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井湖畔的枪声》:
这家公司就是铜陵县委在县城新建立的秘密联络点,也是县委机关所在地。县委书记郑强龙对外的身份就是这家公司的经理,县委通讯员宋二柱则是这家公司的大伙计也就是管家。公司对外宣称还雇佣了两个伙计,一个叫阿五,一个叫小顺子。其实他俩都是县委机关的工作人员。
新的机关联络点一建立,郑强龙本想在新联络点立即召开县委会议,传达特委指示。但他发现日本人近日在县城各个区域都安排了流动巡逻哨,日军搜查十分频繁,特别是在一些重点场所,像码头、街道,日军巡逻队更是川流不息。为了保证会议安全,他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天井湖。
天井湖坐落在县城南边,整个湖区方圆百里。
天井湖地理位置十分特别,它依山傍城通江。东北面由铜官山山峦环绕,西北面与长江支流相通,南边半圆湖面与县城接壤。若站在县城的最高处——江边的笠帽山振风塔上向远处的湖面眺望,天井湖襟湖连江,烟波浩渺,横无际涯,仿佛是一面硕大无比的蔚蓝色银镜镶嵌在县城边沿。湖中和岸边芦苇纵横密布,湖岸边上坐落着一些不同姓氏的渔村。
郑强龙对于湖区的情况十分熟悉,他在领导秘密物资运输线给中央苏区筹措和输送物资时,天井湖是县委活动的主要区域。
天井湖的湖心岛上,有一座低矮的山神庙。
天井湖里不祭水神祭山神,是此湖一大奇观,至于为何?谁也说不出子丑寅卯,只得从民间传说中去找答案了。不过,湖区的老百姓却认为这山神庙里供奉的山神灵得很,能保佑他们下湖捕鱼平安。因此,平日里每逢初一、十五,都有许多人进庙烧香。还有就是渔村里哪家打造的新船下湖,有个必须要做的下水仪式,那就是新船主人会邀请前来祝贺的人陪同主人一同上岛进庙祭拜山神,这是渔村百姓延续了多年的老传统。自打日军来后,日军驻铜陵司令部为搜查抗日分子,颁布了进出令,日军驻县城大队就派出了巡逻艇在湖里巡视,百姓就不敢随便走动了,也就没人敢来湖心岛山神庙了。日军虽然每天都在湖面上巡视,不过遇到哪家打了新船,新船下水那天,新船的主人领着祝贺的人上湖心岛办仪式、进庙祭神,这时日本人可以放行一阵子。湖心岛山神庙,也是县委的秘密联络点,而且还是主要联络点。
郑强龙认为湖心岛山神庙是个合适的会议地点,因为湖心岛远离县城,而且岛上没有日军,只要能躲过日军的检查,上了岛就安全了。
不过,如何躲过日军的检查,安全地进入山神庙?郑强龙想,这还是要和湖区的同志一同想办法。
郑强龙拿定主意后,就带着通讯员宋二柱,化装成收购水产品的生意人赶往了坐落在天井湖北岸边的渔村陶家沟,因为县委湖区联络员就在陶家沟。
陶家沟是天井湖渔村中最大的村庄,同时也是湖区水产品的集散地。湖区渔民捕的鱼虾等都往这里送,城里的生意人需要新鲜的水产品一般都到这里采购,村里每天都有许多生面孔人进进出出,联络员在此接头不会被人怀疑。当年县委正是看中这一点,在建立物资运输线时把这里作为了一个秘密接头地点。日本人颁布了禁出令后,下湖捕鱼的渔民少了,水产集市也冷清了许多,但集市上鱼贩子的叫卖吆喝声还是不断响起,依然可以看到不少肩挑手提货物行色匆匆的生意人在和鱼贩子讨价还价。
在陶家沟,郑强龙让宋二柱用县委规定的秘密联络方式向县委联络员发出接头信号,随后郑强龙和县委联络员按照约定的地点接上了头。接头中,郑强龙在听完联络员关于日军占领湖区的情况汇报后,他向联络员提出了在湖心岛山神庙召开县委会议的建议。联络员思考了片刻,他把自己想起的一件事告诉了郑强龙,郑强龙听完后心中萌生了主意,他随即与联络员商议出了一个应对日本人检查的办法。
郑强龙从陶家沟渔村回来的第二天。
这天上午,太阳刚冒头,一群渔民打扮的人,三三两两地就从天井湖不同的地点登上了湖心岛。随后,他们不约而同地向停泊在湖边一条彩船的方向走去。化了装的郑强龙和县委通讯员宋二柱,还有通江公司的两个伙计阿五和小顺子也混在其中。他们既是去参加一家渔民新船下水仪式又是去参加县委会议,因为郑强龙已把会议地点定在了湖心岛山神庙。虽说湖心岛山神庙比县城里安全些,但日军的巡逻艇不时地在湖面上穿梭,遇到可疑船只和人员不是开枪射击就是抓人上艇。郑强龙一面走着一面警惕地观察着湖面的情况。“叭!”“叭!”就在郑强龙和这群渔民打扮的人快走到彩船附近时,空中突然响起了两声枪响。
众人停下脚步,目光都投向了湖面,只见远处的湖面上一艘日本巡逻艇快速向彩船方向开来。不一会儿,巡逻艇就靠近了岸边。巡逻艇艇头架着机枪,艇尾插着日军的“旭日旗”,几个站在艇里的日军端着枪,乌黑枪口瞄准着岸上的人。这时一个日军小队长奔向艇头,面带凶色地对着众人说了一通“叽里哇啦”中国人听不懂的日本话,并挥手示意艇里端枪的日军上岸。这时岸上的人群有些骚动。郑强龙估计日军可能是要上岸检查,就在日军准备跨过艇舷上岸时,只见郑强龙一转身,迅速把目光投向了人群中一个扛着木桨的中年汉子。
人群中,“扛桨汉子”领会了郑强龙的用意,他立即向四周的人群发出了喊声。
“大家别慌,这是日本人的常规检查!”
‘
随后“扛桨汉子”从人群中站了出来。
“太君,我们这个是去……”
“扛桨汉子”一面说,一面放下肩上的木桨。
艇上的日军见有人应答,停止了脚步,眼睛都紧盯着“扛桨汉子”。
……
展开
——钱玉贵 中国化工作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家
★《天井湖畔的枪声》保持和发扬章回小说环环相扣、精彩好看的特质,营造现代小说气息感和现代性表达,彰显出独特的红色主题小说风格,是近年来安徽文学红色长篇小说一大收获。
——李云 安徽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