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章《陆疏》作者与成书
第一节《陆疏》作者考辨
第二节《陆疏》的成书原因析论
第三节《陆疏》的书名及性质
第二章《陆疏》版本考论
第一节《陆疏》版本三题
第二节《陆疏》主要版本异文辑录及推论
第三节《陆疏》今本与《孔疏》关系考辨
第四节《陆疏》志林本再考
第三章《陆疏》训释系统探析
第一节《陆疏》训释理念与体例
第二节《陆疏》训释方式与术语
第三节《陆疏》训释特色与局限
第四章《陆疏》的学术渊源
第一节《陆疏》对《毛传》《郑笺》的继承
第二节《陆疏》对《尔雅》的继承
第三节《陆疏》对《神农本草经》的继承
第四节《陆疏》对《方言》《山海经》的借鉴
第五章《陆疏》对名物“食用”价值的偏好
第一节《陆疏》呈现的庶民饮食结构
第二节《陆疏》所涉丰富的口味与传统食品制作
第三节《陆疏》体现的庶民饮食文化层次及其
饮食思想
第六章《陆疏》对后世《诗经》名物学的影响
第一节文字类著作
第二节图说类专著
结语
附录1:《陆疏》历代志、序、跋等辑录
附录2:《诗经》名物学述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