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性别视界(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与文化)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10066995
  • 作      者:
    作者:马春花|责编:叶淑芬
  • 出 版 社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
收藏
作者简介
1972年5月,青岛胶州人。文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研究、性别研究。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东亚系访问学者。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叙事中国——文化研究视野中的王安忆小说》(2007年)与《被缚与反抗: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思潮论》(2008年)。《叙事中国》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学会“第十一届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女性文学研究学会“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在《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芙蓉镇>与后革命中国》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度优秀论文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各1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性别,从来不仅关乎男女世界的构想,也是民族国家、阶级种族等宏大叙述建构其合法性与合理性的修辞通道。基于此,本书提出并阐释了“性别表意机制”这一理论概念,即,性别在意识形态运行中所具有的统合一切差序的结构性功能。在此理论基础上,重新探讨20世纪80年代这一转折时代的中国文学如何介入、叙述历史记忆、民族发展、文化寻根、现代主义等重大社会议题。通过分析主流文学思潮中性别话语想象与性别修辞策略的变化,呈现转折时代在社会秩序、情感结构、阶层关系、历史意识等方面的重构,揭示“新时期”实践与“新启蒙”话语的运作过程与实际生成状态,重新思考当代文学前30年的历史实践与新时期文学之间的结构性关联,其内在的联系性与深刻的差异性。性别,是转折时代文学回忆过去与历史、想象现代与未来、理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政治场域。性别研究范式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启蒙研究范式与革命研究范式的对立,为建构一种更具有动态性、平衡性和开放性的研究提供了别一路径。
展开
目录
本书以“性别”和“新时期文学”为关键词,在一个中国与世界、新时期与十七年的内在比较视野中,从性别视阈重新思考新启蒙思潮的运作过程与生成状态。这一选题密切关联于目前学界存在争论的两大议题:一是作为研究方法的性别,一是新时期文学与十七年文学的再解读思潮。近十年来,性别已被公认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范畴,但如何将性别研究具体应用于现当代文学研究之中,还是一个有待落实的重要问题。而对于当代文学的再解读,目前存在两种互相对立的研究范式——启蒙范式和革命范式,性别范式的加入,为打破这一僵局、重新思考前后30年文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别一思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