结合宏观数据深入剖析了边疆农村人口流失与村庄空心化现象,提出了在“兴边富民”的基础上进一步“兴边聚民”是边疆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思路,为理解和应对新发展阶段边疆治理的挑战提供了颇具价值的理论与实证依据。
导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设计
三 “边疆传统村庄”的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边疆、乡村与人口
一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历程
二 国家治理视域下的边疆与边疆人口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边疆的人口和村庄
一 边疆地区村庄和人口的现状
二 边疆九省区第七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对比
三 边境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第三章 调研样本村庄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生活意愿的三省区对比
一 调查样本村庄基本情况以及三省区对比分析
二 调查样本对村庄的主观描述、未来生活意愿的三省区差异对比
三 调查样本的年龄与未来在村生活意愿、养老地点意愿、返乡创业意愿的差异分析
第四章 东北边疆平原类型的传统村庄——吉林省案例
一 吉林省边境地区人口发展情况
二 吉林省传统村庄的特征
三 吉林省调查样本的生活现状和生活意愿
四 吉林省边境县(市、区)农村人口减少和传统村庄空心化的案例
五 吉林省边境地区传统村庄消失的特征、原因和危机
第五章 西南边疆山区类型的传统村庄——云南省案例
一 云南省传统村庄的特点
二 云南省调查样本的生活现状和生活意愿
三 云南省农村人口外流和传统村庄空心化的特征、原因以及危机
第六章 北部边疆牧区和农牧交错类型的传统村庄——内蒙古自治区案例
一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人口变迁和牧区传统村庄的特征
二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交错带的典型案例——乌兰察布市
三 内蒙古自治区调查样本的生活现状和生活意愿
四 内蒙古自治区传统村庄消失的特征和原因
第七章 边疆农村人口减少和传统村庄空心化的原因
一 国家的整体现代化进程
二 农村集中办学政策
三 边疆的生态容量限制
四 边疆的经济发展滞后
第八章 边疆农村人口减少和传统村庄空心化的危机与悖论
一 边疆农村人口减少和传统村庄空心化带来的悖论
二 边疆农村人口减少和传统村庄空心化带来的现实危机
第九章 从兴边富民到兴边聚民
一 重估一切价值——边疆乡村应该是什么样的
二 亦城亦乡——边疆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 诗与远方——互联网给边疆乡村带来机遇
四 重新组织起来——农业生产集约化
五 靠边吃边——边境全面对外开放
后记 调查研究为何与何为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