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偷树贼(北美森林中的罪行与生计)(精)/自然文库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49461
  • 作      者:
    作者:(美)林赛·布尔贡|责编:张璇|译者:张悠然//王艺颖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5.05
收藏
编辑推荐

★ 直击案发现场,调查价值千亿美元的全球木材黑市

★ 剖析人物内心,从家族荣耀到法外狂徒的个体叙事

★ 聚焦环保前沿,现代科技如何应用于森林资源保护

 

※ 2022年班夫山地图书·环境文学奖

※ 美国环境记者协会蕾切尔·卡森环境图书奖

 

每年仅在北美,就有价值10亿美元的木材被盗伐,东南亚因为盛产黄檀类树木(红木家具的原材料)一直以来也是盗伐的高发地区。当我们习惯于谴责盗伐者的丧心病狂时,口述史学者布尔贡独辟蹊径,深入走访伐木社区,尝试揭示盗伐屡禁不止背后的真实原因。

盗伐者、环保活动家、护林员、木材鉴定专家、神秘买主……作者洞察人性的幽微之处,讲述一个个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链锯的偷偷开启,本质上是一种抗争,是面对流离失所和穷困潦倒时人类对尊严与身份的追求。在森林管理和法律保护之外,这是美国、北美,乃至世界各地都需要探讨解决的社会性问题。


展开
作者简介

林赛·布尔贡(Lyndsie Bourgon),环境史硕士,作家、口述史学者。她的写作聚焦环境问题及其与历史、文化和个体身份认同的关联。文章见诸《大西洋月刊》、《卫报》和《史密森尼杂志》等报刊。

译者简介:

张悠然,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毕业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会议口译专业。 译有《梦女》、《水的重量》等。

王艺颖,2002年生,山东烟台人,2024年本科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现就读于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应用翻译硕士。


丛书简介:

探寻自然的秩序,重建我们与万物的联系。

关注自然,便是关注地球和人类自身的未来。所以当 “绿水青山“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国家的主旋律时,我们更需要从思想层面建立对自然的认知,进而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未来发展的进路。这便是“自然文库”存在的意义。

具体而言,“自然文库”关注历史上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与方式,注重现实中环境与世界观的相互作用,此外,亦会抛开宏大的叙事,将个人纳入生命网络中去讲述自然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仰望星空、俯首大地的意义,进而让我们的心灵得以安放,让忙碌的城市生活变得生动而鲜明。当“同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内化为我们的生存方式,我们就自然展开的思辨便会越深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也会越光明。


展开
内容介绍

美国、加拿大地区的北美红杉林已经度过了数千年平静的历史,个别古树树龄甚至超过四千年。然而在过去百年间,这些堪称太平洋西北地区风物名片的红杉林却见证了一系列冲突变革:工业化时代的加速开采、环境保护组织的诉求与砍伐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立法保护与盗伐者的博等社会性难题。

1918年成立的“拯救北美红杉联盟”及“绿色和平”国际环保组织的介入,引发了不同观念和利益群体间的“森林战争”。本书走进非法木材交易市场的背后,以美国加州的奥里克小镇、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秘鲁亚马孙地区的森林盗伐为线索,剖析盗伐犯罪屡禁不止甚至愈发猖獗的深层次原因,揭露了森林(特别是古树)保护为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带来的震荡。

作者林赛·布尔贡(Lyndsie Bourgon)是一名口述史学者,她以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式走进当地社区,以一手资料呈现出鲜为人知的伐木社区发展历程:当国家环保政策出台、自然保护区被划定,当地人的生活秩序被彻底打破——伐木工人被迫下岗,曾作为家族荣光的职业身份一去不复返,代代相传的手艺再也无法保障他们的衣食无忧。摆在他们面前的,不只是生存压力,还有身份认同的丧失。在这样的局面下,他们顶风作案,更有甚者诉诸毒品。这些发生在森林里的故事将为我们带来全新的视角,去思考怎样做才能让生态系统得到真正有效的保护。


展开
精彩书摘

我遇到的第一起盗伐案件,发生在温哥华岛西南海岸迪迪达特(Ditidaht)地区的古老树丛。2011年的一个春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卡马纳沃尔布兰省立公园里,一名徒步者嗅到了空气中新鲜木屑的味道。他在行走时发现,一些伐木楔子插在一棵树龄800年的北美乔柏树干里,那是用来引导树木朝特定方向倒下的工具。如果“巧借东风”,这棵高约160英尺的大树很容易就会倾倒在地。伐木楔子使这棵参天古树从葱郁雨林中的高耸哨兵变成了悬于天际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园区护林员不得不亲自将这棵树砍倒,把它留在森林地面上自行分解。在接下来的百年漫长岁月中,它将重回地球之腹。
可实际上,这个过程不会持续如此之久:仅仅12个月后,大部分树干就消失了。在这棵树被伐倒后,盗伐者就溜进了公园,他们将树干锯成便于搬运的木块(或截成段),只留下一地锯末和被丢弃的设备。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公园代木的本意是为了保障安全、保护树木,但此举却为偷树者提供了便利。
荒野委员会(Wilderness Committee)是一家当地的环保组织,他们曾给我寄过一份专供记者的新闻稿,就这起盗伐向公众敲响了警钟。10年过去了,并没有人因为那晚在卡马纳沃尔布兰发生的事而被指控违反了《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森林及边界实践法案》( British Columbia's Forest and Range Practices Act),即末经许可在公共地产采伐木材以及肆意破坏树木。那棵倒下的北美乔柏已不复存在,可能在夜深人静时被卖给了当地某家锯木厂或是某个工匠,他把木材变成木瓦片,抑或加工成一座落地钟、一张桌子,摆在了商店里。
自那时起,我目睹了接连不断的盗伐事件席卷北美:从太平洋西北地区到阿拉斯加的茂密森林,再到美国东部和南部的用材林。林木盗伐随处可见,贯穿四季--盗伐者从这里偷走一棵树,又从那里盗走另一棵。用林务官员的话说,这已成为“国家森林的普遍遭遇”。盗伐规模不尽相同,既有看似微不足道的砍伐(如在城市附近的公园里砍下一棵小圣诞树),也有整片树林的破坏,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展开
目录

出场人物

序言

第一部分 根基

第 1 章 伐空林地

第 2 章 生死博弈

第 3 章 深入腹地

第 4 章 月球之境

第 5 章 区域战争

 

第二部分 主干

第 6 章 红杉之路

第 7 章 盗伐人生

第 8 章 音乐木材

第 9 章 神秘树林

第 10 章 车削制木

第 11 章 劣等工作

第 12 章 猫鼠游戏

第 13 章 积木街区

第 14 章 拼图碎片

第 15 章 热潮重现

第 16 章 火源之树

 

第三部分 树冠

第 17 章 寻木追踪

第 18 章 愿景所求

第 19 章 穿越美洲

第 20 章 信仰树木

第 21 章 森林碳汇

第 22 章 悬而未决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