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岁尼采的自勉之书,追问哲学与人生、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热情、饱满、有力,在尼采所有著作中独树一帜。
◆ 行文流畅,既充满青年的激情,又贯穿成熟的思考,每个关心生命意义的年轻人都不妨一读。
◆ 学者周国平译自德语原文,附长文导读解析,充分呈现尼采思想闪光点。
◆ 一切有效的阅读不只是接受,更是自我发现,是既有内在经历的唤醒和持续生长。
◆ 一切有效的教育也都是自我教育,唯有当灵魂足以成为自己的导师时,才是真正走在自己的路上。
写作本书时,尼采30岁,哲学活动刚开始就遭遇了重重阻碍,《不合时宜的考察》前两篇论文招致整个学术界的愤怒和不理解。尼采需要一个榜样来勉励自己,坚定自己走哲学之路的信心。
在本书中,尼采把叔本华当作范例,阐述了自己对哲学与人生、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思考。尼采指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只有一次人生,年轻的心灵应当听从良知的呼唤“成为你自己”;而哲学家以探究生命的意义为己任,应当超越时代精神,对时代进行审视和批判。
尼采以自勉的口吻激励自己,既充满青年的激情,又贯穿成熟的思考,在他其余的著作中,都找不到对哲学与人生如此热情、饱满、有力的论述。阅读尼采的文字,我们便能领会:一切有效的阅读不只是接受,更是自我发现,是既有内在经历的唤醒和持续生长;一切有效的教育也都是自我教育,唯有当灵魂足以成为自己的导师时,才是真正走在自己的路上。
本书原以《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为题收入《不合时宜的考察》第三篇。本次再版由译者对全稿进行了校订,并附长文导言,对原著基本思想进行阐释,供读者参考。
译者导言:哲学· 人生· 时代
一、一个青年哲学家的自勉
二、成为你自己
三、站在生命之画面前
四、哲学家首先是真实的人
五、在自己身上战胜时代
六、取消国家对哲学的庇护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一、成为你自己
二、回归简单和诚实
三、叔本华的范例
四、负着人的形象上升
五、自然为何要产生哲学家
六、现代文化与自然的目标背道而驰
七、我们对哲学家承担什么责任
八、把哲学从学院里驱逐出去
重要语词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