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百年中国工人戏剧史(史论史料卷)(精)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0885672
  • 作      者:
    编者:郭富民|责编:宋杨
  • 出 版 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
收藏
作者简介

郭富民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团创作总监。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编辑兼撰稿人。1991年开始在中央戏剧学院任教,在中国话剧教学、研究、评论和创作领域深耕近四十年。著有《中国现代话剧教程》《插图中国话剧史》《世界当代文学史》《元首传》《世界史通俗演义•当代卷》等,创作、制作舞台剧《美人鱼》《断腕》《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


展开
内容介绍

“百年中国工人戏剧史”丛书是国内首部系统梳理中国工人戏剧百年发展历程的大型文献集成,以剧作汇编与史论研究相结合的形式,全景式呈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人戏剧从萌芽、发展到繁荣的壮阔图景。丛书共五卷,以历史分期为脉络,精选代表性工人题材剧作,辅以珍贵史料与深度理论阐释,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精神风貌的艺术记录,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实践的重要见证。


在中国戏剧史上出现工人戏剧,是近一百年的事。

过去一百年,中国工人戏剧在中国戏剧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工人戏剧给我们留下了不少艺术精品,这些作品记录了中国工人阶级成长的历程,也是我们当代中国工人乃至当代中国人的重要精神食粮。此外,工人戏剧作品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工人戏剧运动多种多样的形式给我们今天开展工人戏剧活动提供了大量可资借鉴的样板,对我们的戏剧思维有多方面启发。

——郭富民


展开
目录

◎史论

003 绪论 何谓中国工人戏剧

045 第一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第一章 “工人戏剧”的萌发/ 046

1.中国近代工业和工人阶级早期斗争/ 046

2.文明戏的启蒙/ 048

3.左联的成立与演剧大众化/ 060

4.工运活动与工人戏剧/ 079

第二章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工人戏剧/ 090

1.抗战时期的工人戏剧活动/ 090

2.革命根据地的工人戏剧活动/ 100

3.解放战争时期的工人戏剧活动/ 109

117 第二编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

第一章 1949年至1966年的工人戏剧活动/ 118

1. 概况/ 118

2. 全国工人戏剧活动/ 124

第二章 上海市工人戏剧的创作与实践/ 143

第三章 1966年至改革开放初期的工人戏剧/ 169

第四章 工人戏剧的正规化——三大文工团/ 180

1. 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 181

2. 中国煤矿文工团/ 183

3. 中国铁路文工团/ 186

189 第三编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

第一章 改革开放后的工人戏剧/ 190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后的工人戏剧/ 202

225 第四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

新时代新篇章的工人戏剧/ 226

237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书目/ 238

主要参考报刊资料、论文文献/ 242


◎史料

艺术剧社第一次座谈会速记/ 248

《火之跳舞》后记/ 257

关于蓝衫剧团的解释/ 259

戏剧大众化和大众化戏剧 / 260

工农剧社章程/ 264

工农剧社略历/ 266

一九三二的月光曲  / 268

《红色中华》文艺副刊《赤焰》发刊词/ 270

工农剧社社歌/ 271

蓝衫团出发前方慰劳红军/ 272

工农剧社简章/ 277

移动演剧座谈会/ 280

导演工人演剧的兴趣及方法/ 294

新文化问题/ 298

工人自己的戏剧活动

——记几个工人的话/ 302

“鞍钢”职工的文艺活动/ 309

咱们工人有力量!

——记首都十八单位工人联合演出/ 314

闸口机务工人怎样创造自己的戏/ 318

工人和戏剧

——《工人剧选》序/ 323

漫谈下厂/ 327

工人写作中的一些问题/ 330

把北京文艺工作推进一步/ 334

工人说我演得不像/ 342

请看《红旗歌》/ 345

一个工人创作者的自述

——《不是蝉》创作经过/ 347

再谈话剧/ 353

看了工人联合演出/ 355

论《红旗歌》(代序)/ 357

《红旗歌》前言/ 368

工厂辅导工作经验

——一九五〇年春节辅导工作总结/ 377

下厂演出的收获/ 385

在工厂中得到的教育/ 387

记工人作家文艺座谈会/ 390

创造积极人物的几点经验

——《在新事物面前》一剧的创作总结/ 397

工人文艺的新成就

——记《搬运工人翻身记》(即《六号门》)在天津的演出/ 412

关于工人文艺创作的几个问题 / 415

《武汉工人创作戏剧选》前言/ 433

天津工人写作情况调查 / 437

工人群众热爱文学艺术/ 451

上海工人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 456

上海工人业余戏剧学校成立/ 469

《扬子江的暴风雨》后记/ 470

回忆艺术剧社/ 472

难忘的日子/ 480

回忆蓝衣剧社/ 490

回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话剧工作/ 502

难忘的一九三〇年

——艺术剧社与剧联成立前后/ 515

印证

——记三轮车工人看话剧《骆驼祥子》  / 522

关于《丽人行》的演出/ 526

《丽人行》的重演 / 530

我国业余话剧运动的光荣传统 / 534

又新又美的话剧艺术

——记上海工人话剧展览演出/ 541

业余戏剧遍地开花

——记上海工人业余戏剧活动/ 545

“剧联”领导下的工人戏剧运动/ 548

为工人服务的戏剧尖兵/ 559

上海十年工人话剧创作演出的成就/ 565

彻底工农化是产生好作品的最大保证/ 576

工农兵业余戏剧的蓬勃发展/ 586

群众创作的一面红旗 (代序) / 589

《工人戏剧选》序/ 592

工农兵业余戏剧的新花

——四川工人、农民和成都部队战士的业余戏剧演出/ 597

工人爱看小话剧 / 599

话剧现代化和民族化的探索

——上海工人文化宫话剧队的几个话剧观后/ 602

梅兰芳和美国工人“活报剧”/ 611

岁月磨不去的记忆/ 615

威武雄壮的建设者之歌

——赞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话剧团《大桥》的演出/ 62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