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像马克思一样思考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0342597
  • 作      者:
    作者:祝和军|责编:霍殿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7-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遵循。自觉地坚持“两个结合”,有赖于科学、准确、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误解、误用就不曾停止,要么将其视为包打天下的药方和公式到处套用,要么有意无意地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都是错误的做法。事实上,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原理,比如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等等。为什么对这些学科的原理误解、误用就很少,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却出现了这种情况呢?本书认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书主要从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了考察:第一,在知识论的视域下审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抽象与具体、先验与经验、形式与内容等诸多范畴中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返身内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身,寻求马克思的“现身说法”,以及其对原理的认识与运用。第三,揭示当下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误解和误用,深刻地剖析错误思潮的学理根源,理解理论创新的科学内涵,树立坚持“两个结合”的自觉性。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的知识论传统
一、思维着的头脑:西方知识论传统的特点
二、得意而忘言:科学知识的内在性和外在性
三、原理知识与具体知识: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类别
四、观察渗透理论:科学知识的发生机制
五、反对“醉醺醺的思辨”:科学知识中的个别与一般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知识论分析
一、反身内求:马克思的研究方式与叙述方式
二、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争论
三、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异同:世界观能否终结哲学
四、哲学终结论的中国回响:再谈问题与主义
五、人们为什么误解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验证”问题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的语言学问题
一、走出“语言的牢笼”:语言与思想的关系
二、如何理解“科学”“规律”和“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关键术语的语言学分析
三、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具体性的误置
四、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语言的澄清与理论的彻底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
一、马克思主义出场的时代背景:思维与存在的“巨大对立”
二、经典的命题或事例:唯心与唯物的争论
三、前提还是原因:机械还原主义的困境
四、主观见之于客观:唯心论与能动性
五、由“说”回到“做”: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与人的解放
一、从心所欲不逾矩:个体与类的矛盾
二、超越政治:国家与社会的紧张
三、天地与我共生:人与自然的冲突
四、摆脱有限:哲学思辨中的相对与绝对
五、现存世界的革命化: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共产主义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张力
一、科学性与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双重品格
二、道义上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与人本主义
三、大历史的趋势: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
四、人的澄明: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双向扬弃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
一、形而上学的幽灵:马克思主义与古典本质主义
二、形而上学的历史化:“本质性的本质”与“非本质性的本质”
三、批判而非论证:马克思主义与实证科学的距离
第八章 中国化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
一、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化用而非套用
二、对立中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原则
三、马克思主义没有辜负中国:跳出“证实”抑或“证伪”的困境
四、接着讲而非照着讲: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五、为马克思辩护:旗帜鲜明地批判错误思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