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兼具深度与实用性的经济博弈指南,专为企业决策者与普通大众打造。全书以实战视角切入,深度剖析关税与关税战的运行逻辑,提供可落地的应对策略,无论是企业抢占全球经济博弈先机,还是个人在时代浪潮中做出明智选择,都能从中受益。
作者专业背景强大,本书专业性强的同时不乏轻松幽默的笔触和鲜活生动的案例,通俗易懂。
你知道吗?19世纪欧洲关税同盟不仅改变了欧洲经济格局,而且为欧洲经济一体化埋下了伏笔。关税到底是什么呢?
本书从经济学视角出发,系统梳理关税的历史沿革。作为重要的经济调控手段,关税自古代丝绸之路时便已萌发,在人类经济活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本书将带你穿越时空,从古代丝绸之路上商队的“过路费”纠纷,到欧洲各国间关税“贸易壁垒”,以轻松幽默的笔触和鲜活生动的案例,揭开层层迷雾,带你走进关税的世界。
第二章 为什么会发生关税战——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2.2关税战的影响:从经济到民生
从古至今,所有发起过关税战的国家都希望通过加征关税,使本国“再次伟大”,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全球贸易发展至今,世界各国早已紧密联系在一起,发动关税战争无疑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会对其他国家以及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沉重影响,也会使这些国家距离他们最初的目标越来越远。
2.2.1关税战对关税加征国的影响
(1)加征关税非但不能缩小贸易逆差,还将使长期产能问题更加严重。
加征关税初期,本国进口商的确会因为进口成本上升,而减少或取消海外订单,但由于跨国企业一时间难以转移生产,所以关税加征国依然面临着大量进口需求,因此,若想显著缩减或彻底消除贸易逆差,可能性为零。此外,其他被加征关税国面对不公平的关税政策也会实施反制措施,使关税加征国同样面临高额的进口关税,这对该国出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来说无疑是更大的负面打击。
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以下简称加州)为例,作为美国最大制造业基地和“全美粮仓”,加州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国际贸易。据测算,加州每年农产品出口额均在百亿美元级别,同时,超过40%的进口商品来自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美国加征“对等关税”,加州企业进口成本将显著提高,农业领域出口也会受反制措施影响而面临大幅减少。总之,加征关税对缓解贸易逆差的作用可谓微乎其微,甚至还将进一步扩大贸易逆差。
不少人可能会感到疑惑——既然关税战无法使关税加征国在短期内解决贸易赤字问题,那么如果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外资企业和本国跨国企业是否会因为关税政策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而选择在关税加征国设厂经营,关税加征国又能否实现所谓“制造业回流”和“制造业崛起”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虽然,某种程度上而言,关税政策确实能对本国产业发展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但从长期来看,无异于抱薪救火,只会使得本国产能问题更加严重。
首先,国际贸易发展至今,全球化分工格局是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其1817年出版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而逐步形成的,即各国应专业化生产相对生产效率更高的商品。对此更加通俗的解释是: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如果一个国家对这两种商品的绝对生产率都高于另一个国家,那么该国应该选择生产优势更大的一种商品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而另一个国家应选择生产劣势相对更小的商品进行专业化生产和出口。
所以,一个国家“想要所有的商品都能在本国生产销售”是与国际自由贸易理论背道而驰的,自然也是行不通的。
其次,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生产安全化的经营目的,使得他们开始在全球进行生产布局。例如,苹果公司在印度和越南建设生产工厂,TCL在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波兰、墨西哥、巴西等多个国家设立了制造基地。这些跨国企业加快海外生产布局,一方面可以利用当地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另一方面也能实现“本土化生产+本土化销售”,降低贸易风险。
如果这些企业全部回流或转移至关税加征国,将面临价格更高、质量更低的生产要素,同时,加征关税带来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也会使它们需要承担更大的贸易风险,所以这些企业将更倾向于选择新的生产基地或贸易模式,来规避高关税对它们产生的不利影响,而不是轻易选择在关税加征国大规模建厂经营。
此外,关税加征国本土企业也会因为贸易政策不确定而谨慎扩大再生产,甚至缩减生产规模,商品市场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长此以往,这些国家将面临严重的产能不足问题。
(2)加征关税将加剧本国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民众生活水准恐将明显下降。
我们已经了解,一方面,受贸易政策以及经济预期不确定性影响,关税加征国的企业往往会缩减生产规模以降低经营风险,企业生产规模缩小就意味着更少的生产要素投入,已被雇用的劳动者将面临被解雇的风险,工作寻求者将面临更残酷的求职环境,导致本国失业问题严重化。另一方面,加征关税还将使本国从原材料到最终品的进口成本显著提高,进口商会减少进口,或把这部分额外的成本计入产品价格中,进而转嫁给国内消费者。因此,关税加征国的消费者将面临物价上升和商品种类减少的双重困境,通货膨胀问题将更加严重。
失业风险提高和消费品价格上升会导致消费者减少家庭支出,进一步导致市场需求大幅减少,企业面对供过于求的生产状态,又会继续缩小生产规模,减少生产要素投入,同时提高产品价格以保证自身盈利性,最终将继续加剧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循环往复,关税加征国将面临极大的经济衰退风险。
(3)加征关税带来的经济预期不确定性还将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
第一,如前所述,加征关税直接抬高了进口商品成本,对于依赖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的企业而言,生产成本随之增加,利润空间将被大幅压缩。
以制造业为例,关税导致原材料进口成本上升,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若产品售价不变,则利润减少;若企业试图提高产品价格以维持利润,又可能面临市场份额的流失。这种预期盈利的波动会引发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现金流的担忧,进而导致股票价格下跌。股票市场的震荡不仅影响投资者的财富收益,还会通过财富效应反作用于实体经济,进一步抑制消费和投资,加剧经济下行压力。
第二,加征关税带来的贸易不确定性使企业和投资者难以准确规划未来,企业无法确定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投资决策变得谨慎,将延缓或取消新的投资项目。投资者对市场前景担忧,会减少风险资产配置,转向黄金等避险资产。这种大规模资产配置调整将导致股票、债券和汇率市场波动加剧。
例如,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10%“最低基准关税”,对贸易逆差较大的国家加征更高税率,平均关税升至近30%,创百年新高,导致美股两天内市值蒸发逾5万亿美元,纳斯达克指数进入技术性熊市。
第三,加征关税还可能切断国际供应链,使依赖进口零部件的企业生产中断,影响上下游企业。如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影响中国零部件出口,也使美国企业零部件供应中断,生产停滞。
产业链中断不仅影响企业盈利,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对相关产业链上企业信贷风险上升,不良贷款增加,银行等金融机构将面临极大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这种风险在金融市场中传导,继而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第一章 什么是关税——从“过路费”到国家“武器”
1.1 世界关税简史
1.2 关税的作用:保护了产业,却让鸡蛋涨价
1.3 关税的类别:保护、惩罚以及报复
第二章 为什么会发生关税战——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2.1 关税战的概念:国家间的“涨价互撕”
2.2 关税战的影响:从经济到民生
2.3 关税战的演进:从19世纪欧洲到21世纪中美,为何总在循环
第三章 历史上的关税战——荒诞与教训并存
3.1 英国与美国的关税争端:独立战争的经济背景
3.2 19世纪欧洲关税同盟的崛起
3.3 清朝与西方国家的关税战:贸易限制、摩擦与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3.4 1930年大萧条元凶:美国《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如何让全球贸易崩盘
3.5 美日半导体战:日本如何从“芯片霸主”跌落 神坛
3.6 2018 年中美贸易摩擦
3.7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全球汽车产业新秩序的分水岭
3.8 21世纪的关税战:全球化时代的博弈
第四章 关税战下的企业生存指南——关税战中的“避坑密码”
4.1 预警:看懂唐纳德·特朗普推文能否预测关税风暴
4.2 侦察:关税政策的细节掌控与时机把握
4.3 破阵:规则漏洞狙击,撕开关税铁幕的“缺口”
4.4 奇袭:越南、墨西哥成了“规避高额关税的天堂”
4.5 突围:破解关税壁垒,发掘潜在新兴市场
第五章 关税战下的百姓生存法则——小人物的大时代兵法
5.1 投资:关税对冲基金与避险资产配置
5.2 消费:重置购物车,实现短期适当“节流”
5.3 择业:新业态下的长期“开源”策略
5.4 学习:让知识成为乱世硬通货
5.5 美国加征关税背景下的思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