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牧羊人生
0.00     定价 ¥ 6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744744
  • 作      者:
    作者:(英)詹姆斯·雷班克斯|责编:朱然|译者:刘仲良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
收藏
编辑推荐

在《牧羊人生》中,作者詹姆斯·雷班克斯对现代社会的教育制度、乡村生活与土地的关系以及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追求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作者认为教育制度存在问题,他通过亲身经历辍学后考上牛津表达了对传统教育模式的质疑,认为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兴趣爱好。同时,作者强调了乡村生活和土地的重要性。他认为乡村生活能够让人更加亲近自然,体验到真实的生活和劳动的价值。此外,他对土地的尊重和对传统农业的坚守也反映了他对现代社会中过度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担忧。另外,作者也对人们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现象提出了批评。他认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过于注重外在的物质财富,而忽略了内心的精神追求。他通过自己的牧羊生活,体验到了简单而真实的快乐,呼吁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追求更加有意义的生活。

作者雷班克斯的写作风格简洁而生动、自然而富有诗意,在轻松地阅读之后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他用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洞察,将平凡的牧羊生活描绘得富有诗意。《牧羊人生》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佳作,它不仅让读者了解了牧羊人的生活,也引发了对自然、家庭、传统和现代生活的思考。它提醒人们珍惜土地、尊重自然,并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展开
作者简介

詹姆斯.雷班克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顾问,享誉世界的山区农民,赫德维克羊育种专家,英国农学家。生于1974年,世居英格兰北部湖区已逾六百年之久。十五岁辍学务农却嗜读不厌,二十三岁考入牛津大学研修历史,毕业之后返乡耕地兼事写作,先后出版《牧羊人生》、《赫德维克羊牧养图解》和《牧人眼中的古老原野》,作品屡屡获奖,行销全球。


展开
内容介绍

《牧羊人生》是世代居住在英格兰北部湖区的作者詹姆斯.雷班克斯以真实的笔触描绘的牧羊人的生活画卷。书中展现了作者对湖区自然环境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他描述了美丽的风景、四季的变化以及与动物和土地的亲密接触,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重要性。作者强调了家庭在他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家族对土地和传统的传承。他对祖父的尊敬和对家族历史的追溯,体现了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作者诚实地记录了他作为一个现代农民的日常工作、挑战和喜悦,让读者能够深入了解牧羊人的生活方式和他们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展开
精彩书评

这部作品辞采优美,卓尔不凡,令人信服地表达了情出肺腑的危机意识和警醒呼告。

——《星期天》

作者勤力劳作也笔耕不辍,谱成了一曲田园牧歌,跟维吉尔以及温德.贝里的古老风格一脉相承。                                       

——《卫报》   

这是一部记录作者个人经历和家庭生活的作品,它描绘了英国农田的昔日风貌,也勾勒了人类耕作应有的前景。                            

 ——《时代周刊》

雷班克斯辞风优雅,翻开他的作品,纵使对乡村生活一无所知的都市群体也会为之心驰神往。

——《伦敦晚报》年度图书评语

往事已为陈迹,作者吟唱了一曲挽歌,为昔日的生活之道奉上了礼赞,同时也警告世人:大自然“承载有限,脆弱易损”。                   

——《华尔街日报》

作者气象不凡,以充满诗意的笔触勾起了我们的怀旧之情。

——《纽约时报》


展开
精彩书摘

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读书本就非常奢侈,打开一本讲述一年四季如何放牧、晒干草的书,更是有点不合时宜,所谈之事似乎离我们太过遥远。也许大多数读者和我一样,认为此书大概写于华兹华斯的时代。

然而,也正是“牧羊人生”四个字,使翻开此书的读者,已经与它的作者、译者在某种程度上有了共同的话题。

该书于 2015 年面世,所记所述皆真人真事。

雷班克斯是一个拥有牛津大学文凭的现代农民,一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专家。对于一个从牛津大学毕业的学生回乡务农一事,无论发生在哪里,都匪夷所思,定能赚足眼球,获得流量,好比“北大才子卖猪肉”“清华女博士开店卖羊肉”。按照世俗的观点,无论如何,他至少得身穿衬衫、打着领带,出入于大都市,成为名副其实的白领,远离乡村,远离土地,毕竟“人往高处走”,中外皆然,古今同理。

 

 

詹姆斯·雷班克斯的《牧羊人生》是“牧羊人的文字”。一开始,雷班克斯就清楚自己的归宿在湖区,放牧是他安身立命的大事。他完全是一个反派,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没有“远大的抱负”,他只想当一个山野村夫,经营自家的山地农场。在他眼中,个人只是“放牧长链上的一个小环”。普通人“来到人世,劳碌一生,然后死去,逝去如冬日的橡树残叶,被风吹过大地”,而“农场和羊群历久弥新,寿命比任何人都要绵长”。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科技发明日新月异。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人人都在努力地离开土地,离开农村,为生活在大都市而不懈奋斗。在这个全都穿着“干净鞋子”的时代,我们似乎习惯了夸大其词,习惯了五花八门的虚饰,习惯了各种各样的“仪式感”。在这一切的背后,或多或少都有“利益”的影子。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对于“人”的基本问题似乎都简化成了“利益”的问题。人“与农牧生活和食物的关系过于幼稚——食物全裹在塑料袋里,人人假惺惺地以为,袋子里面的东西一直都是死的”。

此刻,《牧羊人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人生的视角,思考我们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湖区”,“无所谓始,无所谓终”,我们每个人都是生命长链上的一个“小环”,连接着过去,承载着未来。



展开
目录

土地情结 / 001

夏 / 013

秋 / 117

冬 / 197

春 / 249

鸣谢 / 306

后记 / 31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